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为何要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7-11-23卢静
卢 静
习近平为何要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卢 静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从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勾画出维护国家安全的总体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 命运共同体 国家安全
时代背景:世界大变局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认识和把握中国国家安全,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具有全球视野。当今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一方面,世界正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地缘政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的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加深了全球相互依存。
世界大变局带来了国际安全领域的新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威胁着世界和平;另一方面,全球性挑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严峻。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国际恐怖主义、难民问题、核扩散、网络安全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不仅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威胁着整个人类的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使得安全的整体性、关联性增强,国家面临的安全挑战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也明显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持续乏力,西方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各种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兴起,更使得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总之,国际安全领域发生的变化既扩大和丰富了中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也使得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内外挑战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利益上的高度交融,全球性挑战使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相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在世界大变局中,在新的国际安全局势下,我们应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实践之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安全观念与实践
我国始终把确保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不同时期中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客观形势、主观认知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安全诉求等,形成了具有各自时代特征的国家安全观念,并以此指导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安全思想与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根基,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安全思想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冷战恶化了国际安全环境,威胁着新中国的生存。毛泽东主席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理论,号召被压迫的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号召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捍卫国家的独立与生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并提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自此,中国开始逐步接受并采取综合安全战略思想,将经济发展作为中国当时的最大安全问题,通过实行对外开放,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以发展来促安全。
冷战结束后,世界爆发战争的可能性降低,但是一系列非传统安全威胁却凸显出来,并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国际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在此形势下,江泽民同志倡导要彻底抛弃冷战思维,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坚持综合安全、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各国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国家安全日益带有国际乃至全球安全的色彩,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多样性进一步增强。胡锦涛同志据此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世界”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加速发展,人类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树立“安危与共、同舟共济”意识,倡导普遍包容的国家安全理念,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由此勾画出维护国家安全的总体布局。
总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继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安全观念的基础上,顺应时代潮流,丰富和完善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并从战略高度将国家安全观念系统化、完整化而形成的。
思想之源:古今中外文化精华
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吸取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大国的胸怀和姿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国际安全理论的新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总体国家安全观秉持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精华,即整体主义观念和系统性思维方式,强调国家安全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联动性。其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强调“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再次,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这是对中国古代先贤哲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谆谆告诫的遵从。最后,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重视,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是国际安全理论的新发展。全球安全治理等新理论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全球安全治理是随着全球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以及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现实要求而产生的,尤其是欧盟在世纪之交出现的“治理转向”,更使得安全治理研究兴起。
此外,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总体国家安全观承载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有国泰民安的内部环境。这要求我们既要重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传统领域的安全问题,也要重视生态、资源、网络等新兴领域的安全问题,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协调各领域的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全球性相互依存使得安全成为共同的需要,维护国家安全也必然需要统筹协调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统一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与世界共和平共发展,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
(作者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①《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
责编/杨鹏峰 孙渴(见习) 美编/杨玲玲
D60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