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时期美国对菲律宾政策中的南海问题研究(1898-1945)
2017-11-23邱显存
邱显存
殖民时期美国对菲律宾政策中的南海问题研究(1898-1945)
邱显存
美国是南海问题最重要的区域外影响因素。1898年的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的美西《华盛顿条约》,以及1930年的《美英协定》,都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界限范围,南沙群岛根本不在菲领土范围之内。本文以殖民时期美国对菲律宾政策中的南海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赴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查找的官方解密档案资料为依据,辅之以现有的研究成果,叙述、分析并论证了南沙群岛属中国的历史法理依据,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并由此服务于我国维海维权的政策实践。
美国;菲律宾;南海问题;南沙群岛;中国领土
美国是南海问题挥之不去的影响因素。19世纪末,深受马汉“海权论”影响的美国政府,重点把目光投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其中地处太平洋西岸“风雨飘摇”的中国是其扩张的主要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把西方殖民统治相对薄弱且极具地缘战略的岛国菲律宾作为突破口,把南中国海作为其进入远东地区的路径。美国于1898年发动了美西战争,并于同年年底签订《巴黎条约》,1900年签订《华盛顿条约》。两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国完全取代西班牙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同时这也标志着美国对菲政策涉足南海问题的开始。上述两个条约以及1930年《关于北婆罗洲划界的美英协定》,都对菲律宾领土范围作出了明确的法理界定,南沙群岛根本不在其领土范围内。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的“九小岛事件”,菲律宾参议员路雷彝(Isbelo de Los Reyes)妄称九小岛“应为菲律宾所有”,建议把南沙并入菲律宾版图,美菲总督不予理会。1939年,日本实施“南进战略”,迅速占领了南海主要岛礁,并把它们作为南下侵略东南亚的基地。美国政府从中很快意识到南海的重要战略价值。1943年起,美国开始着手战后南海诸岛的处理问题,T-324、CAC-301、CAC-308文件相继出炉。这三个文件都认为法国关于拥有南沙岛屿的主张证据不足,同时也认为南沙群岛在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外,不属于菲律宾。
一、美国对菲律宾领土的界定
作为南海问题中最大外部影响因素,美国对南海争端的影响最初是从对菲律宾、中国及南中国海战略地位的认知开始的。
(一)美国对菲律宾战略地位的认知
菲律宾群岛是太平洋重要战略据点,地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世纪末,随着国力增强,海军实力增长,美国逐步控制了夏威夷—中途岛—威克岛—关岛之间的一连串岛屿,把战略前沿直接推到了太平洋的中部。随着美洲战略部署完成,其海上扩张触角瞄准了西太平洋岛国——菲律宾。①阿尔弗雷德·塞尔·马汉:《亚洲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8-9页。1896年,美国国务卿威廉·戴极力使时任美国海军部次长的西奥多·罗斯福相信,美国必须打击德国在太平洋的野心,夺取菲律宾,把它作为“美国的香港”,使之成为美国的军事和商业基地,在对华贸易中获得较大的份额。①法学部教材编写部:《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册(第一分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81页。1897年9月,美国在给西班牙的外交照会中,已暗示会进行干涉。与此同时,威廉·麦金莱总统亲自审查了罗斯福提交的海军部备忘录,确定同西班牙的战争在古巴与菲律宾两条战线上进行,并特别强调,一旦战争发生,美国的亚洲舰队将“封锁马尼拉,如果可能就占领它”。1898年1月25日,美舰缅因号以“保护侨民”为由,驶入古巴哈瓦那港,实际是炫耀武力,为干涉作准备。②李庆余:《美国外交史——从独立战争至2004年》,山东书画出版社,2008年,第50页。2月15日,缅因号突然爆炸沉没,这一事件成为美西战争的导火线。4月25日,美国向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打响。8月12日,美军占领菲律宾马尼拉,美西战争军事行动结束。12月10日,美西两国签署《巴黎条约》,美国如愿获取了菲律宾。与此同时,1898年8月,美国兼并了夏威夷群岛。1899年占领了威克岛,与德国瓜分了萨摩亚群岛,得到了东萨摩亚的土土伊拉岛及帕果帕果港。这样,美国可以从夏威夷出发,北路经中途岛,直指日本和朝鲜;中路经威克岛、关岛和菲律宾群岛,指向中国和东南亚;南路经萨摩亚,指向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形成美国争夺远东和太平洋霸权的态势。美国的扩张目的,正如威廉·西奥德(1861—1869年任美国国务卿)所说,美国角逐的地点不是在大西洋、加勒比海、波罗的海,而是在太平洋及其岛屿和大陆。③韩永利:《绥靖与抗衡: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的远东政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页。
美国通过美西战争吞并菲律宾的真正动机是要增进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当时美国的主流意见认为,美国要想成为一流的世界强国,必须占有中国这个大市场。“今后我们最大的贸易一定是在亚洲。太平洋是我们的海洋……中国是我们的天然消费者。较之现在和未来的商业强国:英国、德国和俄国,她与我们更靠近”,“太平洋是未来的商业海洋。将来大多数战争将为商业利益而战。因此,统治太平洋的强国就是统治世界的强国”。④Beale Howard K,Theodore Roosevelt and the Rising of American to World Power,New York:Collier-Macmillan House Inc.,1967,p.161.美国人认为,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占据太平洋的战略要地,“只有在中国附近拥有一个基地,美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⑤王玮:《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页。在这样的背景下,菲律宾进入美国人的视线。菲律宾是太平洋上的一个重要岛国,临近亚洲大陆,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是有着近4亿人口、蕴藏无限商机的中国,这对美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意义非凡。因此,在美国扩张主义者看来,占有菲律宾不仅可以获得菲律宾丰富的原料,还可以使之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贸易的中转站和维护其商业霸权的军事战略基地,为美国势力渗透到中国提供便利。对此,美国参议员麦克劳林说,“对菲律宾至少几个地方的控制是我们在东方商业利益的唯一保障”。⑥法学部教材编写部:《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册,第281页。
(二)美国对中国战略地位的认知
寻找远东中国巨大市场是美西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场战争与占领菲律宾,是美国内战后太平洋扩张政策的结果。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端、太平洋西岸,自古以来就以地广富饶而闻名于世,而南中国海控扼太平洋和印度洋咽喉,⑦拥有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龙目海峡和巽他海峡。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1898年通过美西战争占领菲律宾后,美国将战略侵略目标锁定在了中国。⑧阿尔弗雷德·塞尔·马汉:《亚洲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第8-9页。同年,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在对国会提出的意见报告中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沿海土地有落入外人手中者,此种重要变局吾美不能袖手旁观……苟欲不受占有中国土地之强国的排挤,非参与华事不可。”⑨刘大年:《美国侵华史》,《人民日报》1949年9月1日,第5版。这把美国政府在19世纪末当远东(太平洋)局势发生巨变之时急于插手中国事务刻画得入木三分。
而美国对菲律宾及远东大国——中国的扩张,深受马汉的影响。马汉曾指出:从地缘政治来看,亚洲(尤其是北纬30°—40°之间),从中国到地中海的广阔地区,是“可争夺的中间地带,这是一片地缘政治上的无人区,它过去是,而且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还是,陆上强国和海权大国争夺并发生冲突的地带”。①李义虎:《地缘政治学:二分论及其超越——兼论地缘整合中的中国选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0页。为此,马汉建议将中国纳入西方海权影响的范畴。该建议得到西奥多·罗斯福的赞赏。后者邀请他担任总统海军顾问。
与海权论相对应,陆权论也对中国、南中国海的地缘战略给予了足够的重视。20世纪初,英国地理学家和地缘政治家哈尔福德·约翰·麦金德提出陆权论。他认为,世界的主要争端,“与在边缘新月形这些部分的内部和外部强国的不稳定、不平衡有关”,②哈·麦金德:《历史地理枢纽》,林尔蔚、陈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3页。在其“历史地理枢纽”图中,南中国海就包括在新月形地带之中,是陆权和海权强国争夺的重点地带。尼古拉斯·约翰·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则更加直言不讳地指出:“在亚洲的边缘地带,如果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将对美、英等国构成巨大威胁,这些国家应联合起来阻止任何国家在‘边缘’地带建立新的权力中心。”③B.Ⅱ.五德诺夫:《地缘政治学与世界秩序》,国玉琦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263页。
(三)美国对南中国海的战略认知
美国对南中国海的战略认知,源于美国在该地区有重要的战略利益。南中国海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东接菲律宾群岛,南邻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东北部经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等众多海峡和水道与太平洋沟通,东南经明都洛海峡、巴拉巴克海峡与苏禄海相接,南面经卡里马塔海峡及加斯帕海峡与爪哇海相邻,西南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南中国海是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四周大部分为半岛和岛屿,在经济、战略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898年美国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美西战争。《巴黎条约》签订后,美国取代西班牙,将菲律宾占为己有,从此也将其远东政策与南海问题连接起来。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美国总统威尔逊激烈反对日本领有南洋群岛,担心日本把靠近夏威夷的南洋地区变为军事要塞。但当时由于英法支持日本,达成妥协,以南洋群岛交由国际联盟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管理。④韩永利:《绥靖与抗衡: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的远东政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1939年,日本实施“南进战略”,迅速占领了南海主要岛礁,并把它们作为前进侵略的基地。日本向南洋的扩张威胁到了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传统经济利益,激化了与美国的矛盾。美国在菲律宾1940年的投资为9069.5万美元,在荷属东印度为7127.5万美元,在英属马来亚2140.3万美元。同时,美国从南中国海周边地区取得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其中黄麻为进口的100%,植物棉占95%,橡胶90%,云母为87%,桐油86%,以及锡、毛革等国内紧缺物资。⑤“Strategic Economic Importance of Southeast Asia”,Memorandum by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ar Easternaffairs(Rusk)to the Deputy Under Secretaryof State(Mattews),Washington,January 31,195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FRUS)1951,Vol.Ⅵ,Asia and the Pacific,part1,General Editor Fredrick Aandahl,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1977,p.25.美国至19世纪末以来一直把太平洋地区视为自己扩张的领地,因此,对待日本的南进问题,美国决不会轻易让步。在军事战略上,美国国务院远东问题顾问霍尔拜克、财政部长摩根索都曾预见,日本的南进直接威胁到英国至新加坡、马来亚、印度以及荷属东印度的殖民地生命线,中国的补给生命线滇缅公路,直接处于易受攻击的地位。如果日本经南中国海占领东南亚,在经济上将摆脱美国的控制,形成雄踞于东亚的大帝国。⑥劳伦斯·H.肖普、威廉·明特:《帝国智囊团——对外关系委员会和美国对外政策》,怡立、维良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26页。从日本迅速占领南海诸岛中,美国政府认识到了南中国海的重要战略价值。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提交的“美国的远东政策”备忘录就指出:“菲律宾群岛、荷属东印度及英属马来亚,是美国平时和战时重要原料的主要来源,这些地方若被一个潜在的敌对力量所控制,将会极大限制我们的行动自由。”⑥劳伦斯·H.肖普、威廉·明特:《帝国智囊团——对外关系委员会和美国对外政策》,怡立、维良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26页。1941—1944年间,美英在南中国海集中开展军事行动,破坏日本海上交通线、袭击日本军舰、攻占日本所占南海诸岛、封锁南中国海航线,日本损失惨重。⑦郭渊:《冷战初期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及其影响》,《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7期。南中国海成为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付日本法西斯,并最终将其击败的重要战略要道。
(四)美国对菲律宾领土的界定
美国占领菲律宾,其本意不在于仅仅占领菲律宾群岛,更大的期望是把菲律宾作为进入亚洲大陆,特别是中国的前进基地。①郑泽民:《论冷战时期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4期。正如英国著名的东南亚问题专家霍尔所指出的那样,“美国攫取菲律宾并不是意外和非预谋的行动。它长期以来就对西太平洋有着越来越大的兴趣。在中国被瓜分的年代里,处于衰败西班牙统治的菲律宾,绝不能落到他人手里”。②D.G.E.霍尔:《东南亚史》,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870页。在占领菲律宾的第二年(即1899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如愿进入中国。控制菲律宾,不但方便美国在南海周边地区的侵略活动,而且有利于保证其在亚洲大陆(特别是在中国)事务中的发言权。殖民时期美国对菲律宾政策中的南海问题,首先是从其对菲律宾的领土界定开始的。
1.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898年12月10日,美国和西班牙战事结束,两国签订《巴黎条约》。该条约规定: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主权要求;西班牙将其管辖的波多黎各岛及目前在西班牙统治之下的西印度群岛、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让给美国;菲律宾群岛让予美国。其中第三条关于西班牙割让菲律宾群岛领土的内容为:“西班牙现将被称为菲律宾列岛的群岛,包括位于下列各线内的诸岛割让给美国:一条从西向东沿着靠近北纬20°平行线穿过巴士海峡航道中央,从格林威治东经118°到东经127°,然后东经127°到北纬4°45′,然后沿这条北纬4°45′到与东经119°45′的交叉点,然后从东经119°45′到北纬7°40′的平行线,然后沿着北纬7°40′到与东经116°的交叉点,然后到达与北纬10°、东经118°的交叉点,最后沿着东经118°到达起点。”在双方交换经过批准的条约后三个月之内,美方将支付西班牙2000万美元。③Compiled Edited Indexed and Published by Authority of Law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Secretary of State,“United States Treatie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1776-1949,Washington D.C.,1974,p.616.另参见 Bureau of Insular Affair,A Pronouncing Gazetter and Ge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the United State of America,with Maps,charts,and illustrations,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02,p2-3.
趾板布置在坝体上游防渗面板周边,与面板共同作用,形成坝基以上的防渗体,并与基础岩石通过固结灌浆、帷幕灌浆连成整体,封闭了地面以下的渗漏通道,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渗体系。
关于《巴黎条约》第三条西班牙割让菲律宾给美国的分界线,根据美国官方所公布的档案资料,这条分界线极有可能出自当时担任美国海军部装备局局长、海军中校R.B.布拉德福德(R.B.Bradford)之手。在《美西和平条约》档案汇编中,有一份以对话形式构成的《美国海军中校布拉德福德1898年10月14日美国和平代表团去巴黎之前的文字声称》(以下简称《声称》),这份《声称》记录了参与美西谈判的美方代表与布拉德福德围绕菲律宾领土划分问题的对话。其中,在双方谈论菲律宾西部沿海岛屿时,布拉德福德多次提及了一条“分界线”(Division),并指出是由他所绘制:
“菲律宾群岛由400多个岛屿所组成(不包括岩石和无人居住的的岛屿)……如果划一条岛屿分界线,在我看来,从战略角度那些岛屿中最具价值的要数吕宋岛、民都洛岛(Mindoro)、卡拉棉群岛(the Calamianes Group)、巴拉望(Palawan)和巴拉巴拉克岛(Balabac)。这些岛屿控制着所有从吕宋北端到婆罗洲进入中国南海的通道。……为了尽可能保持我们所获得的军事优势,我绘制了这条线,它们由我独创。”④U.S.Department of State,A 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ain,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899,p.472.477.485,p.485,p.479.484,p.107.
在被问及“菲律宾群岛在何处”时,布拉德福德回应说,(菲律宾群岛在)“马里亚纳群岛(Ladrones)西边……菲律宾群岛从北纬4°45′延伸至北纬21°30′”。⑤U.S.Department of State,A 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ain,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899,p.472.477.485,p.485,p.479.484,p.107.布拉德福德所说的菲律宾的纬度,与《巴黎条约》划线所规定的菲律宾岛屿归属线的纬度几乎完全一致。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声称》中,“根据你所划的线,美国将提出划分(菲律宾)群岛西部意见的可能分界线”,“……我们采纳了你的划界线”。⑥U.S.Department of State,A 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ain,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899,p.472.477.485,p.485,p.479.484,p.107.此次会谈的时间是1898年10月14日,而10月31日,即美方在巴黎谈判中正式“提交有关菲律宾问题的建议”,⑦U.S.Department of State,A 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ain,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899,p.472.477.485,p.485,p.479.484,p.107.也即划定菲律宾岛屿范围的草案。从时间上看,美方所提交的涉菲方案,极有可能直接落实了布氏的建议。
附图:1899年美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二十世纪世界地图集及其说明》(The Twentieth Century ATLAS and illustrated World)中的菲律宾地图。⑧Compiled Edited Indexed and Published by Authority of Law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Secretary of State,United States Treatie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1776-1949,Washington D.C.,1974,p.474.
(注:该地图集其中一页——菲律宾国界线,用文字注明菲律宾的国界线是完全根据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签订的《巴黎条约》所确定,并没有包含任何南沙群岛)
2.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1898年12月10日的《巴黎条约》第三条规定菲律宾群岛领土范围的线共有七段,其中有一段未沿经度子午线或纬度平行线确定。美国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召集”西班牙进行谈判,于1900年11月7日在华盛顿签订《华盛顿补充条约》(简称《华盛顿条约》)。该条约规定:“西班牙让与美国其在缔结巴黎条约时可能拥有的、对于该条约第三款所述范围之外的菲律宾群岛的全部岛屿,尤其是对于卡加延、苏禄及锡布图及其他属地的权利及权利主张,同意所有这些岛屿应完全包括在所让与的群岛之中。”①http:∥ro.uow.edu.au/lha/.上网时间:2014年4月20日。《华盛顿条约》的签订,美国完全取代西班牙获得了统治菲律宾、控制菲律宾群岛的权利。②“Independence of the Philippines,by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A Proclamation”,Department of State Decimal File,1945-1949,Box5033,RG59,National Archives Ⅱ(at college park,Maryland).
3.1930年的《美英协定》。1930年1月2日,美英一方面为了区分菲律宾群岛的边界线,另一方面为了确立英国统治下的北婆罗洲所属的岛屿,两国在华盛顿签署关于菲律宾群岛和北婆罗洲边界的《美英协定》,该协定第一条规定:菲律宾群岛与北婆罗洲的分界线从北纬4°45′与格林威治东经120°0′交叉点(1989年12月10日美西在巴黎签订条约所界定的边界点)开始,一条线沿着格林威治东经120°到北纬4°23′的交叉点,从这里出发,西部沿着北纬4°23′到格林威治东经119°交叉点;北部沿着格林威治东经119°0′到北纬4°42′交叉点;然后向北以近似45°54′的直线到北纬5°16′到格林威治东经119°35′交叉点;然后以近似314°19′的直线到北纬6°0′与格林威治东经118°50′的交叉点;然后西部沿着北纬6°0′平行线到与格林威治东经118°20′的交叉点;然后以近似307°40′的直线穿过小巴库干(Bakkungaan)岛和大巴库干岛至北纬6°17′到格林威治东经117°58′的交叉点;然后其北沿着格林威治东经117°58′到北纬6°52′的交叉点;然后沿着近似315°16′的直线达到北纬7°24′45″与格林威治东经117°25′30″的交叉点;然后以近似300°56′的直线穿过曼塞大礁(Mangsee Great Reef)和曼塞群岛(Mangsee Islands)之间到达北纬 7°40′与格林威治东经117°0′交叉点(后者位于1898年12月10日美西在巴黎签署条约所界定的边界点上)。③Compiled Edited Indexed and Published by Authority of Law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Secretary of State,“United States Treatie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1776-1949”,pp.474-475.
很明显,不管是1898年的《巴黎条约》,1900年的《华盛顿条约》,还是1930年关于菲律宾群岛与英属北婆罗洲划界的《美英协定》,南沙群岛、黄岩岛等南海诸岛均不在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内。
二、“法占九小岛事件”期间美国的反应
20世纪30年代初,南海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领土的重要角逐场所之一。1930年,法国擅自派遣马利休士(Maliciense)号炮舰开到南中国海,占领了“唐培德”岛(即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岛)。1933年4月,法国殖民当局又派遣阿司托洛辣浦号及阿雷罗德号到南沙群岛之北部诸岛,树立法国国旗。④“法国军舰之探险记”,大坂每日新闻(抄译八月一日载),外交部法占九小岛案,“中央研究院”,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另据联合通讯社1933年7月14日报告,法国差遣Alert及Astrolabe轮接近并登陆位于安南与菲律宾之间中国海内之九小岛,不顾岛上有中国渔民居住的事实,秘密竖旗予以占领。⑤“台‘外交部’法占九小岛案”,民国二十二年八月,“中央研究院”,影像档案号:11-EUR-02081。随后不久(即1933年7月25日),据路透社电讯,法国政府于7月25日正式对外宣称,以下各岛自后属法国领土:4月7日占领的奎亚当不瓦斯(Cay Dambaise)、4月10日占领的伊托巴杜锡(Thitu Spratly Ituabadeuxiles)、4月11日占领的莱多(Loaita)、4月12日占领的提杜斯巴梯(Thitu Spratly)及其附属各小岛。①“台‘外交部’法占九小岛案”,民国二十二年八月,“中央研究院”,影像档案号:11-EUR-02081。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法占九小岛事件”。
法国占领南海九小岛,对美国而言,其影响在于:一是危及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二是影响美国对日本海上作战。九小岛距菲律宾西部巴拉望岛约200海里,距马尼拉约420海里。假设法国在这些岛上完成相当设施后,法国如果袒护日本,甚至联合日本,则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殖民地——菲律宾将不数日而失,况且马尼拉的防御远远不及欧战之初的比利时三国之三要塞;法如袒美国,则马尼拉至少能支撑十日以上。如果美国失去菲律宾,美国的舰队将失去东道之主。马尼拉失,则关岛失,然后势必珍珠港。②“法国宣告领有之海南岛及于若干国军事上之影响与吾国应处置之意见”,国防委员会秘书处函,欧美司,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九月二日,外交部法占九小岛案,民国二十二年八月至十二月。因此“九小岛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也极为关注。但对九小岛的主权归属,美国并不关心。“九小岛事件”发生后,菲律宾“不甘寂寞”,1933年,菲律宾前参议员路雷彝就以《巴黎条约》为借口,以“法占各岛,有违巴黎条约领海界限,应为菲律宾所有,要求美属菲律宾当局交涉”,“菲岛总督墨斐(墨菲)将路氏要求转达华盛顿,未加本人意见”。③“法占九岛节略”(三续)(密),外交部法占九小岛案,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国史馆0200000003545A。1933年8月19日,菲律宾总督弗兰克·墨斐(Frank Murphy)回信法国驻菲律宾领事络隆奎特(Hon.G.Willoquet),称他告诉路雷彝,他不认为干预这件事是正确的,而且他已将信件未加个人意见转交华盛顿当局,以供决策。此后,美菲当局虽然启动了对法占各岛礁的调查,但该领事认为,此举只是为了安抚该议员罢了,并非为了得出什么实质性的结论。④Minister DES AFFAIRES ETRANGERES 1930—1940,CHINE,E5139.SD/2,749。路雷彝所称之《巴黎条约》,是指前面所提及的1898年12月10日美西战争后在巴黎所签订的条约,按条约第三款对割让领土的规定,菲律宾的领土界限是:西部沿北纬4°45′与东经119°35′交接处往北,至北纬7°40′处,复沿此线纬度往西,至东经118°交接处,然后沿东经118°北上,至与北纬20°交接处。⑤Compiled Edited Indexed and Published by Authority of Law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Secretary of State,United States Treatie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1776-1949,p.616。而从南沙群岛的经纬度来看,根本不在此条约线之内,据当时美国驻菲律宾海岸测量处的人员称,这些岛屿的位置在《巴黎条约》所规定的领海线之外200海里。该处小岛不止九个,附近海产颇丰,有中国海南岛渔夫前往采捕玳瑁及鱼类。该处有一岛有淡水可取,此外每年有海南岛之船舶往来两次运送食物供给渔夫。⑥杨文洵、韩非木等:《中国地理新志》,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第44-45页。因此,当时美国驻菲律宾总督墨斐对路雷彝的提法不以为然,而未加本人任何意见,仅仅将此要求转达给了美国华盛顿。路雷彝的提议,虽然当时因美国的不予理会未能得逞,但它反映出菲律宾政治人物早就怀有对中国南沙群岛的侵略野心。
三、二战期间美国对处理南沙、西沙群岛问题的立场
1939年,日本法西斯大举南下,迅速占领了南海部分岛礁,并将其作为侵占东南亚,应对太平洋战争的战略基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海中的南沙群岛曾为日本南进基地,其后复为美国水上机升降及补给基地,具有战略的价值。⑦台“外交部”南沙群岛案,民国四十五年十一月至四十八年三月,档案影像号:11—EAP—04145,p.201203。从日本迅速占领南海诸岛中,美国极大改变了对南中国海地位的看法,并很快意识到南海岛礁作为海上战略基地的重要性。1939年,就在日本刚刚占领部分南沙岛礁时,美国国务卿赫尔立即致电日本政府,抗议日本对南沙群岛的占领与主张。⑧“Paracel Islands and Reefs(Chinese:Shi-sha Chun-tao)”,June 11,1956,Bureau of Far Eastern Affairs Subject Files1956,Koren,1956,Box 2,RG59 General Records of the Dept of State,National Archives Ⅱ(at college park,Maryland).同年,日本声称对坐落在包括南沙群岛西边毗邻岛屿在内的地区许多岛屿拥有权利时,美国采取了该权利主张没有任何国际效力的态度。⑨“Letter from Robert Murphy,Deputy under Secretary”,to Secretary,February 7.1956.Box4018,RG59,General Records of Department of State,1956—1959 Central Decimal File.National Archives Ⅱ(at college park,Maryland).同时,美国政府也认识到南中国海周边国家重要的战略价值。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交的“美国的远东政策”备忘录就指出,“菲律宾群岛、荷属东印度及英属马来亚,是美国平时和战时重要原料的主要来源,这些地方若被一个潜在的敌对力量所控制,将会极大限制我们的行动自由”。①劳伦斯·H.肖普、威廉·明特:《帝国智囊团——对外关系委员会和美国对外政策》,第126页。1943年11月22—26日,在对日本领土处置问题上,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了开罗会议,会议发表的宣言中,对日本领土处置问题三国达成一致意见:(一)日本获取中国之领土,应归还中国;(二)太平洋上日本所强占之岛屿,应永久予以剥夺……②胡德坤、韩永利:《旧金山和约与日本领土处置问题》,《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11期。但作为处理战后远东事宜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开罗宣言》却在南海问题上采用“简单化”措辞,不仅给日后的岛礁争端埋下了诸多隐患,也在客观上为不同时期美国的政策选择预留了足够的回旋空间。③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受命变革》下册,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译,上海:三联书店,1978年,第369页。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完全结束,美国便出于一家私利,很快从南海周边地区抽身。在波茨坦会议上及随后的盟总一号令中,它把除菲律宾及印度支那以外的地区统统授予英国管辖,并公开表示不反对英国、法国和荷兰重返东南亚。美国之所以作出这一重大让步,事出有因:(1)美国对太平洋岛屿怀有野心,故与英、法等国妥协,以谋求西方盟国的谅解;(2)为达到单独占领日本、菲律宾的目的,其不得不舍弃南中国海周边其他地区,放弃南海岛礁。④吴群:《评1945—1949年的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世界历史》1998年第5期。
从目前所解密的档案来看,美国政府最早关于南沙群岛的处理意见,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就开始,始于1941年2月。1941年2月15日,美国白宫给国务卿的一份备忘录中指出:“关于南沙群岛,我(罗斯福)认为我们昨天与野村的谈话最好不要提它们。我建议,以你的信息观点,我们用常规方法质问他们(日本人)如何证明占领的合法性,以此来问野村关于日本索要它们(南沙群岛)的问题。他们(日本人)回来讲,像坎顿岛和安德柏雷岛,南沙群岛是无人居住的,但我们可以很好地回答。事实上,英国和美国凭借发现和后来偶尔利用鸟粪来声索这些岛屿。而且,美国和英国关于未来已经达成了友好协议。”⑤“Memorandum for the Secretary of State”,The White House Washington,February 15,1941,State:Hull,Cordell:1938 Thru State:Hull,Cordell:Jan-Aug 1944,PSF Departmental,National Archives Ⅱ(at college park,Maryland).而就在此前一天,即1941年2月14日,美国白宫在给总统的备忘录中也指出,“国务卿打电话说,他的助手认为,我们对南沙群岛提出要求不是一个好主意,而应代替为质询日本的要求。如果我们准备就日本政府关于南沙群岛的地位作出正式回应,我的助手认为最好通过我们在东京的大使,以常规的方式来处理它。国务卿认为这是对的,即提及日本对这些岛屿的占领,并质询他,而我们自己不要索要它。”⑥“Memorandum for the Presdent”,The White House Washington,February 14,1941.而美国真正着手处理南海诸岛问题是从1943年开始的。现存于美国国家档案馆美英关于对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中国海岛屿处理意见,在美国国务院当时准备的几个和平条约草案中均有所体现。
第一个文件是T—324文件。1943年5月25日,美国国务院草拟了T-324文件——“南威岛与其他群岛(新南群岛)”。该文件从地理、战略、日本占领史、存在争议的日、法、中的声称,以及美国的态度等诸多方面来讨论这些群岛。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就战后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声称作了声明:“新南群岛不在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所划定的菲律宾界限之内。”
第二个文件是CAC—301文件。雅尔塔会议召开前,1944年12月19日,远东分区委员会准备了“南威岛与其他群岛(新南群岛)”文件,即CAC—301文件。此文件中涉及的上述群岛内容与上述所提及的T—324文件的群岛内容基本一致,且比T-324文件的分析、叙述更为详尽。此外,CAC—301文件还讨论了把南沙群岛转交给菲律宾的可能性,但完全是出于防御安全的原因。T—324与CAC—301文件,都明确指出:“新南群岛(南沙群岛)不在菲律宾的领土界限范围之内”,“美国不为本国,亦不为菲律宾对群岛提出声称”。⑦李金明:《中国南海断续线:产生的背景及其效用》,《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1期,第44页。
第三个文件是CAC—308文件。这是一份专门为西沙群岛而准备的单独的文件。该文件定稿于1944年12月14日,它审议了中法两国当时对西沙群岛提出的主权要求声称,文件分析、论述后的结论是:中国政府的声称,在历史合法性上明显占优。该文件结尾处提出了以下建议:(1)设定国际组织进行管辖;(2)中法两国签订双边协议,协商解决;(3)把主权授予中国。①Kimie Hara,Cold War Frontiers in the Asia—Pacific:Divided Territories in the San Francisco System,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7,pp.146-147.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当时是不赞成菲律宾对南沙群岛提出主权声称的,认为南沙群岛不在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它也因法国对西沙群岛的声索证据不足而不承认法国政府的主权声称。英国政府对法国在西沙和南沙群岛上的主权声称也持相同看法。英国外交部1951年11月在一次为会议作准备而起草的一份和平条约草案中,曾这样明确写道:“法国本身无法对声称的这些群岛提出确凿有力的证据,且其他国家也不支持它的声称,但法国政府还是对这些群岛提出了声称。”②李金明:《中国南海断续线:产生的背景及其效用》,《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1期,第44页。
此外,二战期间,美国海军所使用的南中国海地区的地图,也把黄岩岛、仁爱礁等南沙群岛不划在菲律宾的领土范围内(见附图一)。1934年日本政府所绘制的菲律宾地质图,更是直接把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海域标注为“China Sea”(见附图二)。
附图一
附图二
通过以上对殖民时期美国之菲律宾政策中的南海问题研究、叙述与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南沙群岛从来不在菲律宾的领土界限范围之内。美国对此进行过明确的法理界定:南沙群岛不属于菲律宾。美西1898年的《巴黎条约》、1900年的《华盛顿条约》、1930年关于北婆罗洲划界的《美英协定》,早已从法理上对菲律宾的领土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南沙群岛不属于菲律宾领土范围。二战期间美国处理南沙群岛的文件,其立场也是明确的:“美国不为本国,亦不为菲律宾对群岛提出声称。”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不论菲越等国如何兴风作浪,永远改变不了南沙群岛等南海诸岛主权属中国的事实。
(责任编辑:孟钟捷)
*此项目来源于2016年度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
邱显存,贵州财经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邮编550025),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