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2017-11-22张海英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血常规贫血红细胞

张海英

(道县人民医院,湖南 道县 425000)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张海英

(道县人民医院,湖南 道县 425000)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与特点。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贫血孕妇168例作为研究组,从同期正常体检孕妇中抽取16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并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血常规检验中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指标与正常孕妇存在较大差异,加强对妊娠期孕妇血常规的检查,可消除贫血等不良现象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分析;观察

孕妇妊娠期合并贫血是临床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病几率较高。由于孕妇妊娠期代谢旺盛,体内的营养物质大部分需要供给给胎儿,若此时进食营养缺乏,会引起贫血现象,且贫血会严重影响孕妇腹中胎儿的营养供给情况,影响胎儿的身体发育,严重者会导致胎儿贫血、体质量过轻以及其他的新生儿并发症,甚至会出现早产、窒息、难产等风险[1]。故需要加强对孕妇妊娠期的血常规检验,分析孕妇妊娠期贫血的诱导因素。本文从妊娠期贫血孕妇血常规检验等问题出发,探究贫血孕妇血常规的特点,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贫血孕妇168例作为研究组,从同期正常体检孕妇中抽取16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3岁-37岁,平均年龄(30.3±1.8)岁,孕周28周-36周,平均孕周(32.4±3.5)周;研究组孕妇年龄22岁-39岁,平均年龄(31.5±2.5)岁,孕周29周-37周,平均孕周(34.0±1.6)周;纳入标准:不存在先天性家族贫血遗传史,且孕前不存在明显贫血现象,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严重脏器受损与精神功能异常者。两组孕妇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孕妇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与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混合,无菌环境中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按照血常规检验的流程进行检测。

1.3 判定指标 根据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妊娠期孕妇血常规检查相关标准》[2]确定妊娠期孕妇的血常规贫血范围与正常范围:其中血红蛋白(Hb)正常范围110 g/L-150 g/L,若妊娠期孕妇血红蛋白低于110 g/L为贫血,且根据贫血程度分为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和极重度贫血,其范围分别为90 g/L-110 g/L、60 g/L-90 g/L、30 g/L-60 g/L和≤30 g/L,红细胞(RBC)正常范围为3.5×1012/L-5.0×1012/L,低于下限视为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范围参考值为80 fL-94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7 pg-34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范围320 g/L-360 g/L,根据红细胞等变化分析其是否存在贫血以及妊娠期孕妇贫血的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的比较(Mean±SD)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血常规检验中RBC、MCV、Hb含量、MCHC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RDW与MC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娠期孕妇贫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孕妇贫血导致抵抗力下降、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增加了手术风险,影响机体对胎儿营养的供给,甚至会对胎儿的身体发育和早产等造成影响。相关报道显示,妊娠期孕妇合并贫血症状会导致胎儿营养缺乏、体质量过轻,甚至会出现早产、窒息、难产等多种妊娠期严重现象发生。可以通过加大对妊娠期孕妇血常规RBC、MCV、Hb含量、MCHC等指标检查,使用血常规相关指标反映妊娠期孕妇贫血程度,来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胎儿与孕妇都需要摄取营养物质,孕妇妊娠早期出现的头晕、呕吐与恶心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妊娠期的孕妇食欲,降低食物的摄入量,营养成分就会缺乏。例如胎儿身体发育需要大量Fe元素,孕妇身体也需要较多的Fe元素,而孕妇因孕吐等妊娠期症状摄入Fe元素的量较少,不能同时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要,导致胎儿Hb合成中Fe元素缺少,RBC的Hb含量降低,后期贫血则表现为大细胞贫血。本研究中,研究组血常规检验RBC值、MCV、Hb含量、MCHC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RDW与MCH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研究组中RBC、MCV、MC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血红蛋白的降低,RBC也会降低,体积增大。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为妊娠期孕妇缺少维生素B12与叶酸,叶酸主要通过食物摄入[3],且此期间孕妇对食物不敏感,胃酸分泌较少,食欲降低,且需要较多的叶酸成分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总之,对妊娠期贫血孕妇加强血常规监测,可确保妊娠期孕妇的身体指标正常,消除血常规异常对胎儿的不利影响,为胎儿发育创造的良好的环境。

[1]冯春萍.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报道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6): 167.

[2]陈小燕,魏花.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9): 947-948.

[3]赖东莲,郭笑如.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3): 3271-3273.

猜你喜欢

血常规贫血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血常规解读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男人贫血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