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中权责发生制的应用

2017-11-22宋晓丽

智富时代 2017年10期
关键词: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

宋晓丽

【摘 要】会计核算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会计核算方式选择的不恰当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都采用收付实现制,这种制度在应用最初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收付实现制的弊端以及权责发生制的优势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在分析事业单位中收付实现制的弊端以及权责发生制施行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范围和路径。

【关键词】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一、前言

会计核算会影响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成本的核算、预算的编制和管理等等,因为在不同的核算制度下单位获得的财务数据以及相应作出的财务预决算都会有所偏差,对于事业单位的合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收付实现制在过去的经济环境下是相对适用的,但是随着经济市场的变革,权责发生制的优越性逐渐展现出来,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更加适用,因此,加强事业单位中权责发生制应用的研究有利于加快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革和完善。

二、事业单位应用收付实现制存在的弊端

(一)工作实际情况还原度较差

因为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款项的那一瞬间进行业务的确认和核算,不论这项业务是否发生很久或者尚未发生,因为企业之间的交易很少有一手交钱一首交货的银货两讫式的业务形式,所以这其中会产生一定的时间差,那么这个时间差的存在就导致一笔业务虽然已经被记录,却无法确认该业务是否真的已经实际发生。这不仅导致事业单位对于其经济业务发生的确认和计量不科学,还会让会计监督工作无法有效展开,那么财务管理的漏洞也会随之扩大,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

(二)单位资产描述能力差

事业单位在收付实现制的下对于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不会进行折旧的计提,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够科学,会计记录与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损耗,或是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老旧的固定资产必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贬值,但是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核算并没有把这种减值反映出来,虽然事业单位有时会采取提取修购资金等方式对这部分减值进行一定的补偿,但是和实际减值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三)不利于成本核算

收付实现制会一定程度上简化会计核算工作,但是无法真实反映业务的发生情况。此外,很多事业单位虽然原则上将业务分为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務,并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核算方式,但是实际工作中两种业务却没有明确的界限,导致费用分配不合理,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都被严重削弱,不利于后期的绩效评价和成本控制管理。

三、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

(一)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和变革,无论是什么体制的企业都应该随之进行内部的深化改革,以适应整体环境的发展,否则就会落后于外部环境而被淘汰。事业单位也是如此,如果不对自身进行改变的话就会逐渐成为政府的负担,因此事业单位也逐渐具备了一定的企业特质。前文已经分析到了收付实现制的一些弊端,因此为了促进事业单位自身更好的发展,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对于其真实情况的反应水平,并更好的契合时代和市场的发展要求,事业单位应加快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改革。

(二)财务风险控制的必然要求

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对于自身很多真实的财务状况都没有办法很好的了解和控制,例如对于未来期间所应当偿付的利息和本金的核算就有可能失真,同时,依托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当中的数据所分析出来的事业单位现状也就脱离了实际,自然以此为基础制定的财务风险控制决策就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降低和防控的目标。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尽快引入权责发生制,提升财务信息反馈准确度,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辅助。

四、事业单位中权责发生制的应用

(一)会计要素中的应用

政府对于事业单位进行权责发生制应用的改革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首先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要素核算的各方面都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如资产、负债、费用、收入等各个会计要素,都融入了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和核心,尤其是对应收账款的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做了规范,加强了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水平并有效控制坏账率。

(二)集中支付及采购业务中的应用

事业单位中经常会发生国库集中支付的业务,但是由于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复杂性特性,导致有时候支付会不够及时,相对于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会较为延迟,年末业务繁忙的时候甚至会跨年。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的话,必然会导致事业单位业务核算不合理。因此,应当将已经支付的部分计入“财政补助收入”的贷方,而没有支付的则计入“应付账款”的贷方,若集中支付先于业务发生,则计入“预付账款”,这样对于业务的记录就更加的真实可靠。

(三)会计报告中的应用

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贯穿于事业单位业务的各个环节,因此最终反映在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会更加的真实、完善和科学,提升整个会计报告的可信赖程度,对于事业单位的持续经营也能够提供更加合理的数据基础。在收付实现制下,有时事业单位可以对会计报告进行人为的调整,使会计报告丧失了真实性,而在权责发生制下,这种问题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

五、结语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仍然没有进行改革,还沿用收付实现制,但是收付实现制在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弊端越来越突出,例如工作还原度差、资产评估能力差、成本核算效果差等等,而宏观市场和内部管理的需求更新发展,对于事业单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快改革实施权责发生制重要性和必要性都十分明确,应当引起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哲. 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分析[J]. 经贸实践,2016,(18):151.

[2]杨会. 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探讨[J]. 财会学习,2017,(09):74-75+87.

[3]谭磊. 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分析[J]. 时代金融,2016,(03):128-129.

[4]段滨秋,高可欣. 权责发生制应用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必要性[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148.endprint

猜你喜欢

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关于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