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下的南京旅游型乡村“四态”规划法分析
2017-11-22费文君吴济洋曹颖曹仁勇
费文君 吴济洋 曹颖 曹仁勇
摘要:旅游型乡村作为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对提升农村经济、促进农村与城市交流具有重大意义。选取南京的旅游型乡村为研究对象,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从环境、布局、经济、主客关系等方面分析旅游型乡村发展存在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根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提出“四态”规划法——从生态、形态、业态、状态4个方面具体阐述旅游型乡村应该如何建设;并以八卦洲外沙村为例,论证集成型“四态”法在旅游型乡村规划中的必要可行性及针对适用性。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旅游型乡村;乡村规划;“四态”规划法;南京市
中图分类号: F32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9-0122-06
收稿日期:2017-08-20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编号:17KJB220005);江苏省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编号:BK20151324)。
作者简介:费文君(1982—),男,江苏苏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城乡规划。E-mail:wjfei115@126.com。 随着我国GDP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都面临着方向性的转变[1]。农业作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提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一侧。旅游型乡村从产品到产业、从生产到生活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南京有些地区呈现出动力不足的趋势,因而必须总结发展的经验,顺应当前的形势要求,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产品的供给端应从政策层面出发,以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为目标,促进乡村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合理利用各要素配置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品体系,促进农村与城市的交流,增加农民收入;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旅游型乡村从量变走向质变,从同质化走向多元化。
1 南京旅游型乡村的发展概况
1.1 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的农业农村在历经城乡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的发展后环境得到提升、基础设施得到完善,进入新的历史阶段[3],现今顺应国家全域旅游发展政策,提出产业多元化的目标。早在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生态旅游年”时,南京各郊区乡村就抓住机遇,利用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迎合居民在节假日时期对自然生态的向往,发展了乡村农业的生态旅游观光。通过2006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国家农业部和旅游局提出的创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促进了南京各乡村由生态观光向采摘、体验、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发展。2012年十八大提出“美丽乡村”后,南京启动“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更是作为一个突破口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促使乡村的食宿条件等旅游环境得到提升,交通等硬件基础设施初步完善,许多乡村在产业布局上开始以旅游业为主导,积极向旅游型乡村转型,江宁区“五朵金花”、高淳区“慢城桠溪”、六合区“茉莉花乡”等一批优秀示范点异军突起。2016年《南京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型乡村,南京郊区各村积极利用自身条件和发展基础,打造一批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旅游型乡村。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南京有62个典型的旅游型乡村,其中江宁区24个、浦口区9个、六合区8个、溧水区7个、高淳区10个、栖霞区4个。从数量增长上,南京市旅游型乡村发展迅速,从数量分布上,南京市各郊区的旅游型乡村分布较为均匀。在众多旅游型乡村中,各村利用自身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定位上,大致可以分为农家游乐型、休闲度假型、景观游赏型、科普研学型和农事采摘体验型;在特色上,涵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渔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在成效上,仅2016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南京乡村旅游就达到220万人次,占整个南京市旅游486万人次的45%之多,增幅达37.5%[4]。
目前,南京市旅游型乡村已形成一定的特色与规模,区别于过去单纯的旅游观光、体验,现今集生态、美食、住宿、研学、动物、蔬果采摘、香草花卉于一体,延长产业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在环境、基础设施、旅游项目、产品等各方面正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探索出成熟的旅游型乡村发展道路,能够将休闲、观光和体验等旅游思维融入农村农业形成“旅游+农业”模式,为国家全域旅游政策创造条件,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从而带动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乡村原有的村容村貌,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1.2 发展趋势及问题
南京的旅游型乡村在发展过程中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乡村原有的“生产、生活、生态”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在看到石塘人家、西梗莲乡等成功案例中帶来的乡村快速发展、环境优美、农民富裕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难发现一些村庄存在自身定位偏差、产业结构不合理、忽视假日经济效应等方面的问题,在积极投身乡村发展、试图改变乡村面貌的同时,在整体空间形态格局上,传统的村落形态机理不够重视,大地田园特色不够突出;在生态环境上,自然景观资源正在消耗;在产业上,产业占比不够合理;在主客矛盾上,对原住民需求重视不够。另外,分布较散、规模较小、投资较少、真正上档次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端旅游型乡村供给屈指可数,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也是旅游型乡村如火如荼开展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2.1 忽略生态承载力 土地、资源是乡村发展的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有些乡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注重分析生态适宜性与生态承载力,不能很好地划分开发利用的范围与面积和生态保护的范围与面积,没有在生态承载范围内对旅游项目与农业生产项目、开发用地和农业用地等几组矛盾进行协调,出现大批量引进旅游项目、硬质铺装过多、民宿等基础设施无序建设等问题,未能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建设发展对乡村原本生态环境的影响,致使资源保护利用与旅游发展关系的不协调,不利于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endprint
1.2.2 缺乏合理统一的布局 合理的功能布局是支撑发展的左膀右臂,旅游型乡村更是应该注重乡村的整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风貌规划、景观规划等规划发展的顶层设计。在空间布局上,一些乡村空间较为零散,未能从整体出发,从点、线、面三方考虑,进行合理的结构布局,导致规划体系不够完整,破碎化程度较高。在产业布局上,缺乏高效融合的产业布局支撑村庄的活力发展。在要素布局上,未能很好地将自然景观要素、社会要素、生产要素等转化成旅游型乡村发展的组成部分,构建联系紧密的旅游型乡村发展网络,存在局限性,不利于未来的长远发展。
1.2.3 存在盲目扩大第三产业的误区 农业、手工业是农村发展赖以生存的一部分,乡村发展必然要以农为本、以农固本,然而随着旅游型乡村的全面发展,不少乡村忽视村庄产业的顶层设计,没有协调好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关系,没有科学分析客源市场、假日经济效应、农业季相的限制等,以牺牲一产二产为代价,盲目扩大第三产业,导致假日经济结束后,乡村发展显得动力不足。在发展第三产业的时候,未能根据自身特色提升第三产业的质量,对除观光、餐饮和简单的农事体验外进一步激发旅游者消费欲望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导致旅游型乡村业态在产品结构上、产品体系上出现低端、比例不合理的现象。
1.2.4 轻视日渐明显的主客矛盾 主客共享是旅游型乡村重要发展思路,乡村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乡村旅游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只有确保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主体地位并与游客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达到均衡,才能实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5]。有一些村庄过于偏重旅游业发展而忽视原住民生产生活的利益“反客为主”,在共享空间、共享资源上,开发旅游设施项目和保护原住居民生活之间未能很好地协调,存在交叉矛盾,不能让发展为村民服务,给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未能充分调动居民的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让农民参与旅游型乡村的建设、发展、运营,从而拓宽居民就业渠道并提高收入,不利于旅游型乡村的总体发展,也有悖改革中还复于民的思想政策。
综上所述,旅游型乡村需从生态、形态、业态、状态4个主导问题出发,明确旅游型乡村发展内涵、趋势,响应农业供给侧改革主导思想,明确定位、彰显特色。在生态环境上、生活环境上、生产体系上从顶层设计出发,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目标要求,合理处理好环境与发展、游客与原住民等矛盾,提高旅游型乡村的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端,促进旅游型乡村市场主体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农民致富。
2 旅游型乡村“四态法”分析与应用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旅游型乡村的目标要求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求是根据需求端进行供给端顶层设计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依据生态承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功能布局,形成真正契合消费需求的供给体系[6]。从三农问题角度说,农业供给侧改革也是为了解决国家重点关注的“三农”问題,农村、农业、农民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必须通过农业的发展,让农民致富。南京旅游型乡村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发展至今,最突出的问题已然不是供给数量上的缺少,而是要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做到目标的精准定位、产能的精确定量、布局的精致定型,从而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旅游型乡村的发展应根据对客源效应、假日经济效应和季相性影响的分析,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在产业培养发展方面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为发展方式,对闲置的民宿、低端甚至是滞销的农产品等浪费的产能和资源要去库存、去产能。通过对土地流转制度、农民收入分配制度等不健全、不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机制进行改革从而去杠杆,让人民更多地享有改革的红利。通过彰显文化特色、景观特色,减少不必要的旅游项目投资,资源合理利用、建设合理运行,物尽其用、地尽其用,做到低成本设计,从一味投入型转型为组合高效、效率高效的滋养型从而降成本。最后,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来弥补乡村短板,增强乡村的发展活力。
2.2 “四态法”概念及对于南京旅游型乡村的应用
“四态法”是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下,从供给端到消费端,立足于利用各项软件技术从生态、形态、业态、状态4个方面形成集成型规划体系(图1)。
南京旅游型乡村要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谋发展,必须在环境承载量范围内,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对土地进行分析,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切实保障农村的原有资源环境、生态面貌不遭受破损;在业态方面,合理分析客源效应,将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利用假日创收益,确保假日经济效益褪去后可通过农业发展有效保障基本经济收入;通过分析原住民与游客各方需求端的要求来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让农民充分享受发展红利。具体应用为:
2.2.1 生态 南京全市自然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城市绿化覆盖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水资源丰富,长江穿城而过,河湖在市内分布众多,其中长江南京段6个饮用水源保护区达到规划Ⅱ类水质标准,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7]。通过对旅游型乡村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根据各乡村的居住用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荒地、水体等等地形地貌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土地利用条件确定因子及其权重值,利用RS、GIS等技术及软件模型处理数据,计算出各块土地对于旅游项目、餐饮、民宿建设等用途若干等级的生态适宜度,从而精确划分生态保护范围和开发建设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适宜建设区和优先建设区,并精准对各个分区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防止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产生冲突。同时,对生态景观体系现状进行评价,对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进行预测,评判当下的旅游型乡村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是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是否符合绿色发展方式。
2.2.2 形态 南京市由长江流域一小块冲积平原建成,是被钟山、覆舟山、石头城等连绵山岗地包围形成半圆形态的河谷平原,市域范围内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水面占 11.4%,平原、洼地占24.08%,此自然地理格局造就了南京大概的城市肌理[8]。旅游型乡村依托南京独有的地形地貌,应当以大地肌理为底,在生态适宜性、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前提下,对土地布局进行优化整合,合理进行功能组团,在建设旅游开发项目的同时注重山水格局,注重村庄布局,保证原有的乡村绿色生态廊道。如将乡村自然景观布局在核心保育区,将少量风景民宿、农事体验布局在生态缓冲区和过渡区,将生态影响较大的旅游设施项目等人造元素布局在开发建设区,根据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特征、旅游市场特征,以轴线串节点,组团联动,加强空间协作[9],构建点(核心区)—线(发展轴)—面(组团板块)一体的空间网络布局。endprint
2.2.3 业态 南京的旅游型乡村应当在满足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全要素的同时,对南京市区和镇江、扬州等周边城市以及芜湖、滁州、马鞍山等邻省城市进行系统的客源分析,对各项产能进行精准的定量。不能一味扩大第三产业,导致供过于求甚至出现假日经济结束后许多民宿闲置、旅游项目无人问津等资源浪费现象,而要提高第三产业的供给质量,切实满足游客需求,让旅游产品精致化。同时注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长效发展,调整产业占比,将农业与生态、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促进产业间融合,形成“1加1大于2”的产业融合效应[10],确保农民收益稳定。同时,延伸产业链,将较为低端的农作物进行深加工,拓展产业范围,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并通过微信营销等现代营销模式配合相应活动做好宣传,实现多产业、多功能、多业态的可持续发展。
2.2.4 状态 把农民放在第一位,注重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不能为了旅游发展而“轻主重客”,在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等方面实现主客共享,这不仅是农民自身的需要,也有利于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在需求端考察时不仅注重游客体验,更要注重原住民体验,切实了解原住民与游客的需求,经常对原住民进行普适度调研,处理好原住民与游客的关系,实现主客共享的目标。优化生活空间,在不改变村庄发展本质的前提下,做到真正地用“强富美高”引领江苏“十三五”规划新发展,构建和谐、共享、高效的美丽乡村。
3 实证研究——以八卦洲外沙村为例
3.1 案例概况
规划案例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有“中国芦蒿第一乡”之称的八卦洲街道北部外沙村,地处“江中绿岛”,北邻长江,南部为南京农业嘉年华定点,距南京主城区半小时车程(图2)。外沙村行政面积为560 hm2,概念规划范围约为300 hm2,远离工业区,生态环境良好,共3个自然村,人口3 253人,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目前全村现有耕地285.7 hm2,林地 233.3 hm2,林木覆盖率达到42%[11]。周边交通便捷,主要可通过3条道路进入外沙村,与南京主城区通过宁洛高速二桥连接线连接。
八卦洲作为江北新城的重点发展地区,是规划建设中的城市“江中花园”,是外沙村规划的有利依托。外沙村自2006年开始逐步发展旅游业,至今已小有成效,新阶段更使发展意识向着对自然的理解、对土地资源的尊重、对产业的创新渗透转变[12],为了更大的发展开始新一轮规划,此项规划理念是“路、河、人家”,路——创新之脉,孕育智慧外沙;河——绿色之源,滋养生态外沙;人家——文化之根,传载人文外沙。通过充分利用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产业资源,打造南京乡村旅游目的地、八卦洲花卉產业要地、外沙村百姓生活福地,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典型性旅游型乡村。
3.2 生态资源解析
外沙村地处八卦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具有丰富的江滩、江圩、湿地等自然资源。在用地类型上,以林地、耕地、居住用地为主,在临江一侧多有保育湿生树种,农用地主要种植粮食、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对该地块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后,将外沙村生态分为核心保育区、生态缓冲区、适宜建设区、优先建设区4个区(图3)。对临江生态保育区域,打造特色江圩景观空间,增设滨水功能景观空间并适当增设湿生植物,丰富林冠线优化、整治,梳理植物景观,增设中低层植物组团绿化[13]。生态缓冲区设立在核心保育区外围,以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建立多条绿色廊道,串联各斑块形成基质,并于适宜建设区的交接处在不影响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穿插风景建设、游赏活动等。在优先建设区布置多元化的旅游项目、人流集散广场等,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14],既满足了经济发展要求,又确保生态环境在可承载范围内。
3.3 自然特征引导下的功能布局
根据土地适宜性、生态适宜性的分析,依据地尽其用的原则,将外沙村划分为“一心、一轴、两带、五区、多点”(图4)。其中“一轴”为外沙文化中心景观轴,串联入户牌坊、家风景观带、中心人文广场等多个重要人文景观节点,打造展示外沙村人文景观风貌的文化轴线。“两带”为八卦文创景观带,分为八卦花艺文创街区和八卦水游文创街区,通过展示外沙村“花”和“水”文化,将其化为文化符号融入景观及文创产品中,打造娱乐、游憩、购物一体化的休闲街区。八卦花艺文创街区位于文化景观中心轴以西,以虹彩花卉园和红杜鹃花卉产业园为产业依托,展示外沙村花卉产业文化。八卦水游文创街区位于文化景观中心轴以东,以河道为天然背景,以长江水文化为依托,展示外沙村历史悠久的水文化。“五区”为“花辰”江滩特色体验区、“花膳”野八鲜风味品味区、“花容”花田农庄实践区、“花苑”八卦风情展示区、“花织”大地景观展示区。在“花辰”江滩特色体验区布局沙漠风情园、精品农宿、湿地风光带;在“花膳”野八鲜风味品味区布局阿莱农场、野八鲜种植园;在“花容”花田农庄实践区布置红杜鹃生态农业园、虹彩花卉基地、南京爱玉老年公寓,依托现有的虹彩花卉基地及红杜鹃生态农业园资源,打造集花卉产业、农业观光、创意摄影、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体验区域;在“花苑”八卦风情展示区布置八卦植物迷宫、果木种植、休闲广场,依托现有的虹彩花卉基地及红杜鹃生态农业园资源,打造集花卉产业、农业观光、创意摄影、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体验区域。以花、树、草地、铺装、景墙等自然和人工的景观共同组成可供人游戏、互动的八卦展示休闲区域。寓教于乐,深入体验八卦的内涵。在“花织”大地景观展示区选择性种植向日葵、油菜花等农作物打造壮丽的农田景观,为亲子游提供良好的去处,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新鲜的农田风光(图5)。
依据科学的规划布局结构,对原有场地做了三点联动策略(图6)。一是整理水系:修整河道,串联水系,以构架整体景观脉络,以水为脉联动整块区域形成水绿交融的景观风貌。二是梳理道路:梳理基地内外交通,将游路分级,在梳理水系的基础上适当架设桥梁以满足各功能区的串联。三是优化建筑,丰富场地:梳理基地内外交通,优化建筑外立面,将现有建筑分为业态商业建筑和民居建筑,同时基于功能的需求丰富场地,形成不同的空间。endprint
3.4 三产融合下的产业发展
南京市是外沙村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也是产品外运的主要通道,除此之外,对安徽省部分城市也有相应的辐射作用。农业方面,在传统芦蒿、丝瓜种植的基础上,梳理现状植物,增设业态产业,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以八卦洲野八鲜为品牌引领,打造包括蔬菜、江鲜等多种农产品的销售加工系统
化农场,并且提供给游人体验农业生产的氛围,为区域内农家乐、农副产品展销会提供新鲜产品,并通过筛选农副产品,推优创新,打造区域优质品牌。同时,拓展花卉产业,以虹彩花卉园和红杜鹃花卉产业园为产业依托,展示外沙村花卉产业文化。在服务业方面,提供接待、集散、购物等综合服务,提供住宿、餐饮、娱乐、观光等综合性活动,结合智慧旅游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服务质量。在产业融合方面,将农业生产、花卉生产与景观特色、乡村特色相结合,展示外沙村“花”“水”“八卦”文化,将其化为文化符号融入如八卦植物迷宫等景观及文创产品中,依托江滩、江圩、湿地等自然资源打造集花卉产业、农业观光、创意摄影、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江高端旅游型乡村。
3.5 美丽印象
从游客需求、原住民需求两者出发,充分利用外沙村当地资源,打造主客共享的旅游型乡村。对原入户牌坊、居民住宅外墙等进行改造,打造家风景观带,并在周边增设精品灌木植物组团,不仅树立人文风貌之路展示外沙村发展历史,烘托当地文化氛围,也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设置中心人文广场,既满足游客观光游览的需求,又满足周边原住民休闲集散、日常活动需求,增设的功能小品、游憩设施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在建设旅游项目的同时,进行原有道路整治、原有墙面出新,既树立了旅游型乡村整体风貌、又增强了乡村原有的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生态”,实现了树立绿色、高效、循环的典型性旅游型乡村。
4 结语
在调研南京旅游型乡村的基础下,梳理过往研究成果并结合现状,针对目前旅游型乡村发展中所存在的生态保护不到位、农产品供求失衡、农村发展动力不足、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主要问题,以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貫彻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思想,以生态可持续、空间布局合理、产品体系丰富多样、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目的,就生态、形态、生态、状态提出新的集成型规划方法。并以外沙村为例,利用独有的江滩资源,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合理进行规划用地布局,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对产品体系进行优化整合。从供给端到需求端,进行系统研究,从生产、生活、生态上对外沙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旅游型乡村因自然条件、人文条件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故将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增加案例样本,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型乡村进行多案例研究。继续从供给端出发,根据顶层设计的要求,进一步从类型上完善,从内容上深化规划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让旅游型乡村建设有质的提升,向环境优美、经济增长、农民致富的方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军,皮建才,陈旭阳.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选择[J]. 财经科学,2016(3):58-6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N]. 人民日报,2017-02-06(001).
[3]严 伟,张维亚,汤 澍. 国家战略视角下南京旅游产业发展政策[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2):5-9.
[4]南京旅游网.http://m.nju.gov.cn
[5]张 颖,陈妙璇,孙亚云,等. 乡村旅游开发中影响社区居民参与度的研究——以南京江宁区“五朵金花”旅游村为例[J]. 湖南农业科学,2014(5):60-63.
[6]沈贵银. 关于推进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问题[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8):1-4.
[7]胡荣华,汪小莉. 南京生态城市实现途径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3(增刊2):114-120.
[8]姚亦锋. 探究孕育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134-141.
[9]莫妮娜,许 晋,李艳菊. 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形态延续探讨[J]. 农村经济,2014,(8):22-25.
[10]马 超,张 戈,宿 裕. 以原住民参与为特色的村镇文化传承策略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3,20(9):37-41.
[11]吴昌明,徐丽莉,付 琴. 外沙村生态立村树典型[N]. 江苏经济报,2006-03-16(B03).
[12]丁沃沃,李 倩. 苏南村落形态特征及其要素研究[J]. 建筑学报,2013(12):64-68.
[13]Sharpley R. 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 the case of Cyprus[J]. Tourism Management,2002,23(3):233-244.
[14]韩李荃,胡海波,鲁小珍,等. 基于“三元论”的湿地公园规划——以南京八卦洲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J]. 林业科技开发,2013,27(4):125-129. 宫斌斌,刘 帅,杨 宁,等. 东北三省粮食产量结构变动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9):128-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