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机制
——基于文化生产视角的新分析框架
2017-11-22黄剑锋胡孟姣郭英之
黄剑锋 ,胡孟姣 ,董 坤 ,郭英之
(1.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2.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机制
——基于文化生产视角的新分析框架
黄剑锋1,2,胡孟姣3,董 坤1,郭英之1
(1.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2.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文化生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文章构建了新的基于文化生产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分析框架,并据此对二者融合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生产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关键环节,多个层面的动力促进了文化内容、符号、媒介及空间的生产,进而推动了两大产业在技术、产品、市场及空间上的融合,二者的融合呈现出交叉重组、生产性保护、产业链延伸、自主创新的独特路径,文化生产力则在二者融合中得以显著提升。
产业融合;供给侧改革;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文化生产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经济社会及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产业融合一直是旅游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1],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则是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2]。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3],旅游业发展进入新阶段[4],旅游产业融合包括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呈现新的特征。从宏观背景来看,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5],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6]。从旅游业发展实践来看,随着全域旅游和“旅游+”战略的实施,旅游业将充分发挥融合能力和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提供平台,形成新业态和综合新产能[4,7]。面对上述新形势,产业融合成为旅游与文化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课题。
目前关于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特征和模式的总体性研究[8-9],第二类是特定空间尺度和空间单元的区域性研究[10-11],第三类是围绕影视、演艺等融合对象以及主题公园等典型载体的针对性研究[12-14]。在现有研究取得有益成果的同时,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如何针对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特点来把握产业融合中的生产活动组织、解析产业融合各种动力的作用过程和方式、探求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再到旅游产品的转化路径,成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中有待深化的新问题。
文化生产是文化被创造、制作、市场化、分配、传授、吸纳、评价、消费的全过程[15-17],其功能逐渐从教育、保存向旅游、商业等方面拓展[18]。文化生产推动了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文化产品向旅游产品的转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目前明确从该视角对两大产业融合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选取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这一典型业态,以华强方特主题乐园(以下简称“华强方特”)为案例,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所获取的丰富资料基础上,从文化生产视角研究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过程、机制及路径,并构建基于文化生产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分析框架。华强方特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成套设计、制造、出口大型文化科技主题乐园全产业链的企业,已在国内多地运营“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东方神画”“方特水上乐园”系列主题乐园20余座并向海外输出①本文所涉及华强方特具体情况,如无特别说明,来自该企业官方网站。,具有研究的典型性。
二、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供给侧文化生产的过程及其产业融合效应
(一)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文化生产的过程
文化生产是由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媒介生产所构成的统一体[19]。对于旅游业来说,三者又共同构成了旅游地文化空间的生产。
1.文化内容的生产。文化内容是科学、知识、信仰、宗教、道德、习俗、法律、艺术等呈现出来的某种意义[19],是文化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依据。内容生产是文化生产的核心,文化生产的使命在于坚持正确方向、推动文化传承。华强方特文化生产的内容涵盖了科学、知识、信仰、习俗、艺术等方面(见表1)。多方面的文化内容丰富了文化产品供给的内涵和种类,构成了文化产品的核心吸引力,为文化符号和媒介生产提供了内容源泉。
2.文化符号的生产。符号由能指与所指组成[20],是文化表达其意义内容的方式,构成了文化的形式[19]。文化生产的任务是实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从文化内容到文化形式的客观化转换,需要经过从文化内容到文化符号的抽象性转化和从文化符号到文化媒介的具象性转化。华强方特文化符号的生产表现为语言、技艺、人物、事件、事物等多种类型(见表1)。这些文化符号既抽象化表征了文化内容的意义,又指引了具象化媒介生产的主题,成为文化内容所指与文化媒介能指之间的中介。
表1 华强方特文化生产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性项目
3.文化媒介的生产。媒介是文化得以客观呈现的物质载体,媒介生产是文化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19]。文化产品需要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媒介形式呈现给消费者,媒介生产则成为非物质文化劳动成果客观化的关键环节,标志着文化生产的完成。华强方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法,通过设施、活动、作品等媒介将多种文化内容和符号进行有机承载和表达(见表1),打造了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新型文化产品供给,创新了文化呈现方式,挖掘了文化特有魅力,开拓了文化消费市场。
4.文化空间的生产。内容生产、符号生产、媒介生产之间的转化,实现了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的转变,完成了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其间,一方面,文化内容、符号、媒介的生产通过再生产的文化空间来承载;另一方面,实体、感知、体验的文化空间的再生产,通过文化媒介、符号、内容的生产来实现。实体、感知、体验空间分别主要对应于文化媒介、符号、内容(见表1)。空间生产成为文化生产的最终供给形式,既从属于文化生产,又与文化生产之间呈现耦合关系(见图1)。
图1 基于文化生产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分析框架
(二)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文化生产的产业融合效应
产业融合一般经过技术融合、产品和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三个阶段[21]。主题公园通过文化媒介、符号、内容、空间的生产,各有侧重地推动了文化与旅游产业在技术、产品和业务、市场、空间上的融合(见图1)。
1.技术的融合。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21]。以新兴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技术革新使得文化内容和符号得以通过新兴媒介来呈现和传播。华强方特坚持“文化+科技”的核心理念,利用高新技术打造的主题演艺、游乐设施、动漫和特种电影使得文化生产得以实现。而文化产业当中高新技术的利用也逐渐被旅游业所采用,各类景区普遍重视通过融入高新技术来开发旅游资源、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的媒介基础,使得技术革新在二者之间相互渗透。因此,文化媒介的生产推动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技术融合,解决了“怎么生产”的问题。
2.产品和业务的融合。技术融合发生后,需要赋予技术以新的业务和内容[21]。在华强方特乐园,新技术所创造的新的文化媒介能够更多、更好地承载各种文化符号,构成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拓展了主题公园作为旅游景区的产品谱系,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资源而生产出新的文化旅游产品,充实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产品自身也被赋予了活化的活力。在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技术融合深入到产品融合的过程中,文化与旅游产业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因此,文化符号的生产推动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产品和业务融合,解决了“生产什么”的问题。
3.市场的融合。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应以市场融合为导向,实现供需联接[21]。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市场融合表现为两个阶段。一是互为市场。从需求看,文化是重要的旅游动机;从供给看,文化是重要的旅游内容。华强方特通过文化内容的生产满足了旅游市场对文化产品的深度需求,而旅游活动的游憩娱乐性又满足了文化受众的体验需求。二是整合市场。相对分割的市场整合为新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市场,促进了生产结构的调整,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文化内容的生产推动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市场融合,解决了“为谁生产”的问题。
4.空间的融合。产品和业务融合着眼于供给,市场融合着眼于需求。技术融合指向产品和业务融合并与之共同指向市场融合,最终成为联接供给与需求即产品与市场的纽带。由此可见,文化生产既是“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旅游产品”之间的转化,也是“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之间的转化。文化生产的过程就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文化生产是二者融合的重要内核,二者在融合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动能。而伴随着技术、产品、市场的融合,旅游产业空间与文化产业空间也最终得以融合。
三、基于供给侧文化生产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动力机制
供给侧管理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3]。从文化生产视角探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需要从供给侧抓住生产活动的特点,从微观生产要素、中观市场主体、宏观制度环境等方面分析(见图1)。
(一)生产要素层面的动力作用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22]。
1.劳动。文化生产更多依赖以创意、设计、研发为核心的脑力劳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内容、符号、媒介各自的开发和创新;二是文化内容创意、文化符号设计、文化媒介研发之间的衔接和转化,实现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再到文化旅游产品的转变和抽象创意到具体产品的落地。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脑力劳动尤其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提高文化内容、符号、媒介生产的质量,使供给有效满足并创造需求,在推动文化生产的同时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2.技术。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重要原因[21]。技术既是基本的文化生产要素,也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原因,既通过文化生产作用于产业融合,也直接推动产业融合。华强方特利用声光电、多媒体、幻影成像、特种电影等技术,实现科技与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技术再造了文化生产的工艺和流程,支撑了文化内容、符号、媒介的研发、转化,尤其是媒介的呈现,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跃升。供给侧文化产品谱系的拓展和游憩功能的赋予,突破了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的界限。
3.土地。在内涵上,土地为主题公园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提供空间,实现物质实体空间到文化体验空间的再生产;在外延上,围绕主题公园形成的创意和旅游产业园区逐渐融合成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链延伸、城市品牌传播和空间重构的辐射效应。文化生产伴随着空间生产,空间生产促进着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空间融合。土地作为文化生产要素,与实物产品的生产相比,在属性上更多是抽象的游憩体验空间、商业经济空间、社会文化空间的表征,而非固化、具象、实体的物质空间;在功能上具有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兼容性,而非单纯提供生产基地。
4.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中的支持系统,资本为劳动、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提供条件。一方面,资本通过劳动和技术要素提高文化生产力,优化文化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资本保证企业有能力研发和原创,突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技术、人才、规模、品牌等瓶颈。
(二)市场主体层面的动力作用
企业从中观层面对微观层面的文化生产要素进行配置,企业战略在生产结构调整中起重要作用。在公司层面,华强方特将自身在电子产业的优势运用到文化产业中,实施了涵盖文化科技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商业地产、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多元化转型和增长战略;在业务层面,该企业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中的自主创新,培育“创、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链,在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文化科技主题乐园两大业务板块形成了文化产业品牌。
(三)制度环境层面的动力作用
经济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在原因[21],产业政策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提供了宏观制度供给。比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等等。
四、基于供给侧文化生产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路径
在供给侧文化生产的基础上,旅游与文化产业呈现出独特的融合路径(见图1)。
(一)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产业重组
产业融合分产业渗透、交叉、重组等形式[23]。首先,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的运用使文化产品由静态向动态、再现向再造、观赏向体验转变,具备了旅游产品的特征,文化产业向旅游产业渗透。随后,科技驱动的文化生产为传统旅游资源观光注入新动力,旅游产业主动与文化产业融合,二者出现部分交叉。最后,文化与旅游产业通过科技驱动的文化生产整合为新的文化旅游业态,突破了二者之间的传统边界。至此,形成从被动融合到主动融合、从单向融合到双向融合再到立体融合、从渗透到交叉再到重组的路径。
(二)文化利用-文化生产-文化保护传承
在旅游产品开发的早期,利用文化要素来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需求。随后,经营者逐渐意识到文化生产在旅游开发中的内生作用,开始从内容、符号、媒介、空间等方面进行自觉的文化生产,在新消费热点的培育中形成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业态。其间,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通过旅游开发而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这种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兼顾了精神性与经济性[24],实现了文化在生产中保护、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传承。至此,形成从自发利用到自觉保护、从利用到生产再到保护传承的路径。
(三)生产要素-产品-产业链
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初期,将劳动、技术、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探索性、分散性文化旅游体验项目的开发。随着生产要素的整合性配置,逐渐生产出成熟的体系化、品牌化文化旅游产品,这类产品具有投入强度高、建造规模大、消费能力强、市场群体广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化旅游业态脱离传统的单体化发展模式,形成创意研发、规模生产、市场营销等上下游相互衔接整合的一体化产业链,并实现连锁化、集团化扩张。至此,形成从生产要素组织到产品整合与品牌打造再到一体化产业链拓展的路径。
(四)吸收借鉴-自主创新-开放输出
国外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业态的发展经验为中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提供了启示。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需要针对中国国情开展自主创新。在技术研发上,致力于文化生产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在产品体系上,立足中国文化沃土,通过创意、景观、工程等环节的自主开发,为文化内容、符号、媒介生产注入不竭元素。在商业模式上,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复制推广。至此,形成从跟随到引领、从吸收借鉴到自主创新再到开放输出、从消化吸收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路径。
五、结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供给能力能够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3]。从供给侧管理的角度来看,文化内容、符号、媒介及空间的生产,促进了文化资源和产品、旅游资源和产品之间的转化,推动了旅游与文化产业在技术、产品、市场及空间上的融合,实现了两大产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率的提高和有效供给对需求的满足及创造。生产要素、市场主体、制度环境则通过文化生产来推动二者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呈现交叉重组、生产性保护、产业链延伸、自主创新的融合路径,文化生产力在此过程中得以显著提升。因此,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文化生产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提供了新的有力理论视角。
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基于文化生产的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框架(见图1),力求拓展供给侧改革新形势下两大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并为产业融合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旅游与不同类型文化业态融合的差异性、大型文化和旅游企业在产业融合中的作用可能是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1]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26(4):13-19.
[2]石培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重点[J].旅游学刊,2011,26(5):9-10.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李金早.开明开放开拓 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5-08-21(1).
[5]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6]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7]李金早.务实推进全域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6-09-27(2).
[8]Canavan B.Tourism culture:Nexus,characteristics,context and sustainability[J].Tourism Management,2016,53:229-243.
[9]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27(1):169-172.
[10]Cheer J M,Reeves K J,Laing J H.Tour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Land diving in Vanuatu[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3,43:435-455.
[11]侯兵,周晓倩.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态势测度与评价[J].经济地理,2016,36(1):178-185.
[12]吴金梅,宋子千.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6):29-35.
[13]罗栋,程承坪.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协同创新研究——以旅游与演艺产业融合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1):70-73. [14]丁雨莲,赵媛.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路径与主体探析——以深圳华强集团融合发展旅游主题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4):126-131.
[15]Peterson R A.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A prolegomenon[A].In:Peterson R A.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M].Beverly Hills and London:Sage Publication,1976.
[16]Peterson R A.Cultural studie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perspective:Progress and prospects[A].In:Crane D.The sociology of culture:Emerg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M].Oxford UK and Cambridge USA:Blackwell,1994.
[17]卢文超.理查德·彼得森的文化生产视角研究[J].社会,2015,35(1):229-242.
[18]徐红罡,袁红.广州文化生产的旅游功能研究[J].城市问题,2007,26(5):70-74.
[19]荣跃明.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文化生产[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4(1):35-43,83-84.
[20]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1]马健,2002.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5):78-81.
[22]保罗·克鲁格曼,罗宾·韦尔斯.微观经济学[M].黄卫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3]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21(2):23-29.
[24]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文化遗产,2012,6(1):1-5,157.
(责任编辑:D 校对:R)
F592.3;G124
A
1004-2768(2017)10-0001-05
2017-08-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农业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客源忠诚度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71373054);“基于旅游感知的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71073029);“杭州西湖‘景中村’空间生产的过程、效应与机制研究”(4140115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AHSK11-12D126)、安徽省旅游局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基于产业融合的旅游地演化特征与机制研究”(AHLYZJ201516)
黄剑锋(1982-),男,安徽宣城人,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博士研究生,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目的地管理;胡孟姣(1994-),女,安徽池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营销;董坤(1987-),女,河北唐山人,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市场与经济管理;郭英之(1964-),女,河北张家口人,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市场和会展市场。郭英之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