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快速端口”引起同传故障

2017-11-23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接收端延时交换机

引言: 计算机室几十台计算机需要重装系统或者安装新软件时,一般都是先安装好一台计算机称之为同传母机,也叫发送端。然后通过网络同传把这台母机克隆到其他计算机。本文以某品牌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室为例,分析接入交换机非“快速端口”引起的系统同传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计算机室的计算机一般都配有硬盘还原卡,即硬盘保护卡,硬盘还原卡一般都具有系统同传功能。某品牌还原卡的参数主要有“自动启动系统”、“设置进入系统延时”和“自动进入同传”等,这些参数的不同勾选将决定计算机开机启动时是直接进入操作系统还是进入系统同传界面。我们希望的是,当同一子网中存在同传发送端母机并处于等待接收端登录时,由发送端母机唤醒的接收端能自动进入同传界面;当没有发送端母机存在时,就正常启动并进入操作系统。

故障现象

我校新组建了一间计算机室,需要进行系统同传,由克隆母机作为同传发送端唤醒接收端开机后,接收端不能自动进入同传界面,而是直接进入了操作系统。

探究实验

遇到该故障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实验,目的是想通过实验结论找寻引起故障的原因。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虽然实验一可以手工选择“进入系统”或“进入同传”按钮,但几十台计算机都要去一一的手工选择,不方便。从实验二看出,这款还原卡“自动进入同传”的优先级比较高,只要“自动进入同传”被勾选,无论“自动启动系统”是否勾选,无论有无发送端等待接收端登录,都是进入了同传界面。这在日常开机启动而不是系统同传时是不需要的。在实验三中,接收端被发送端唤醒后不是进入同传界面,而是进入了操作系统。只有实验四的结果是我们需要的,然而这样设置无论是日常开机进入操作系统还是系统同传,都多了至少27秒的等待时间。

表1 不同实验数据及结果

故障分析

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默认都是自动开启的,在生成树协议中,端口有五种不同的状态:disable(关 闭)、blocking(阻 塞)、listening(监听)、learning(学 习)、forwarding(转发)。其中只有forwarding状态时端口才能转发用户数据。用户如果将交换机的某个端口指定为“快速端口”,则该端口就不用参与生成树计算,该端口由阻塞状态向转发状态迁移时,这个端口可以实现快速迁移,而无需等待延迟时间。与终端直接连接的端口可以设置为快速端口,在有些厂商的交换机中也称之为edged-port(边缘端口)。

交换机启动并经过足够的延迟时间后,并不表示各端口状态都迁移到了转发状态,端口状态会随该端口连接的终端设备的启动才开始状态迁移。当该端口连接的终端通电启动时,该端口的状态就开始经历“阻塞→监听→学习→转发”的过程,每个状态的变化都要经历一段延时,所经历的延时会随不同型号的交换机有所长短。经过这段延时后,无论终端是否启动完毕,交换机端口都会迁移到转发状态。

在实验四中,当终端计算机启动时,对应交换机的端口状态才开始转化,经过27秒后端口才进入转发状态,这时接收端才开始与发送端通信,才能登录到发送端母机。如果“进入系统延时”设置为小于27秒,则还没有等到交换机端口进入转发状态,接收端和发送端还不能通信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进入系统时间”,所以就直接进入操作系统了。

故障处理

“快速端口”不参与生成树的计算,它可以在激活(终端通电启动)后立即进入转发状态,接收端就能马上连接到发送端母机,从而进入同传界面。所以,只要设置交换机连接终端计算机的端口为快速端口,就能满足需求。

不同型号交换机设置快速端口的命令有所区别,华为和H3C交换机称之为“边缘端口”,其设置命令是Stp edged-port enable。早期华为交换机命令是spanningtreeportfast enable,Cisco、锐捷和神州数码交换机命令是spanning-tree portfast。

经验总结

假设“设置进入系统延时”的时间设置为t1,交换机端口状态转换的时间 为t0,则 当 t1

当t1≥t0时,在交换机端口已经转换为Forwarding状态后,接收端还没有达到进入操作系统的时间,还在等待发送端母机连接的过程中,和母机的连接早于进入操作系统的时间,所以能自动进入同传

猜你喜欢

接收端延时交换机
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光通信接收端优化策略
顶管接收端脱壳及混凝土浇筑关键技术
基于多接收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优化研究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日光灯断电关闭及自动延时开关设计
基于地铁交换机电源设计思考
修复损坏的交换机NOS
使用链路聚合进行交换机互联
基于多播的4用户BC网络自由度研究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