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探析

2017-11-22毛奎

世纪桥 2017年10期
关键词:毛泽东

毛奎

【摘 要】道路关乎生命,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非常重视道路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崭新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运用新的视角研究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和创新点,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11-02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这一革命理论的形成富有创新性,在当今社会依然闪耀着其真理光芒。

一、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历程

1.理论探索时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党一直把工作的中心放在大城市。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被迫由城市转向了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将革命队伍带到井冈山地区,开始认为应该把武装斗争的主要方向放在敌人包围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1927年8月,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指出了下一步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方向。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正确的分析了当时国内的各种政治状况,并且深刻阐释了在国民党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下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文章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进行了思想准备。

2.理论发展时期

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章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对时局估量的悲观主义思想,指出了革命中存在的“主观主义”和“盲动主义”的错误观点,清楚地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十分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复杂矛盾,指明了农民问题的极端严重性,认为中国的红色政权肯定会由弱变强,革命的高潮肯定会很快发展起来。这篇文章初步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雏形。

3.理论成熟时期

1936年,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文章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问题,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文章中,分析了武装斗争等问题,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要走不同于苏联那样的革命道路。至此,中国革命到底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最终解决,一条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最终形成。

(二)农村包围城市的必要性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首先,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着中国对内遭受封建主义的压迫而无民主制度,对外则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而没有民族独立。这种畸形的社会形态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建立人民的军队并利用武装斗争这一形式,以共产党的革命进步力量来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落后力量。其次,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次的革命经验证明农民问题能否解决决定着中国的革命能否成功。农民是中国革命和无产阶级最可放心依靠的同盟军和主力力量。最后,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盘踞在中心大城市,反革命队伍异常强大,革命不可能迅速在中心大城市取得胜利。而农村则是反对派统治的薄弱环节,可以率先进行突破,从而建立起农村革命根据地。

(三)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条件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原因和相当的发展条件。第一,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导致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广泛存在和发展,这就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中国的矛盾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革命的发展大有回旋余地,这是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1](P.49)第二,大革命进行过的地区群众基础好,这也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建立的重要因素。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使得红色革命根据地不断得以发展壮大。第四,经过长征历练保留下来的一部分力量的正式红军,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制定正确政策,这些条件都保证了红色政权的开展。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创新之处

(一)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

从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到俄国的十月革命,革命的道路都是武装夺取中心城市进而夺取全国政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党把苏联这一经验神圣化、教条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推动的北伐战争,走的就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夺权道路。大革命失败后党的三次“左”倾错误用实践证明了“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革命,必然会导致革命的失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灵活地理论联系實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取得胜利,逐渐地突破了“城市中心论”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斗争的正确实践,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思想逐步得到了全党的认同。

(二)重视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认为,无产阶级是革命的基础和领导力量,革命胜利的取得只能是由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发动一个又一个城市暴动。关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工人阶级起领导和决定作用的思想,毛泽东则认为在中国实行不通。他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在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实践中,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坚固的同盟军,工人只有服从于农民才能保证革命的顺利进行。[2](P.645)党要深入农村,着眼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放手发动农民群众,从而使中国革命获得农民阶级的支持和参加。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重视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这一思想塑造了一种崭新的政党和阶级关系,为最后革命的胜利和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endprint

(三)在党的建设方面首先进行思想建党

与共产国际和苏联教育先进工人阶级的思想不同,毛泽东认为应该对农民进行一种思想教育的过程,让广大农民理解并接受党的革命思想与进步主张,自觉地加入到革命队伍当中。因此,必须要把思想建党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广泛宣传党的思想理论,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教育,用先进思想武装农民群众,使其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要不断用无产阶级进步思想来改造和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落后思想。首先进行思想建党从而促进党的其它各方面工作的展开,这一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当今党的建设的开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在中华大地的提出和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历史飞跃。这一理论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生动写照。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政党建设

要坚持从我国的实际问题出发,不断深化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从而研究和制定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这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和加以运用的根本方法。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须要始终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脚踏实地地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不动摇,不断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贯穿到党治国理政的一切活动当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3](P.5)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力量,不断保持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的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政党。

(二) 坚持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和本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从而通过自己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 中华民族作为伟大的民族已经生生不息繁衍五千多年,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欧洲的舶来学说,要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并指导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必须要使其成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广泛接受的民族形式。这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用中华民族自己传统的语言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华民族本土化气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

(三)坚持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重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上首先把武装斗争的立足点放在农村,领导开创井冈山根据地,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而且从理论上逐步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出明确的说明。[4](P.121)重视理论创新是保持理论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总结起来就是一部不断重视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历史。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发展进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的政治经验。伟大的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来引领,而理论又进一步指导着实践的深入发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实践創新的基础上实现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创新之道,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 建读物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褚永慧]endprint

猜你喜欢

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毛选》第五卷缘何未能在毛泽东生前出版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深情厚望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毛泽东的生日宴会都上些什么菜
政治家的身高
电视连续剧《开国领袖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