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屋盖意义的当代重构与演绎

2017-11-23金继国

福建建筑 2017年11期
关键词:屋盖原型重构

金继国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建筑屋盖意义的当代重构与演绎

金继国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在当下建筑技术发展趋向成熟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建筑屋盖在建筑原型图示的幻象中通过自身的消隐与重现、分离与并置、重构与融合、迷失与混沌以及再现与回归等方面诠释着文化的差异和建筑诉求,唯有不断开拓进取,基于已有的经验,将过去融化萃取精化,建筑屋盖意义的当代重构与演绎方能实现超越。

历史观;支撑体系;屋盖体系;原型重构

0 引言

尝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建筑的时代变迁,追寻中西方建筑技术发展的节点与脉络,并通过中西方相似的发展逻辑分析,探究建筑体系发展的文明趋同与文化存异现象。在建筑百花齐放的历史态势下,从屋盖形式的消隐与重塑、分离与并置、重构与融合、迷失与混沌、再现与回归等角度归纳分析当代建筑屋盖意义重构与演绎的现象,力图在建筑创作时为第五立面的设计提供参考价值和意义。

1 文化与文明

以历史的角度驻足凝思回望体系建构,如果以建筑屋盖支撑体系的发展为主线分析中西方建筑发展流变的特点,可以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显示着建筑屋盖与支撑体系之间清晰的意义诉求和发展逻辑。

埃及金字塔以抽象几何象征法老永生的崇高,古罗马券柱式体系成就了万神庙的半圆形混凝土拱顶的伟大,哥特时期抵抗重力的扶壁结构改善建筑结构的适应性成就了城市教堂的神学象征,文艺复兴时期的穹顶采用双圆心券和双层穹顶技术来实现完美穹顶的人文主义复苏和价值认同[1]。西方建筑技术发展史基本上是围绕拱券体系的迭代优化发展的,以拱为核心的石造建筑体系发展至哥特时期已经趋于完善,文艺复兴之后的创新与发展主要围绕结构体系,维护结构的精巧比例,空间组合形式的螺旋中盘旋,直至发展到装饰艺术的繁复与华丽中寻求突破[2]。对比中国古代建筑木造建筑体系围绕“抬梁式、穿斗式”两大结构模式,在秦汉时期中国木构架体系发展已经几近成熟,并在以后隋唐、五代、宋辽金的历朝历代的更迭中逐步优化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古代建筑结构精华的斗拱铺作层由唐代的尺度宏大,力学清晰到宋代的精巧俊秀再到明清力学性能的几近衰退,装饰作用成为主要的塑造目的和手段[3]。中国建筑的发展流变在某种意义上同样是在处理支撑屋盖的结构体系的矛盾过程中进步发展而来的。建筑体系发展的具有审美螺旋现象,虽然不同文化区间具有时代差异但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确是殊途同归。

文化与文明的背后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与社会属性。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建筑在技术革新、文化诉求、功能要求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形式与支撑体系的重构,建筑屋顶的原初内涵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4]。

2 屋盖意义的重塑与演绎

2.1消隐与重现

在大自然环境背景下,建筑的形态布局和设计都受到自然山水之势的影响。当代建筑的设计哲学将自然环境作为设计灵感的来源,最大程度保证人类环境的原初和原型。

映秀震中纪念馆设计在原地形上通过地面的切割、抬起、延伸,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建筑屋盖融于山形之势,成为自然地景。西侧延绵山势,半嵌入山体之中,建筑以“消隐”的平和姿态、低调的态度表达我们对大地的敬意、对自然的一种谦恭和尊重。以“显现”的张力,自然平静而又坚定有力,表达建筑屋盖意义在大自然的“势与形”,如图1所示。

图1映秀震中纪念馆 建筑体量的形与势图1 映秀震中纪念馆及其建筑体量形、势(网络+自绘)

安藤为日本札幌墓地的30周年而设计的墓地公园,将既有的佛像周边抬高并环绕15万株薰衣草形成一座“无忧”①山丘。此时的建筑消失于无形,建筑的定义纯粹到只剩下光与影。内部空间的精髓表达着信仰的仪式感,与中国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不同的是春风秋雨落入从未被覆盖的屋顶,如云般轻盈,冬去春来,与自然合二为一。用消隐的姿态包裹着“平等”,季节变换,生命轮回,将新的生命让这个世界充满希望,如图2~图3所示。

映秀震中纪念馆与“头佛”公园等将建筑本身融汇与环境,通过地景建筑塑造精神场所,完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当代城市化语境中呼唤建筑本真意义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5]。

日本头佛公园 建筑体量的形与势图2 日本头佛公园及建筑体量形、势(网络+自绘)

中国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剖面 “头佛”公园剖面图3 日本头佛公园空间形式与空间

2.2分离与并置

以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大师分别发展了混凝土框架体系和钢与玻璃的应用技术,建筑屋盖从建筑形式和支撑结构方面骨肉分离,制约建筑形式发展的因素不复存在。

萨伏伊别墅是勒柯布西耶多米诺结构体系的实证作品,是对现代技术和材料在新形势下混凝土结构空间形态的高度概括,多米诺结构在理论上可以适应任何功能,其均质性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理想模型”[6]。建筑成为居住的机器,屋盖的形态认知从建筑构图上消失,底层架空独立柱子退居围护墙面之后强化支撑体系自明立场。但是建筑屋顶的屋顶花园异于建筑构图的正交体系的曲面造型,高高耸立在屋顶之上,在逻辑意义上成为建筑屋顶遗留的象征,如图4所示,从而实现认知的完整,在事实与寓意之间,往返的辩证成为现象的透明[7]。

巴塞罗那德国馆与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少就是多”建筑哲学的实验模型,建筑构件与装饰力求精简,清晰的受力体系和节点逻辑实现了建筑屋盖与维护部分清晰的逻辑区分,如图5所示,与其说是钢和玻璃的应用为密斯建筑实现的技术支撑,不如说是精湛技术的逻辑成就密斯的建筑清晰的建构殿堂。美术馆屋盖与支撑体系与维护外墙体系的维度分离,实现了屋盖意义的秩序的区分与并置[8]。

屋盖体系与支撑体系在现代主义建筑当中既实现了分离又完美展示了秩序的并置,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国际式”的水平屋面取代传统习惯的坡屋面、穹顶以及复杂拱顶,视觉特征削弱到抽象单元顶部的线性投影成为建筑多元化发展源头[4]。

图4 萨夫以别墅(网络+自绘)

图5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网络+自绘)

2.3重构与融合

建筑大师李兴钢在主题为“胜景几何”的演讲中提到:“人类进化之初就在不断地征服大自然,也正是因为有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足迹与痕迹,才使得我们的大自然因为人的介入变得更加美丽而有意义”②。历史文明传统村落是在适应人类环境文化的微介入才使得这块山山水水有了人文,历久弥新。

绩溪博物馆,建筑设计基于对绩溪的地形环境、聚落的调查研究。整个建筑被一个连续的屋面覆盖在,起伏的屋面轮廓和肌理象征绩溪周边山形水系,充分演绎并展现了“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的“绩溪之形”,如图6所示。俯瞰整个建筑绩溪博物馆以山为形,山顶如山势起伏扰动,框住大小不一的树木,与远山递接绵延,此时已分不清建筑与自然的界限,建筑成为人工几何的自然盛景。

隈研吾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中,如图7所示,设计以平行四边形为基本单元,通过几何手法的分割和聚合,来处理错综复杂的地形。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屋顶,通过加法融合在外观上唤起人们在村庄时青瓦连绵的景象记忆。

建筑屋盖在新的建筑环境中重新组合,实现融入环境尺度,重新寻找人、建筑、自然的比例关系,以此来歌颂大自然。不同国度的设计文化,面对相似的设计环境的不同思路,结合环境条件与山形水势的意向来表达传统精髓,实现传统人文与自然的重构与融合。

绩溪博物馆屋盖重构 绩溪博物馆屋盖剖面势与形图6 绩溪博物馆(网络+自绘)

图7 中国美术学院博物馆(网络+自绘)

2.4迷失与混沌

扎哈哈迪德设计阿塞拜疆巴库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以其独特的建筑与场地的组织关系,成为城市网络当中锦上添花之作。成熟稳健的形态曲线,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生动、震撼。

弗莱克·盖里设计的西班牙著名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奔放的建筑形态成为盖里一向的建筑做派。

“没有任何人类建筑的杰作能像这座建筑一般如同火焰在燃烧”,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拉斐尔·莫尼欧对美术馆的设计称赞到。

以扎哈哈迪德、弗兰克·盖里为代表解构主义建筑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建筑原型的认知在大师的设计里怅然迷失,建筑形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沌,体量感知独立于城市现有建筑的原型与图示来寻找标志性。所有的建筑技术、结构、材料为建筑顶面与外墙在外观上的一体设计创造条件,建筑外墙与屋盖之间的逻辑被彻底颠覆,支撑体系与维护体系的逻辑与界限变得模糊,如图8~图9所示。

图8 阿塞拜疆巴库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网络+自绘)

图9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网络+自绘)

2.5再现与回归

建筑屋盖在建筑形态认知方面拥有着特殊的角色,代表着人类共有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现代主义建筑之后在建筑倡导功能至上风靡一时之后,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被重新得到关注,同时屋盖的传统认知在建筑中得到认知回归。

康的建筑始终在充满有条不紊的潜在秩序贯穿其中,作为建筑空间秩序的组织者,康从不会忘记建筑屋盖在建筑秩序当中带给人的认知魔力。金贝尔美术馆连续拱顶的并置,如图10所示,相较于图11,其力图恢复现代主义所缺失了的秩序感、仪式感和纪念性,消解并重塑现代建筑的原型,共同成就了康永恒意义的静谧与光明。

如果说康的房子是以古典的形式逻辑与秩序寻求形式上纪念性回归,那么建筑大师王澍在中央美院象山校区,如图12所示,则是以传统的屋顶形式与用材和曲折蜿蜒的外挂游廊在尺度上寻求生活传统的认知再现。

屋檐,是中国传统建筑屋盖体系所特有的部分,那一部分介乎内外之间的灰空间,成为一种中国传统建筑意向的特殊空间存在——檐下空间。无论是从他的空间职能、属性还是象征意义都具有着一种中国传统空间意识的形态原型的特点,蕴含着特殊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学生在校舍游廊中穿行,感受屋檐下的共享与宁静,游走在当代的建筑空间中,一砖一瓦,一檐一廊都在空间原型当中演绎与重塑,以物化的方式实现传统的社会认知、场景回归。

总之,以历史观的角度看建筑发展的革新与变化,建筑的进步与革新从来没有离开建筑最原始的遮风避雨的空间原型和诉求,也未曾脱离为人提供维护与覆盖功能的屋盖支撑体系的结构受力逻辑,这是人类文明的趋同。开始于法国,流行于英、德、比利时诸国的哥特建筑,并未波及意大利,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历经百年虚位以待登上建筑之巅,基于哥特教堂双矢尖券技术成就了古典的人文秩序,却了无哥特建筑之风以此捍卫了意大利文化的古典认同,这是文化的存异之证[1]。

不同建筑类型建筑的设计创作除去功能差异性之外,建筑的形态类型具有建筑图示的原型幻象,如图13所示。原型,即事物本体原初的类型及形态特征,并且为其后来的演化提供借鉴和记忆的渊源,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意大利当代建筑理论家波罗·帕托盖西在《现代主义建筑之后》一书中称,现代主义建筑失去了原型现在要找回来,但不是要模仿历史形式回到历史以前,而是要以“幻象”的方式迈向现代之后,即以拓扑变换的形式再现过去。

图10 金贝尔美术馆连续拱顶的并置(网络) 图11 欧洲古典拱券结构原型(网络)

图12 中央美院象山校区檐下空间与传统檐下空间意向(网络+自绘)

图13 建筑形态原型与幻象(自绘)

3 结语

当下建筑技术发展趋向成熟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关注建筑地域文化,体现文化传统场所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建筑形式本身有了更加丰富的外延意义。当下的创作环境中丰富多彩,原初覆盖意义的建筑屋盖在建筑原型图示的幻象当中通过自身的消隐与重现、分离与并置、重构与融合、迷失与混沌以及再现与回归等方面诠释着文化的差异和建筑诉求,多元融合的屋盖意义往往成为当代建筑师喜欢发挥的设计关键之一。

凝神静思、驻足回望,时代的年轮从未锈蚀,开拓进取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面对自然与历史以谦卑的姿态基于已有经验,将过去融化萃取精华,方能实现超越。

注释

① 安藤忠雄用的薰衣草,在北海道相当于东方的普罗旺斯,寓意着“无忧”。

②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兴钢在华南理工大学主题为:胜景几何 Poetic Scenery and Integrated Geometry,的演讲,关于自然与人工的哲学辩证。

[1] 方晓风.完美的穹顶——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创新路径[J].装饰,2011(9):12-15.

[2] 罗小未,蔡琬英编.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

[3]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王文波.建筑屋顶的解读:从形态到功能[D].天津:天津大学,2011:5-7.

[5] 唐恺.基于场所精神的城市地景建筑研究[D].重庆:西南交通大学,2013.

[6] 赵冬,朱亦民.现代建筑形式语言的5个基本范型[J].世界建筑,2009(6):102-107.

[7] 柯林·罗,罗伯特·斯拉茨基.透明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8] 汤凤龙.“匀质”的秩序与“清晰的建造”: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Reconstructionanddeductionofarchitecturalroofmeaning

JINJiguo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zhou 510000)

Under th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building technology which is tending to mature, the architectural roof interpret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rchitectural appeals through the illusion of prototypes,with absence and representation, separation and justaposition, re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loss and chaos , reproduction and regression, etc. Only when it continues to advance based on the existing experience and draw the essence from the past, ca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architectural roof go beyond state-of-the-art.

Historical view; Support system; Roof system; Prototype reconstruction

TU-0

A

1004-6135(2017)11-0031-06

金继国(1991.2- ),男。

E-mail:670023717@qq.com

2017-06-30

猜你喜欢

屋盖原型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跨度近100 米网架与桁架组合屋盖分两次提升的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BIM技术在北海银基大跨度屋盖桁架施工中的应用
包裹的一切
棍子上的屋盖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