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2017-11-22魏欢
魏欢
摘 要 针对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护理策略以供参考。对案例所有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同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针对切口感染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保障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0.027
Abstract The risk factors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and feasible nursing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All cas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Logistics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multiple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argeted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and ensure the patients recover at an early date.
Keywords surgical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risk factors; nursing strategy
普外科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而手术治疗时又可能发生切口感染,对患者预后相当不利。普外手术切口感染其危险性相当高,因此在手术护理的时候必须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降低切口感染概率。普外手术切口一旦出现感染,不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还可能引起其他类型疾病。控制感染作为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外科手术中加强护理有利于控制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降低感染意义重大。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10例普外手术入院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研究以及logistics回归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10例普外手术入院患者,其中男56例,年龄在1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8€?1.7)岁,女54例,年龄在20~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1.3)岁。其中年龄>60岁患者47例,年龄<60岁63例。患者的基础疾病为:高血压5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10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术前营养不良者23例,低蛋白血糖者20例,中度贫血6例,全为女性。按照疾病类型分:胆道手术30例,阑尾手术40例,肠道手术20例,胃部手术20例。全麻62例,硬膜外麻醉48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实施了普外手术;(2)患者的疾病类型已经确诊,未发现不明病症;(3)患者年龄小于70岁;(4)患者自愿参与调查实验。
排除标准:(1)患者疾病类型未确诊,排除调查;(2)患者实施普外手术后还开展了其他手术,排除调查;(3)患者年龄小于10岁,大于70岁者排除;(4)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调查。
1.2 方法
针对所有入院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按照试验的标准与每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存档。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定患者切口的感染程度。本院研究普外手术感染试验过程中完全尊重患者意愿,严格按照试验标准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感染判定,分析感染原因给出护理对策。
护理对策:(1)术前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若患者不是急诊手术者可以按照护士的方法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强自己的抵抗能力。术前护士指导患者做鍛炼,同时控制患者的饮食,保证每天的营养供应,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2)搭建良好手术环境。术前叮嘱患者洗净全身,避免细菌和病毒被患者带入手术室,确保手术室洁净。患者所使用的器具和穿的衣服均要消毒处理。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必须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处理。手术中减少人员走动,术后对患者切口进行消毒处理;(3)感染预防。护士监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预防感染和感染控制工作,换药时保障无菌操作,做好引流管理工作,确保引流管在使用期间畅通,避免不安全引流事件发生。告知患者注意观察引流管,上下床应找人帮助,患者家属也应注意防止引流管脱落;(4)饮食控制。术后患者必须要控制饮食,吃一些清淡食物,切不可吃一些荤腥较重的食物,减小肝负担。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北曜疾睿█眘)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对单因素分析差异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变量实施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标准检验水准€%Z=0.05。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切口引流、切口长度等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P<0.05)。其中年龄>60岁患者47例,年龄<60岁63例。患者的基础疾病为:高血压5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10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术前营养不良者23例,低蛋白血糖者20例,中度贫血6例,全为女性。按照疾病类型分:胆道手术30例,阑尾手术40例,肠道手术20例,胃部手术20例。全麻62例,硬膜外麻醉48例。经统计分析110例普外手术患者,有10例患者发生感染,年龄大于60岁8例,小于60岁者2例,有基础病患者7例,无基础病3例;手术时间超出3小时9例,少于3小1例;切口类型I型2例,II型5例,III型3例;住院时间再8~14d有6例,超出15d有2例,低于7d有2例;有切口引流8例,无切口引流2例;切口长度大于10cm8例,小于10cm2例。endprint
2.2 Logistics 多因素分析
以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统计因素作为自变量,引入条件实施Logistics回归模型,实施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3h以及切口类型等均为危险因素,见表1所示。
3 讨论
外科手术切口手术一般都是为了充分暴露术野,但是切口本身就是一种对皮肤组织的一种创伤,局部组织受到破坏。由于外科切口手术损伤了皮肤组织的保护屏障,致使患者伤口再受创伤,为并发症的发生创造了机会,特别是手术切口感染。外科切口手术感染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的概率将仅次于下呼吸道感染或者尿路感染,感染一旦发生会引起患者出现全身感染、切口裂开、延迟愈合等症状。本次研究的110例患者出现10例切口感染者,发病率为9.09%,这一研究结果与大多数的研究结果一致。普外切口手术患者出现感染的时间段主要在3~21d之间,护理人员在此段时间内必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展开密切观察,尤其是要注意患者的切口是否发生感染。
引起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切口引流、切口长度等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切口感染控制和预防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这些因素,其中在这些因素统计中最为危险的因素还属于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3h以及切口类型等均为危险因素。针对普外切口手术感染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年龄之所以成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年龄过大,身体机能出现减退,各个器官也发生了老化,机体的免疫机制出现下降,对于病菌的入侵和抵抗能力较弱,很多老人的疾病耐受性较差,手术对机体造成创伤,手术后很容易发生感染;手术时间方面,手术时间若过长,手术的操作比较复杂,对于机体造成创伤也相当严重,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手术时间越长,对于患者越不利;手术季节方面,患者出现普外切口手术感染,多發生在夏季,因为夏季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一旦病菌的繁殖条件达到,那么患者遭受病菌侵袭几率增大,那么患者手术感染可能性也将增大;手术类型分析,由于III型手术切口的无菌操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病菌的入侵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
既然,针对外科手术无菌感染进行分析,那么院方在护理方面也应该加大力度,控制感染。本次实验操作针对出现切口感染手术的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护理的主要策略在于:术前加强患者的体能素质锻炼,术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无菌手术环境,术后加强患者的身体调理,适当增加营养。很显然,针对普外手术患者进行感染预防工作优于处理感染,因为一旦出现切口感染不仅给患者的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引起患者疼痛,引起其他类型的并发症。对于患者切口感染应做好预防工作,提醒患者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医院的情况开展健康宣教工作,让患者及其家属对切口感染引起高度重视,尽可能减小感染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外科切口手术感染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的康复效果。一方面,护理人员要提高对普外切口手术预防感染的意识,积极做好切口感染预防工作,加强健康宣教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另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属也应该积极配合护士工作。尤其是家属要了解患者的情况,对于外科手术切口预防有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引流康复阶段,家属要全程监护患者,保证引流管不脱落,防止患者感染,因为家属可以实时观察患者情况,及时为护士提供患者切口信息,增加护士护理判断依据。通过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可以有效降低普外手术感染发生率,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 徐海静.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5):201-202.
[2] 秦莉.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外医疗,2012(33):154,156.
[3] 曾智.103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2(30):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