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中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7-11-22易磊罗伟钟莉梦桃
易磊+罗伟+钟莉梦桃
【摘 要】我国大学城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但由于共享制度不健全,资源共享内容单一,高校壁垒等客观存在的现象,无法发挥大学城的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文章提出了建立政府协调机构,建立统一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机制与模式等方式来应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平衡高校间的利益冲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中高校教育资源共享。
【关键词】共享;大学城;教育资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资源高效利用的追求,陌生人对存在物品使用权的暂时转移的一种共享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共享经济的模式下,人们公平的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大学城的高校教育资源同样适用于这种共享模式,表现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共用,图书馆之间的对外开放,通过发挥高校聚合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降低教育成本。
一、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共享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建立大学城,大学城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更着力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对于促进我国大学的教研水平的提高、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积极的作用。资源共享是建设大学城的核心理念,其中教育资源共享是其实现的重要表现之一。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各大高校内部的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教师资源共享、教学设备共享,充分发挥现有信息资源的作用,提高高校间办学的效益和教育的质量;二是高校与社会资源共享,即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在这里,我们注重强调前者,并明确优质资源为资源共享对象。通过高校间、高校与外部资源机构的合作、交换等方式,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使得更多的师生能够从资源共享中获益。教育资源共享可以打破地理、经济等因素对教育造成的分布不均等影响,对促进共性化学习和终生学习有明显作用。
大学城的生成模式分为两种,自然发展和主动构建,在我国大学城属于政府主动规划构建。在政府的政策目标引导下,目前我国已有43个城市已经建立和预备建立大学城,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大学城。大学城的建立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节约教育成本。但由于大学城内各大高校的办学层次、学科结构、特色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高校之间合作意识不强,同时存在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构、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等问题,使得资源共享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二、我国目前大学城中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共享制度不健全,存在政策缺陷
共享制度不健全,存在政策缺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存在地理空间阻隔,政府缺乏宏观调控,高校管理模式封闭等因素,但究其根本还是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的问题。高校的特色教育体制无法统一,教育理念的差异化导致管理体制上也存在不同,在缺乏统一的共享制度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下,高校间的资源非常分散,造成教育资源很难共享沟通,在发展过程中背离了大学城内资源的共享理念。并且因为高校在类别、结构、层次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区别,且对教育资源共享有很大需求差异,若仅仅依靠高校之间主动的沟通交流显然是不够的,面对这样实质的问题,却没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统一。
(二)资源共享内容单一、层次不深
尽管教育资源在大学城内共享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但是要实现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的资源共享仍需各方做出很大的努力。教育资源在内容上的单一和在层次上的粗浅决定了共享内容和形式的不具有丰富性。目前大学城建设中,教育资源共享在图书馆期刊资源的共享上较为成功,但高校开放的领域相对单一,层次较为粗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内部的师生对优质资源的需求强烈,但因为共享的资源内容不够丰富、层次粗浅、途径不多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进一步降低资源优化共享的可能。
(三)高校壁垒阻碍资源共享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实行的是条块管理,即按属地和职能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必然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封闭化甚至垄断化,再加上高校之间在学校建设、资源利用上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使得各大高校之间难以亲密合作,共享工作难以开展。例如在图书馆资源方面,各大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实行自我保障模式,缺乏统一的的行政引导和指引。大学城内的各个高校大多有一个很现实的目标,即在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谈合作,希望在大学城的环境中节约自身的教育成本,优化学科建设,提升学校的影响力,进行外延式发展,在此基础上再来考虑资源共享的问题。大学城资源共享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念问题,在这样的意识环境下,非常不利于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
(四)政府政策导向与高校落实情况背离
我国大学城是政府引导发展下的产物,政府建设大学城的规划与思路是为了适应现代化高等教育发展,整合分散化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和资源共享,提升区域高校的社会效益和办学质量。近年来,国内大学城建设发展迅速,地方政府在这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光出台政策支持和引导区域教育资源实现地域空间上的集聚,还为高校间科研资源、人才流动等出谋划策,给予了极大支持。但对大学城投入使用后的管理,高校对政府提出的政策落实度低,实际情况与政府的政策目标存在差异。高校在大学城中更注重的是自己的规划和发展,强调在共享资源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扩大影响力,得到切实的好处,不愿意在这个“集体活动”中吃亏,从而直接导致各个高校树立其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而不是相互进行资源共享。这样的局面也和地方政府欠缺普遍的必要主导和调控有关。
三、实现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对策探讨
(一)建立政府协调机构,加强监督与管理
大学城的建设是由政府引导推动,在实现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除了各大高校之间的真诚合作之外,还需要政府参与其中,以一个权威机构的身份发挥监督与管理的作用,协助大学城建立共享管理机构,针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统筹規划和协调。在必要的时候,政府可以使用行政权力介入,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实施措施,通过监管和干预等方式来规范高校在大学教育资源共享中的行为。endprint
(二)构建统一的管理服务体系
尽管处于一个大学城内,但是高校之间没有一个管理服务体系,电子资源和数据库系统仍然是处于分散的状态。因此,就有必要建立一个权威机构来进行组织管理,对分散的教育资源进行集中组织规划。例如,我们可以设立大学城资源共享委员会,其中的人员不仅要涉及各大高校相关机构的负责人,更应该还有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的参与,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确定委员的职责和义务,对资源共享模式进行监督。由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针对资源建设问题进行讨论, 例如在期刊订购、学科结构、数据库系统建设等问题加以讨论和研究,为实现资源在大学城内部共享提供保证。建立资源共享委员会,可以实现管理体系一体化模式,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方面统一步调, 保证各高校资源的特色与质量, 避免重复浪费,由此实现整个大学园区的全方位资源共享。
(三)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与模式
大学城高校教育共享资源需要有统一的保障机制,通过以校园网为依托,建设具有文献资源管理机制、图书馆资源存取机制和实现文献资源传递功能的共享系统。通过建立资源共享网络化信息平台,文献检索系统,在网络计算机的环境下实现教育资源的系统化共享,不仅能够在形式上对分散化的资源进行集中处理,更可以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在图书馆资源的共享中实现优势互补。首先应该打破传统的思想,更新观念,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和构思,增强图书馆资源共享意识,树立全新的教育资源共享理念,对资源共享持积极态度。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机制与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加强数据库资源合作,按照师生的信息需求,针对共同关注的某热点话题或其他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存储,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数字化进行资源整合。致力于推进硬件设备和软件信息等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提高大学城的教育水平,全方位地服务于大学城的师生。
(四)确定利益平衡机制
在教育资源共享中,高校之间由于在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分配的不平衡和地位的不对等。为了保证各大高校在资源共享的机制中能够可持续发展,就有必要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在我看来,利益平衡机制可以以市场评估和政府分配两种形式决定。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对资源的价值和水平进行评估,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下形成一种利益分配机制,从而提高高校积极参与的热情。政府通过采用行政的手段来直接对高校之间的利益进行直接影响作用,形成直接的利益分配综合协调机制。
实现“区域相对于独立,而教育资源共享”是大学城建设的要领,也是充分发挥大学城价值的的前提和保证,但目前从分析大学城发展来看,各高校内的教育资源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尤为严重,共享资源的利益分配还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因此,构建统一的管理服务体系、增强图书馆资源共享意识和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等解决方式迫在眉睫,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为完善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方面提供借鉴,体现大学城教育资源集聚的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研究、人才培养以及更广層面上的社会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卓毓荣. 大学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以广州大学城为例[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1(01):49-51.
[2]李翠. 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
[3]张琦. “互联网+教育”时代下区域化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新模式的思考——以“重庆大学城跨校选课项目”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7,4(24):227-228+231.
[4]张婧婧,郑勤华,陈丽,许玲. 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学习元”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4,(08):73-81.
[5]黄赟. 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