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潮州市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农耕文化发展研究*

2017-11-23杨佩群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年9期
关键词:潮州市潮州农耕

杨佩群

(韩山师范学院烹饪与酒店管理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休闲农业·

潮州市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农耕文化发展研究*

杨佩群

(韩山师范学院烹饪与酒店管理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目的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旅游的迅猛发展,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对于保护、传承中国文化以及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全面了解潮州市体验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归纳潮州市乡村自然资源、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基本乡村旅游资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游客对潮州市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满意度,农耕文化的参与性及选择体验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目的等。结果潮州市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类型主要包括农家乐、民俗村、古村落及梯田等类型,且绝大部分游客对目前潮州体验式乡村旅游持满意态度, 34.1%的游客选择体验农耕文化乡村旅游是为了参与农业劳动的过程,27.7%的游客选择农耕文化旅游是为了体验劳动的快乐,但目前潮州特有的茶文化和畲族文化等地方特色农耕文化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结论利用农耕文化所蕴藏的内涵,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有品位的身心体验,增强乡村旅游地的独特吸引力,同时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保证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进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 农耕文化 体验式 茶文化 潮州市

0 引言

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目前主要以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参与等项目为一体的综合农业观光旅游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休假制度改革带来的较多的闲暇时间,简单的乡村休闲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亲身体验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农耕文化是农民通过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及其有关规律、方式和技术的总结,在乡村旅游中,农耕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农事活动直接表现,如农耕活动过程、农耕生产工具、农耕收获产品、农家饮食特色等; 另一种是通过民俗活动或民间文化间接表现,包括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以及庙会、祭祀活动、诗歌谚语、民间歌舞、民间传说等[1-2]。体验式旅游与传统旅游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于“体验”二字,体验式旅游是把身体感官之外的心理、情感、精神等也投入旅游活动,从而获得新的文化价值观感的过程[3]。而乡村旅游独有的体验特征使得乡村旅游成为体验农耕文化的旅游方式。

有关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农耕文化的开发[4-6],李怡净[7]对当前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贵州省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良好,但农耕文化挖掘还不够深入,这使得乡村旅游发展受到制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中的农耕文化呈退化趋势。魏新生[8]研究了农耕文化的城郊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开发。许家宏[9]根据黄山市发展现代休闲乡村旅游农业的基础条件、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对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现代休闲乡村旅游要做浓特色、突出特色、宣传特色、强化特色等。杨华[10]阐述了原生态农耕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的意义及内涵,从原生态农耕旅游品牌文化价值挖掘、旅游产品开发问题、旅游品牌运营问题等角度揭示制约原生态农耕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的障碍,给出拓展原生态农耕文化旅游产业的有效对策。缺少体验式农耕文化的相关研究,因此,文章以潮州市为例,研究其体验式乡村旅游中农耕文化的发展,以期为潮州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1 研究区域概况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北纬23°26′~24°14′,东经116°22′~117°11′,东西最大横距76.68km,南北最大纵距79.92km,地势北高南低,山区约占潮州市陆地面积的65.2%,北部凤凰山号称粤东第一名山,是中国乌龙茶之乡。潮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6~10月份为雨季,冬季较暖和,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城市。随着厦深高铁的开通,港珠澳大桥的连通,潮州市在古城文化旅游的基础上,结合文化民俗、自然生态、农耕文化及特色景观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因此,研究其农耕文化对于发展潮州市乡村旅游,提高其知名度具有现实的实际意义。

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全面了解体验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打好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目前潮州市的乡村自然资源、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基本乡村旅游资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游客对潮州市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满意度,农耕文化的参与性及选择体验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目的等。

2.1 实地调查法

2015年4~8月期间,前往潮州市市潮安区东社杨梅基地、饶平县合家欢农家乐、阿武餐馆及万果休闲庄园、文祠镇李工坑畲族文化村、龙湖古寨、凤凰山区布满梯田状的茶园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以上地区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相关农耕文化,为体验式农耕文化问卷调查做好铺垫。

2.2 问卷调查法

该次调查问卷共200份,全部由游客作答,时间为2015年9~12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1)游客满意度调查包括5个选项,依次为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 (2)体验式农耕文化参与性调查包括农业用具、农家饮食、农业节庆及民俗风情4项; (3)选择体验式农耕文化的目的调查包括体会农民辛苦、培养劳动技能、体验劳动快乐、提高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及了解传统农业文化5项。问卷结束后共回收问卷181份,回收率90.5%。

3 结果与分析

3.1 潮州市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类型分析

3.1.1 农家乐农耕文化

农家乐农耕文化体验模式是利用堰塘、庭院、花圃、果园、农场等农、林、牧、渔业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通过品农家菜、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院等感受农耕文化,如潮安区东社杨梅基地、饶平县合家欢农家乐、阿武餐馆及万果休闲庄园等。

3.1.2 民俗村农耕文化

农村民俗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充分利用生态、区位、民俗文化资源优势,适应城市居民休闲观光的需求,大力发展突出民俗文化和乡土气息的民俗旅游。畲族文化及民俗风情保存较好的文祠镇李工坑畲族文化村,全村总人口603人,自古至今尊奉图腾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是联村祭祖习俗和“招兵节”活动。

3.1.3 古村落农耕文化

古村落作为农耕文化的根基和源头,是历史信息重要载体,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古村落旅游以寺庙宗祠、文物古迹、古民居建筑、民俗服饰等为物质载体,以古文化氛围、民风民情为旅游体验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旅游产品。潮州市龙湖古寨虽历经千年沧桑,但民风古朴纯实,民俗盛世,传统手工制作及特产等均散发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1.4 梯田农耕文化

山区梯田在高山陡坡上耕作,有其独特的农耕用具,丰富了农耕时代的文化,同时具有不可复制性,是农耕文化旅游的物质基础。潮州市凤凰山区布满梯田状的茶园,以茶文化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不仅可以浏览茶园风光和古茶树的姿态,还可以品尝潮州功夫茶,欣赏茶艺表演等。其传统的茶园文化与独特的茶梯田景观相融合,丰富了旅游资源。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对回收问卷进行了信度检测,检验总量表信度系数0.83,表明此次问卷信度较高。

表1 体验式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分析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人数(人)23875993比例(%)1264753224916

表2 农耕文化乡村旅游游客参与性分析

3.2.1 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满意度分析

游客满意度调查反映游客对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景观、设施、服务及感受等项目的综合心理评价,游客满意是积极的感知,表明游客期望与旅游实际体验呈正效应,同时较高的满意度有助于旅游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分析体验式乡村旅游中游客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从表1可以看出, 93.5%的游客对体验式乡村旅游持满意态度,其中非常满意及满意占60.1%,说明大部分的游客比较喜欢体验式乡村旅游。

3.2.2 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参与性分析

农耕文化包括有形农耕文化和无形农耕文化两种,其中有形农耕文化指农业用具、农家饮食等,无形农耕文化包括当地特色的农业节庆、民俗风情等。从表2可以看出,游客选择乡村旅游仅仅是为了品尝农家饭的较少,占8.9%,而参与农业用具的使用及农业节庆均在30%左右,参与民俗风情的占25.1%。

3.2.3 选择体验式农耕文化乡村旅游的目的分析

农耕文化是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弘扬及传承农耕文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民族特色。目前,游客选择体验式农耕文化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了解传统农业文化、提高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体会农民的辛苦及体验劳动的快乐等。

3.3 体验式乡村旅游中农耕文化发展中的不足

潮州市作为一座拥有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城市,近年来旅游与文化高度融合,推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自2012年来,潮州旅游收入平均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潮州独特的文化如潮州功夫茶、潮州民俗风情、潮州菜等是潮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资源,也是潮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实地调查以及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潮州体验式乡村旅游开发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符,农耕文化尚未真正融入到体验式乡村旅游中,潮州最具特色的茶文化和畲族文化等农耕文化在体验式乡村旅游发展中均利用不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3.1 茶文化旅游重视程度不够

潮州凤凰山作为乌龙茶之乡,茶文化旅游没有受到高度重视,导致起步较晚,旅游项目发展缓慢,与乌龙茶的知名度不匹配。目前,潮州茶文化旅游主要集中在凤凰山、饶平县等地区,分布较散,主要以茶园观光为主,茶文化的内涵发掘不丰富,吸引力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且由于茶区的地理位置受地形交通等的限制,难以形成联动效应。

3.3.2 畲族文化保留不完整

畲族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民俗风情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其特色被掩盖,保留不当,畲族属于游耕民族,在千年变迁中逐渐形成其特有的节日、饮食、服饰、工艺等,但已很难见到保存完整的畲族文化,且畲族文化村目前村落整体布局、建筑风格与周边山体环境不协调,影响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开发。

4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潮州市乡村旅游农耕文化开发主要形成了农家乐、民俗村、古村落及梯田等类型,且来潮州旅游的游客绝大部分满意目前的体验式乡村旅游,也乐意参与及体验农耕文化,但体验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中潮州特有的茶文化和畲族文化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在以后潮州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对特有的传统农耕文化进行挖掘,发现其优秀文化中的当代价值和时代内涵,以体验性手法进行设计,提升农耕文化旅游,加强农耕文化保护,发展特色的农耕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增强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独特吸引力。

(1)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在于其文化内涵,而农耕文化作为乡村的传统和精神,是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的灵魂。因此,基于农耕文化开发利用体验式乡村旅游必须打造具有农耕文化的传统性、现代性和特色性的品牌旅游产业[11-12]。农耕文化有有形和无形之分,体验式乡村旅游必须将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农耕文化呈现给游客,为游客提供从游览到吃住到购物再到参与其中的体验环境,给游客体验的乐趣与意义。农耕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也具有发展创新性,现代新农村建设必然是对农耕文化的历史继承,这样才能让游客体会到农业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而滋生新的认识。

(2)目前乡村旅游中农耕文化的呈现要么不够充分,深度不够,品质水平也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农耕文化的挖掘不仅在于文化实物的复制、创造和呈现,还必须在有关文化环境、乡村景观映衬及生态保持理念上加以突出,才能在整体上提高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文化品质。展览是常用的手段与形式,展览的优势就在于直观,可以让游客直接体验[13]。除了实物展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通过声光电组合提高展览效果,让游客进入农耕社会的时光隧道,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抽象表现应比实物更为丰富,营造农耕文化的浓厚氛围与环境,因地制宜开发乡村自然景观,同时重视乡村的生态建设,使游客的乡村旅游体验更贴近自然。

(3)体验式旅游离不开旅游者的身心参与,只有让旅游者参与并融入其中,才能突出乡村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在蕴含,使游客获得娱乐的、文化的、教育的和审美的体验[14-15]。如体验农事活动,让游客直接参与农业劳动,以体验农事的艰辛和技艺。体验式旅游的农事项目非常丰富,但出于旅游本身的特点,应提供充满趣味性但又不太繁重和劳累的农事活动内容让游客参与,如除草、插秧、修剪、摘果等。传统农耕更能激发游客的参与兴趣,如坐牛车、赶大车、摇耧、点种、踩水车、推石磨等。很多老式农具几乎已近消失,游客中的年轻人大多也没见过,但这些又都是农耕文化的浓缩与凝练,旅游的体验性会非常强。参与风俗活动,体会古老农耕文化的神秘与深厚。

[1] 焦雷, 李晓东.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挖掘研究——以沂源三岔乡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6): 208~212

[2] 史珊. 渝东北地区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研究.重庆:西南大学, 2016, 64~66

[3] 蔡林, 王庆.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湖北农业科学, 2015,54(11): 2811~2812

[4] 黄文娟. 湖南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 55~56

[5] 廖光萍. 简论乡村旅游开发中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农业经济, 2014,(8): 41~42

[6] 安玥娇, 刘意,岳凤霞.宜宾冠英农耕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时代农机, 2015, 42(7): 75~76

[7] 李怡净. 贵州省乡村旅游开发中农耕文化的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12): 226~230

[8] 魏新生. 基于农耕文化体验的城郊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焦作大学学报, 2013,27(4): 48~50

[9] 许家宏. 挖掘传统农耕文化 发展现代乡村旅游——黄山市发展现代休闲乡村旅游农业的做法和建议.安徽农学通报, 2015, 21(21): 17~20

[10]杨华. 原生态农耕文化旅游品牌开发模式探析.农业经济, 2015, 21(4): 24~25

[11]王秀红. 乡村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研究——以洛阳栾川为例.河南农业, 2015,(6): 53~54

[12]王佩良, 张茜,刘智.论新田农耕旅游节事开发.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5, 22(4): 83~87

[13]夏芳. 基于农耕文化的武汉园博会常德主题园设计.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87~89

[14]庄应强, 屠娟丽,顾金孚,等.浙北平原地区发展体验式农耕文化旅游模式的思考——以浙江省桐乡市为例.绿色科技, 2014,(5): 257~259

[15]孙川. 农耕文化在观光农业规划中的表达.重庆:西南大学, 2014, 59~61

Vol.38,No.9,pp231-236

EXPERIENCERURALTOURISMOFFARMINGCULTUREINCHAOZHOUCITY*

YangPeiqun

(School of Culinary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Guangdong 521041, China)

Farming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Farming cultur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rural tourism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inheriting Chinese culture,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 of the rur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lated data collection, this paper ha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experiential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rural tourism and farming culture in Chaozhou.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d rural natural resources, farming culture, folk culture, such as basic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Chaozhou.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tourists satisfaction of Chaozhou rural tourism, farming culture of the participatory experience and select the purpose of the farming culture of rural tourism. Chaozhou rural tourism mainly include organic farming culture type, folk village, ancient villages and terraced fields, and the attitude of vast majority of visitors to the Chaozhou rural tourism experience was satisfaction. 34.1% of visitors choosed farming culture of the rural tourism i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labor, 27.7% of visitors choosed the farming culture tourism in order to experience the joy of labor, but the Chaozhou unique tea culture and minority culture characteristic farming culture development is insufficient and underutilized. Using farming culture’s connotation, form rural tourism product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fer visitors a taste of the mind and body experience, enhance rural tourism unique attraction,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farming culture, ensure a healthy experience rur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btain the ide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rural tourism; farming culture; experience; tea culture; Chaozhou city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931

2016-06-18

杨佩群(1977—),女,广东潮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休闲旅游与营销。Email:peiq3717@sina.com.cn *资助项目: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基于社区营造视角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新常态——以潮州为例”(2016WTSCX075)

F592.7

A

1005-9121[2017]09226-05

猜你喜欢

潮州市潮州农耕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潮州市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潮州手拉壶“潮韵”的文化意义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潮州市少儿跆拳道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潮州市暴雨气候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对策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