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高职数学网络课程的挑战与对策

2017-11-22解术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互联网对策

解术霞

摘 要 “互联网+”时代,传统教育中教师教育理念、学生学习能力,都面临诸多挑战,使得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网络课程为抓手,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打造系统性线上线下教育机制,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成为必要的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 高等数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数学现状

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各专业系院重专业课,不能达到数学为专业课服务的目标;(2)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逻辑性思维较差,成绩不理想,学习畏难情绪较重;(3)现行数学教材是本科数学教材的压缩版,教师在课时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在课堂上赶进度,与学生少有讨论时间,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难以实现。

2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人是教育的生产者,也是教育的消费者。对逻辑性强、思维缜密,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普遍畏难的数学课程来说,一方面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另一方面学生普遍自制力较弱,在高等数学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效率的掌控值得关注。因此,在互联网+条件下,高职数学网络课程的开展,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1教师教育理念有待转变和深化

“互联网+”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加速了教育的进化。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是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在网络课程教育背景之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在职业院校重视专业课轻视公共基础课的状况下,高等数学这种更需要增加多种软件学习的课程,教师教育理念真的需要转变和深化,以应对网络课程的开展和应用。

2.2知识的碎片化让学生的学习深度下降

“互联网+”网络课程,尽管有课前学习单、微课、考试题库、互动答疑、课程分享、课程下载等等,但也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门槛,随处可见的知识传播和信息分享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学习的广度确实会增加很多,人们也可以涉猎学习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知识领域,但学习内容却易碎片化。虽然学生能利用课间、睡前等零碎时间,学习了解一些知识,但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会使得知识间的关联性难以建立,更难以内化为有意义的知识框架。如此,学生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

2.3学生的学习能力面临挑战

在网络课程海量信息和知识前,学生的学习能力面临巨大挑战。传统教育中,学习者面对的知识量相对固定,知识的复杂度不高,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因而传统教育下的学生,会以固定的、需要学习的知识为核心进行深入思考和反复练习。而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与各行各业的知识在不断融合,知识不断更新拓展,知识的复杂度加强,信息以指数式增长,可用的资源虽然丰富却也鱼龙混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数学这种逻辑性强,学起来枯燥的学科,如何快速学习大量新知识?如何应对指数式增长的信息?如何选择自己需求的资源?这对传统学习环境下成长,数学基础较弱、学习能力和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较弱的高职学生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面对诸多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3.1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发展互联网+高职高等数学网络课程开展的基本保障。以我院为例,目前应借清华大学开展的THEOL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培训的东风,加强对我院数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首先,要依据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我院校发展的需要,拓展和丰富教师培训内容,可设置分层次、立体式的培训内容体系。其次,拓展教师培训方式,引导教师主动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相融合,通过专题培训、集中培训、主题式培训,在教师之间实行传帮带、应用考核、应用成功典型案例展示等方式,开展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培训,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最后,以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激励的手段,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接触多使用相关技术,将其与课堂教学“捆绑”起来,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逐渐适应并熟悉数字化教学。

3.2打造系统性线上线下教育机制

以网络课程建设为抓手,打造系统性线上线下教育机制,克服碎片化知识学习弊端。以我院为例,学院已搭建起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组织数学教师将与高职数学教学相配套的优秀教学资料进行整合,包括课前预习、教学视频、PPT课件、微课、在线测试等内容传送到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筛选教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点击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精确地把握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线上师生之间可随时讨论和交流,实现在线答疑、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目标;线下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揭示知识点蕴含的数学思想,将知识点与专业课相结合、与生活想联系,进行知识的归纳、升华。

3.3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面对海量的知识或许感觉无所适从,尤其对逻辑性强的高等数学网络课程的学习。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指导,提高学生信息识别、过滤和整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切实针对个性化的需求,通过“网络课程”,智能终端移动设备的支持,为学生提供课前一对一答疑、课中疑惑一对一解答、课后测试一对一点评、个人专属学习计划制定指导等多种个性化学习模式,为学生排疑解惑,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专项”重点资助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高等数学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ZGS15002。

参考文献

[1] 豆俊杰,王强.“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EB/OL].http://www.jyb.cn/china/gnsd/201505/t20150504_621032.html,2015-05-04.

[2] 平和光,杜亞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01).

[3] 曹卫峰,梅霞.高职高等数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互联网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