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媒舆论引导思考

2017-11-23于业成尹铃瑕

新闻前哨 2017年8期
关键词:潜江时评新闻网

◎于业成 尹铃瑕

网媒舆论引导思考

◎于业成 尹铃瑕

自媒体环境下,舆论形态更加错综复杂,舆论环境更为严峻。自媒体的蓬勃发展给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产生了冲击。对此,主流网络媒体不仅需要加强自身的新媒体平台建设,还要注意把握网络引导的重点,在网络评论上下功夫,在正面引领上下功夫。

新媒体 舆论引导

自媒体环境下,舆论形态更加错综复杂,舆论环境更为严峻。自媒体的蓬勃发展给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产生了冲击。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主流网络媒体尤其需要注重传播策略与传播技巧。本文将就此结合潜江新闻网在舆论引导方面的做法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对主流网络媒体舆情引导的挑战

目前,最热门的自媒体就是微博和微信,借助移动终端主要是智能手机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传播。与传统的主流网络媒体不同,这些新兴载体有其自身的传播特点。

(一)封闭的环境易导致信息偏向和极化

与传统的媒介相比,自媒体通过社会化网络的众多小群体,一圈一圈对外交叉扩散,共同的兴趣、相似的价值取向,容易导致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密闭的环境导致自媒体缺乏传统媒体所具备的信息自净能力,极易成为谣言传播新渠道;在传播过程中,如有所谓公知、大V介入,更易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导致信息真假莫辨。

(二)舆情应对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在传统舆论环境下,官方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就是说在事发24小时内能够发布权威消息,就可掌握舆论主导权,避免事态的扩大和事实被曲解。但是,自媒体发布门槛低、传播速度快、环境虚拟性的特点,使得新闻周期大大缩短。舆情应对的黄金时间进一步压缩,应对难度进一步增大。

二、自媒体环境下,主流网络媒体引导舆论的策略

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主流网络媒体的责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出“新媒体思想舆论工作的正道,在于化解负效应,激发正能量,成为治国理政、凝聚共识的助手”“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1]”“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坚持“建设、管理、运用”三举并重的原则,在阵地建设、网评建设和正面宣传上下功夫,积极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引导与管控,为潜江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一)推进新媒体建设,掌控网络舆论主阵地

1.加快推进客户端建设。

媒体平台是引领舆论的重要阵地。占领新媒体阵地,把握新闻媒体脉搏已成为当前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使命。几年来,我们积极与长江云对接,建设云上潜江手机客户端。目前云上潜江用户达1.3万余人。

2.率先开通官方微信平台。

通过采用新闻稿件、可视化图表、微视频,h5页面等形式。在传播信息、展示形象、互动交流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截至目前,潜江新闻网微信公众平台共编辑发布图文信息739条,吸引微粉超过十万余人次,微友互动14250人次。

(二)加强网络评论建设,把握舆论引导重点

时事评论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流网络媒体“引领导向”、“团结人民”、“凝心聚力”、“明辨是非”[2]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在建强网评队伍,打造网评品牌,优化网评机制上下了很大力气。

1.培养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网评员。

打造“潜网时评”品牌,网评人才是关键。潜江新闻网十分重视网评队伍的建设,积极主动向市政府申请网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将网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为网评队伍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近年来,组建了30名骨干网评员和200名跟帖员,为打造“潜网时评”品牌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撑。

在建设网评员队伍的过程中,潜江新闻网特别注重骨干网评员的培养。一方面从市内党报党刊、政府部门等单位的在职人员和退休人群中,挖掘、发现、培养一批思想水平高、写作能力强、工作动力足的优秀网评员,使其成为网站评论员队伍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从高等院校和基层宣传工作者中吸纳发展一批具有网评写作能力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使其成为网站评论员队伍的基础力量和后备力量。据统计,潜江新闻网网评员队伍已经发展到50人。为管好用好网评员队伍,潜江新闻网为每一名网评员建立了个人档案,根据网评需要分派网评任务,灵活地开展网评工作,占领了网上舆论阵地,有效地掌控舆论主导权,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扩大影响,打造品牌栏目。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作为基层网络新闻舆论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潜江新闻网高度重视网络时评在全面贯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针、紧密联系广大网民、引领舆论导向等方面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探索、创新基层舆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以“潜网时评”为平台,着力打造潜江网络时评品牌,使之成为引导宣传舆论的风向标、传递正能量的良好载体。

《潜网时评》栏目建有舆评聚焦、热点排行、网评湖北等7个子栏目,涉及各个领域。其中,“特约网评员”栏目为骨干网评员制作了个人微专栏,汇总个人的网评文章,在方便网评员查找自己文章的同时,也给网评员一种归属感和荣誉感。评论频道重点打造了舆评聚焦专栏,如潜江市历年举办的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曹禺文化周等重大活动,网评员应时而动,深刻阐述了龙虾节、曹禺文化周活动对潜江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带来的深远影响。同时,针对国内重大舆情事件,组织网评员进行客观评论,引导网民理性思考,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2014年,“6·10潜江浩口三人质劫持”事件发生后,面对负面言论的增加,潜江新闻网组织网评员及时撰写时评文章30余篇,在《潜网时评》刊发20篇进行正面引导,其中10余篇网评文章被人民网、新华网、荆楚网、网易等200余家新闻媒体发布转载,产生了重大影响。《潜网时评》对“6·10”事件的网评引导受到了上级的肯定,社会的好评,业界的赞许。

截至目前,潜江新闻网共收到网评文章10000余篇,在潜网时评栏目中发布稿件6000余篇,在人民网、荆楚网省级以上媒体发布600余篇。“潜网时评”栏目获“2013年第十四届湖北省网络新闻品牌专栏奖”。潜江新闻网报送的《“深水区”深在哪里》、《谨防伪论突破“八项规定”的红线》、《破除“天花板”,仅有“请辞”是不够的》等20余篇网评文章获得由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的“湖北省网络宣传好作品奖”。2016年,潜江新闻网通过搜集整理近年来的优秀网评文章,集结出版了《潜江新闻网时评精选》,共收纳作品数137篇。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潜江网络时评领域里的一项空白,展示了全市网络新闻工作的成就和水平。

为突破单条评论角度窄、观点片面、影响力有限的局限,潜江新闻网每月末将上一月的评论热点,以关键词的形式制作成每月热评榜,通过整合评论的模式,在《潜网时评》强力推出,形成聚合效应。

3.完善机制,优化网络时评。

制定了完善的培训计划,出台了创新性的扶持政策。选派优秀网评员参加全国、全省网评学习,丰富经验、吸收营养、提升水平。定期召开网评员座谈会、恳谈会、通气会,传达上级有关指示,交流创作心得;不定期和网评员针对选题进行沟通,确保了重要网评的准确性和实效度。

此外,潜江新闻网每年定期开展优秀网评员评选,选出年度优秀网评员进行表彰,充分调动网评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潜江新闻网的原创网评文章数量和质量都走在了全省前列。

(三)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凝聚加快发展强大势场

1.准确设置议题,凝聚共识。

及时发布权威、真实、准确的信息,做到先声夺人,可有效掌握舆论话语权。网络媒体设置的议题的能力,才是其最重要的舆论引导能力。2016年,所谓的“南海仲裁案”发生后,我们及时监测到有关煽动群众上街游行抵制日货、美货、韩货的信息。随后,在潜江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我们迅速设置“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议题,组织网评员就此开展评论工作,撰写了《真相:因南海问题而发生抵制行为,是不是爱国的表现?》《违法的行为结不出爱国的果实》等7篇网评文章。转发其他主流媒体文章,如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报道、评论、社评。转发潜江市发布的公告、通告、网评文章,突出以案说法,覆盖人数接近80万人,引导市民合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劝说市民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较好的维护了潜江社会稳定大局。

2.面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主动出击。

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和问题焦点,增强“对话意识”。今年潜江举办“一会一节”重大活动,我们对网络舆情进行了检测和引导,倡导网民理性发言,对持有不同意见的网友组织网评员耐心劝导,保证了网络媒体的平稳有序和正能量的发声。今年4月17日,网上出现《把小龙虾放进了洗衣机,看到的人吓傻了》视频,视频说“苏州的小龙虾,有人吃了之后感染了肺吸虫。”有网民转发附带评论,说“潜江的小虾子携带血吸虫病菌。求扩散,为了全民健康”。这类敏感舆情,很容易引起炒作。监测到舆情后,我们立即做了舆情预警,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预案,加强监管,应对可能发生的舆情。

3.加大正面宣传流量,做好主题新闻报道。

在新闻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上功夫。我们在进行正面宣传的过程中,注意减少会议报道,增加社论、评论、言论的份量和质量。注重从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中捕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元素,从百姓视角分析决策部署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增强时政新闻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在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加强和改进经济报道,在报道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以生动的典型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增强经济报道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让经济报道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今年以来,我们相继就楚商大会、“一会一节”、招商引资擂台赛、长飞等重点项目开展了连续和系列宣传,拓展了报道的影响力。

注意加强和改进重大主题宣传。突出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大成就、重要经验和百姓生活的重大节庆,着力挖掘新闻事实。市委提出“提高工作标准、提高担当勇气、提高落实速度”后,我们立即在潜江新闻网设置相关专题,设置了实时快讯、精彩评论、实施步骤和精彩图集四个子栏目,从不同侧面展示活动进程和成效。同时,在“云上潜江”客户端开机页面上设置“三个提高”板块。用户每次打开,“三个提高”赫然在目,及时传递了市委执政新理念、新思维,发挥了正向激励正能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在正面宣传中,我们还特别注意遵循网络传播的特点与规律,接地气、聚人气,转文风,摒弃传统的说教式宣传,关注青年网民求真、自主、开放的心理特征,体现平民视角,注意亲切表达,从而大大提升了网络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舆论是强有力的武器。面对复杂多样的舆论格局,主流网络媒体只有勇于改革创新,顺应传播趋势,充分发挥媒体的公信力优势和专业优势,才能不辱使命,才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注释: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8月20日

[2]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

(于业成: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党办副主任;尹铃瑕:潜江市网络新闻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潜江时评新闻网
潜江小龙虾:一筐拍出28万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Epilogue
图表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致密油藏特征及成因
省级“两会”结束 新一届领导班子亮相
潜江凹陷潜四下亚段油气运聚特征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