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审计现状与创新研究
2017-11-22马程琳
马程琳
摘要: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等人才的重要职能。审计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的运营状况。本文从高校审计环境入手,对高校审计现状与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在丰富高校审计理论研究的同时,为高校审计的创新与优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审计;创新
一、高校审计内容
高校审计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内容:
(一)财务收支审计内容
财务收支审计是高校审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高校各类经济活动及财务收支状况效益性、真实性、合法性3个指标的综合分析,保障高校资金的合理使用。就我国高校的资金应用状况来看,约50%的高校存在缺乏合理资金安排,全部用完当地政府分拨资金的现象。在高校的内部结构中,帐外资金、资金体外循环普遍存在于高校内部效益好的学院中[2]。这种现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审计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高校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人员通过收集信息的方式,判断被审计对象的遵守廉政纪律状况、重要经济决策合理性等内容进行全面考核与审查。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含离任审计、届中审计以及任期届满审计3种不同方式。从上述审计方式的发生率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的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以届中审计为主,其占比约为60%左右。
(三)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内容
这种审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高校相关修缮工程项目、建设项目资金利用状况的监管和审查,保障各个项目中资金的合理利用[1]。高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应将抽审与必审、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充分结合起来。例如,高校可将基建修缮方面抽审与必审的资金划分标准设定为5000元,若项目经费不足5000元,则采用抽审完成设计工作;若项目经费超出这一数值,则通过必审的形式完成审计任务。
二、高校审计现状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高校审计现状进行分析:
(一)环境方面
1.外部环境
高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的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招生方面来讲,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的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发生了显著增加。以2016年公布的高考招生计划为例,全国各地计划招生本科生3253900人。在这一背景中,为保障教育质量,国家教育对各大高校的投入不断增多。这种变化营造出高校审计工作的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
從内部环境来看,高校的资金支出类型相对较多,如购置教学设施、改善教学环境等。虽然教育经费的数额较多,但在大量支出需求下,缺乏计划、审计的经费支出很容易引发高校资金分拨不均匀现象。
(二)审计要求方面
在审计要求方面,财务风险的存在对高校资产及资金的使用状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行政职能与教学职能面前,高校的审计形势颇为严峻。
三、当前我国高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当前我国高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独立性问题
审计工作看起来和财务工作有相似之处,其实则不然,审计工作应该是具有独立性的,如果审计工作失去了独立性,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其检验财务数据和监督财务人员的作用。从本质角度来讲,审计的独立性特征是指,这项工作不应受外界的复杂环境的影响,而是独立地去做好审计工作,以便于能够非常客观的对被审计对象给出客观判断和评价。可是目前高校环境来说是做不到的,审计部门也是高校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也得受其领导的约束,不能保证一个相对独立性的环境去完成审计工作,那么审计部门就不能独立的去判断并作出决断,这样一来就不能保证实事求是的原则,公平公正、不偏不向的职业态度也就很难体现出来。
(二)审计人员专业性问题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中审计人员的专业性整体偏低。为获知某省会城市高校审计人员专业性现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城市的9所高校中抽取2所高校进行抽查。其中,第一所大学内审部门共15人,教育经历与审计工作有关的审计人员7人,且其中2名审计人员为刚刚毕业不久,基本没有实践审计经验的毕业生。这种现象对高校审计中各种疑难问题的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并且会降低整体审计效率。
(三)信息化问题
出于提升审计效率及审计质量的目的,多数高校均实施了信息化建设项目(包含审计系统、校园网络等多种要素)。在这项工作中,我国著名学府中央财经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投资700万元和5000万元,用于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建设。但事实上,除了前期投资之外,信息化项目的维护仍然需要较多资金。但从应用效果来看,部分高校存在明显的信息化建设资源浪费、与审计工作要求不匹配的问题。
(四)审计方法问题
对于审计而言,审计方法不容忽视,很多的高校在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主要就是审计那相关资料是否属实、经济活动效益等进行考察分析,因此,自然而然用的也就是传统的、常规的查账方法,整个审计过程只注重看账目是否清晰与正确。这样一来导致了审计的重点集中在那些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方面反而忽视了很多的重要东西,比如在学校的经费在整体运作方面进行一个定性的分析,未来学校的效益将会怎样进行一个预测以及按部门、按人员对经济责任进行一个合理的界定。在大量审计任务面前,应该采用配套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工作,效率就会非常高。
(五)审计评价问题
作为审计工作的后期环节,审计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很多的高等院校在进行审计工作前并没有进行审计前的调查,且并未针对审计工作编制一个详细的方案,在审计的过程当中又没有及时完成证据的采集。当基础审计环节结束后,部分审计人员直接略过审计评价环节,开始撰写审计报告。这种问题的存在间接提升了审计结果的风险水平,审计的意义也就没有得到体现。其实审计工作对于审计委托者而言,其希望看到财务人员是否对这些经济活动做到了节约、这些经济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计划目标等要求进行一个准确性的评价,将会影响到下一步的决策,所以说审计工作是极为重要的。endprint
四、高校审计的创新
高校审计工作的创新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完成:
(一)审计独立性优化方面
高校审计功能的发挥建立在审计独立性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通过以下几种措施对高校审计独立性进行优化和创新:
1.组织结构调整对策
从本质角度来讲,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偏低问题是由内审部门不合理组织结构的设计引发的。通过对2016年高校中出现审计问题高校的分析可知,这几所高校均存在审计委托对象不合理问题。对此,为保障高校资金的合理利用,需将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委托人调整为高校校长: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直接接受校长的委托,审计人员与高校其他领导之间无从属关系。此外,为审计中因情感关系和亲属关系引发不当审计问题,高校应根據实际审计要求,设立完善的回避制度。
2.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对策
通过对我国某南方省份高校在2014年-2016年审计工作的调查可以发现,在这3年中,该高校内审机构中的审计人员因亲属关系、领导关系以及情感关系,共产生4起营私舞弊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讲,强化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中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高校可邀请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为其内审队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审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并对审计中徇私舞弊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产生合理认知。同时,为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整体独立性水平,高校还应该利用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当某审计人员因某种原因产生不当审计行为时,应及时根据制度对其合理惩处,以降低这类行为的发生率。
(二)专业审计队伍构建方面
高校审计队伍的专业审计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资金安全和资金利用合理性。为改善这一状况,高校可运用以下几种对策,构建一支专业的内部审计队伍:
1.外部专业人才引入对策
专业审计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审计技能。在构建高校专业内部审计队伍的过程中,高校可通过对外招聘的方式,从社会中吸纳一定数量的专业内部审计人才。这一构建方式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内审队伍的综合审计水平,由于外部人员与学校其他领导层人员之间不存在交叉关系,因此这种方式还能间接提升高校内部审计队伍的独立性。
2.本校人才储备培养对策
除了吸收来自社会层面的专业人才之外,高校还应通过积极利用校内人才资源的方式,建立长久性的人才储备体系。在这项工作中,高校可以将与审计相关的专业,如审计学、会计学等纳入人才储备系统。分别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审计实践机会,丰富其审计知识及技能储备,为其向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流入奠定基础。
(三)信息化调整方面
作为一项高耗资的项目,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和发展会对高校审计工作质量及效率的优化起到一定作用。通过对18所实施信息化项目高校应用现状的调查可知,除了4所高校信息化项目建设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外,其余14所高校均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已经引入信息化项目的高校应及时借鉴成功实现审计信息化高校的发展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状况对信息化项目进行合理调整,将审计要求与信息化项目建设之间存在的不匹配问题控制在最低水平。而对于尚未开展审计信息化的高校而言,其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与高校在审计软件、审计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在审计信息化方面达成共识,以便利用最少的资金实现审计信息化,以提升高校的审计效率及质量。
(四)审计方法更新方面
除了传统审计方法之外,审计方法的更新应该将风险导向审计作为重点。首先,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对各类财务风险的认识,充分意识到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其次,与各大企业相比,高校的行政职能及教学职能决定着其审计专业性较各大企业相对较差。对此,为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保障高校资产及资金安全,可以将公司治理导向审计方法引入到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中,更好地识别、解决高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五)审计制度完善方面
高校审计工作具有复杂性特点,其承载着判断专项资金用途合理性、支出效益核算等重要作用。随着高校运营环境及审计工作要求的不断变化,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类型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进而对高校审计质量产生不良的干扰和影响。为避免这种状况,除了基础审计工作之外,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还需通过开展审计评价的方式,精准评价一段固定时间内,审计工作是否存在异常及其审计质量,最终根据审计评价结果对后续审计流程、审计方法等要素进行合理调整与更新。为促进高校审计质量的提升,可通过完善审计制度的方式,对高校内部审计中基建修缮工程、财务收支审计等任务中的各个审计环节作出明确规定,以此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起到约束及规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志国.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校审计工作全面转型与发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82-83.
[2]刘焕俊,孔繁建.对高校审计工作中沟通与协调关系的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04:73-74.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