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至2015年河北省低档暗娼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2017-11-23王伟马琳张亚丽左贵峰崔红霞白广义

河北医药 2017年22期
关键词:嫖客安全套梅毒

王伟 马琳 张亚丽 左贵峰 崔红霞 白广义

·调查研究·

2011至2015年河北省低档暗娼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王伟 马琳 张亚丽 左贵峰 崔红霞 白广义

目的评价2011至2015年干预措施对低档暗娼的艾滋病防治效果,为更好开展低档暗娼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河北省衡水、沧州、邢台、承德部分县区低档暗娼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定期对低档暗娼进行艾滋病干预。同时收集目标防治需求,及时调整干预重点。每年定期对低档暗娼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结果调查地区低档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2011年的74.2%上升到2015年的92.1%,5年间知晓率呈线性上升趋势(Plt;0.01)。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2011年的36.4%上升到2015年的66.8%,5年间安全套使用率呈线性上升趋势(Plt;0.01)。接受过安全套发放的人数所占比例由2011年的64.0%上升到2015年的95.2%,接受过同伴教育的人数所占比例由2011年的34.2%上升到2015年的50.5%,2种干预措施覆盖率5年间呈线性上升趋势(Plt;0.01)。5年间未检出HIV阳性。结论河北省对低档暗娼的艾滋病知识、行为等方面的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进一步完善干预策略,重点提高安全套使用率,探索新的同伴教育方法,在全省较大范围内长期、持续开展该项工作。

低档暗娼;干预;艾滋病

近年来,河北省新报告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人数逐年上升[1]。2015年新报告病例中,异性传播所占比例为28.5%。暗娼人群作为AIDS经性传播的高危人群,其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对本地区的AIDS的流行有重要影响[2]。既往研究显示,由于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低档暗娼在商业性行为中更易发生AIDS相关危险行为[3]。研究针对低档暗娼的干预措施,有利于遏制河北省AIDS经性途径传播。本研究从2011年始,在河北省衡水、沧州、邢台、承德四市选择部分县区低档暗娼进行干预策略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河北省衡水、沧州、邢台、承德,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低档暗娼。低档暗娼的定义为服务费用较低(单次100元以内),工作地点为街头、路边店、小饭店、发廊、洗脚屋等。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式,抽取低档暗娼进行调查和干预。在项目开始时,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血检测。调查内容包括暗娼的人口学信息、AIDS知识知晓情况、高危行为发生情况、接受宣传干预情况等。问卷中涉及AIDS知识8个问题,回答正确6个及以上为知晓。采血检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梅毒感染情况。HIV检测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2次结果均为阳性则判定为HIV阳性。梅毒抗体检测采用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两种方法均为阳性可判定梅毒抗体阳性。

1.2.2 干预措施:在调查对象所在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有AIDS防治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干预队伍。每年对干预队伍开展统一的AIDS防治知识及干预技能培训。培训完成后,每月定期深入低档暗娼活动场所进行宣传干预,以2个月为一个周期完成对所有低档暗娼的全覆盖。包括AIDS知识宣传、免费安全套发放、同伴教育培训、定期HIV、梅毒检测、性病转介治疗等。干预过程中,通过访谈的形式收集干预对象的防治需求及薄弱环节,根据其需要及时调整干预内容和重点。每年定期用对调查对象进行一轮问卷调查并检测,进行效果评价,内容与基线调查一致。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2011至2015年共调查低档暗娼1 854名。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31.59±8.43)岁,43.1%(800名)低档暗娼年龄集中在21~30岁;未婚者占56.5%(1 047名);文化程度为初中者占62.5%(1 158名),小学或文盲23.4%(434名);在本地工作时间不足6个月者40.7%(752名),工作时间在1年以上者30.6%(568名)。见表1。

表1 2011至2015年河北省部分县区调查低档暗娼人口学特征 例(%)

2.2 暗娼人群AIDS知识知晓情况调查暗娼人群AIDS知识知晓率从2011年的74.2%上升到2015年的92.1%,不同年份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5年间知晓率变化呈线性上升趋势(Plt;0.01)。见表2。

表2 2011至2015年河北省部分县区低档暗娼AIDS知识知晓情况

2.3 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的低档暗娼在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2011年的36.4%上升到2015年的66.8%,不同年份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5年间安全套使用率呈线性上升趋势(Plt;0.01)。见表3。

2.4 暗娼人群接受宣传干预情况 不同年份两种干预措施的覆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均呈线性趋势性变化(Plt;0.01)。见表4。

表3 2011至2015年河北省部分县区低档暗娼最近一个月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

表4 2011至2015年河北省部分县区低档暗娼 AIDS干预措施覆盖情况

2.5 HIV和梅毒检出情况 2011至2015年,在调查对象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2011至2015年间,梅毒检出率分别为3.56%(8/225)、1.12%(4/356)、0.25%(1/393)、0.82%(4/486)、0(0/394)。不同年份间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3 讨论

暗娼是AIDS经性传播的桥梁人群,但不同类型的暗娼之间也存在差别,其中文化水平及收入较低的低档暗娼传播风险更高[4]。虽然近年来河北省暗娼人群AIDS检出率较低,但由于暗娼人群特别是低档暗娼,在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不高,仍存在AIDS传播的风险。AIDS一旦在该人群中出现,有可能会出现一定范围内的传播[5]。探索有效的针对低档暗娼AIDS干预措施,作为预防AIDS在该人群内传播的一级预防手段,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6]。

2011年以来,随着项目开展地区低档暗娼人群干预工作的深入,低档暗娼人群AIDS知识知晓率上升明显,从2011年的74.2%上升到2015年的92.1%,安全套使用率也提高到66.8%。各类干预措施的覆盖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说明目前针对该人群所采用的综合干预措施,对于提高AIDS认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方面,确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知晓率与安全套使用率之间差距仍较大,人群存在明显的“知行分离”的现象,与山东、广西的研究结果相似[7,8]。该人群中免费安全套发放的覆盖率在90%以上,不存在难以获得安全套的情况。分析可能与低档暗娼收入较低,生存压力较大有关[9]。在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为自身健康和安全考虑,低档暗娼自身有使用安全套的意愿,但有时为留住嫖客或增加收入而放弃了安全套的使用[10],这种现象在低档暗娼中发生率明显高于收入更高的中、高档暗娼。相关研究表明,安全套使用率要大于90%才能有效预防AIDS在人群中的传播[11]。目前的安全套使用率离该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以今后的暗娼干预中,在继续知识宣传的基础上,应重点强化安全意识,强调安全套使用的重要性,着手提高暗娼与嫖客交流并说服嫖客使用安全套的技巧。另外由于嫖客是暗娼的服务对象,在任何社会环境下,男性在性行为中均占据主导地位,在商业性行为,男性更是占支配地位[12]。嫖客对性行为的方式及是否使用安全套拥有更多的决定权。如何探索针对嫖客的AIDS宣传干预策略,提高暗娼和嫖客对安全套使用的协同认知,增加异性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是探索减少AIDS经商业性传播的重点工作。

北京昌平区的研究显示,同伴教育是暗娼干预的良好措施[13]。由于具有相近的背景和经历,同样来源于低档暗娼的同伴教育员,在进行AIDS知识宣传的时候,相较于疾控机构的工作人员,存在天然的优势,所宣传的AIDS防治内容符合其共同利益,更易得到低档暗娼的认同。本研究中,低档暗娼人群的同伴教育覆盖率仅达50%。由于低档暗娼大多无固定的场所,或每个场所的暗娼规模较小,人群分散度相对较高,对低档暗娼难以采用类似中高档暗娼的场所业主[14]作为同伴教育宣传员的干预模式。探索针对低档暗娼的新型同伴教育模式,是下步工作中需解决的问题。

5年间河北省低档暗娼的梅毒检出率较低,低于广西、浙江[15,16]等地同类人群的检出率,且5年间梅毒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说明该人群中不断提升的安全套使用率,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梅毒流行的作用。本次研究调查人数轻少,连续几年的血清学检测未发现HIV阳性者。但由于性病与艾滋病联系密切,梅毒作为一种协同因素,可促进HIV的传播。因此对于发现的低档暗娼中的梅毒阳性者,应主动转介到相关机构进行治疗,也是预防AIDS在该人群流行的一种有效手段。

河北省低档暗娼流动性较强,70%的对象在一个地方的工作时间在1年以内。较强的流动性,对干预效果的评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频繁的流动性,也随时可能将一些阳性的AIDS或梅毒感染者带入到该群体中来,从而有可能造成在低档暗娼中的传播。提示我们低档暗娼干预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活动,且必须在较大范围内同时开展,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干预效果。

1 白广义,王伟,马琳,等.河北省2010-2014年男男性行为者HIV及梅毒监测结果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236-239.

2 张冬,汤学艳,吕艳,等.2014年天津市东丽区低档服务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状况.职业与健康,2016,21:1656-1658.

3 高希海,廖玫珍,康殿民,等.山东省两城市中低档女性性工作者性行为特征和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预防医学论坛,2014,20:806-808.

4 李婷,温炬,朱凯星,等.广州市海珠区娱乐场所暗娼的性行为安全性和梅毒感染情况调查.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6,23:57-59.

5 农全兴.低档暗娼感染艾滋病预防干预研究进展.右江医学,2012,40:574-576.

6 王珏,马艳玲,张琬悦,等.云南2012-2015年低档暗娼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中国热带医学,2016,16:1081-1084.

7 张利泉,宁福江.山东省蓬莱市2011年-2014年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4141-4142.

8 覃春伟,李晓华,覃雄林,等.贵港市不同档次暗娼高危行为特征及梅毒/HIV感染现况.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926-928.

9 王艳华.定陶县城区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干预效果调查.预防医学论坛,2015,21:609-611.

10 李艳,林鹏,Roger D,等.场所与街头暗娼艾滋病知识、性行为比较和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252-254.

11 吕林芳,张金艳,赵丹鹤,等.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无保护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799-802.

12 张国磊,姜影,梁欣,等.北京市石景山区暗娼和嫖客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736-739.

13 李芬,郭松洋,刘红新,等.2010-2013年北京市昌平区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749-751.

14 蒙福荣,黄星炯,王昌盛,等.武鸣县低档时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宣传干预效果分析.医学动物防制,2015,31:553-557.

15 辅海平,赵峥,钱一建,等.浙江省某市暗娼监测人群的十年动态变化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97-100.

16 王卫军,吴兴华,林兆森,等.钦州市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及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7,18:97-100.

10.3969/j.issn.1002-7386.2017.22.039

050021 石家庄市,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王伟、马琳、张亚丽),办公室(左贵锋、崔红霞、白广义)

白广义,050021 石家庄市,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E-mail:hebeicdcbgy@126.com

R 512.91

A

1002-7386(2017)22-3499-03

2017-06-14)

猜你喜欢

嫖客安全套梅毒
同一组织内卖淫女互相传递信息是否构成犯罪
新型女用安全套的使用及综合咨询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使用安全套,别入这些误区
你赞成废除对嫖客洗白保护,对幼女雪上加霜的“嫖宿幼女罪”吗?
我怎么变得像个嫖客?
澳政府雇“嫖客卧底”扫黄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1125例梅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