APP下载

坚持以生为本 提高核心素养
——从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谈起

2017-11-23张海健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铁球直尺一题

张海健

(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江苏 启东 226200)

坚持以生为本提高核心素养
——从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谈起

张海健

(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江苏 启东 226200)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理念,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首要目标,而思维能力既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又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认为,只有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学会思维,才能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铺平道路.

一题多解;数学知识;随手实验;夯实基础;思维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理念,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首要目标,而思维能力既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又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初中从八年级开始就设置物理学科了,但不少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很难学,而他们没有掌握好物理思维规律是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只有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学会思维,才能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铺平道路.

1.借助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丰富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为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接触到的习题中,我们应鼓励、引导学生采取一题多解的办法来解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譬如例题:一个铁球的体积为0.5dm ,它的质量是1.58kg,试问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 kg/ m3)这个习题适合一题多解,当展示题目后,我要求学生至少用两种方法解答,结果出现了如下解题方法:

(1)已知铁球的密度与质量,可以通过计算得1.58kg铁的体积V的值,再按照V与V是否相等最后得出所求结论.

(2)已知铁的密度与铁球的体积,先假设这个铁球属于实心球,然后很快计算出其质量m,最后按照m是否等于铁球的质量而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3)已知铁球的质量与体积,若假设这个铁球是实心球,则可以计算出铁密度ρ,最后由ρ是否等于铁的密度来判断出相应结论.

上述解题过程中,第一种方法一属于常规性思维,大部分学生能自然联想到,但后面两种方法恰似简单的套路,其实隐含着求异思维理念,即:先假设后论证.

“一题多解”的本质就是一个问题的解法不是唯一的,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大胆尝试“一题多解”,才能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更牢固地理解基本概念,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并切身体验“一题多解”的乐趣,创新思维能力同步提升.

2.巧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转换能力

在计算与大小判断类题目中,经常涉及到数学知识.因此,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转换能力非常重要.一般而言,不少物理公式属于一次函数,诸如物理量正比和反比关系等;同时,许多物理量也可以用一次函数图象表示,并在图象中判断大小.初中物理有时也出现一些非线性图象,但初中数学没有学习斜率,学生只能硬记,假如我们可以利用一次函数来解决,那效果事半功倍.

3.利用随手实验,培养学生一针见血的思维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中物理随手实验占的比重很大,而且更加方便、快速.学生在理解静摩擦力的方向时,很难理解“相对运动的趋势”.诸如人走路时脚底所受摩擦力方向,物体刚放上运动中的传送带时的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学生一般都会认为向前运动,摩擦力向后.这样的错误分析主要是没有弄清判断摩擦力方向的依据是“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其实,这是属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进行随手实验:拿一把直尺当传送带,橡皮当物体,一个手拉动直尺,另一手把拿着橡皮靠在直尺上,假设没有摩擦力的存在,橡皮不会跟着直尺运动,比较刚开始时与结束时橡皮在直尺上的两上位置,就可以根据相对运动准确判断出摩擦力的方向.

四、注重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轻松愉悦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一日之功,但愿大家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并不断地反思积累,争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铺路石.

[1] 周艳茹.激发求知欲望 关注科学素质——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实践与反思[J].物理教师,2014(05).

[2] 李霞.新课标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学研究,2013(11).

[责任编辑:闫久毅]

G632

A

1008-0333(2017)29-0044-02

2017-07-01

张海健(1975.10-),男,大学本科,江苏省启东市人,中学一级,从事评审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铁球直尺一题
直尺和缝衣针
铁球同时落地
大小铁球会同时落地吗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解题
例谈一题多解
乒乓球与大铁球
一样长吗?
三角板“牵手”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