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P、WBC及PCT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7-11-22钟燕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细菌性感染性细菌

钟燕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上海 200331)

CRP、WBC及PCT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钟燕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上海 200331)

目的探讨分析CRP、WBC及PCT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80例,对照组是非细菌感染患者,研究组是细菌性感染患者。结果研究组患者的WBC、PCT和CRP的检测值以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患者的PCT、WBC 和CRP的数值和阳性检出率,可以作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依据,帮助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CRP;WBC;PCT;细菌感染性疾病;应用效果;预后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感染主要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或者真菌等这些病原的微生物造成的,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其中细菌性感染疾病就是其中之一,患者发生感染后没有特异性的表现,是造成危重患者发生死亡的原因。所以早期及时有效的进行诊断,对于治疗以及预后都是非常重要的。健康人体的血清中PCT的表现是不明显的,一般检测不到,但是发生细菌性感染后就会发生明显的升高,这样就可以作为诊断细菌性感染的依据,CRP是人体中炎症反应的标志[1]。本研究分析CRP、WBC及PCT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80例,对照组患者男49例,女31例,年龄14岁-70岁,平均年龄为(38.5±5.6)岁;研究组患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15岁-69岁,平均年龄为(37.9±6.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静脉取血,然后进行WBC、CRP及PCT检测,WBC采用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希森美康XT1800);CRP采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东芝TBA2000),也称为比浊免疫法;PCT采用发光免疫仪进行检测(国产UPT-3A)以及使用检验试剂盒[2]。所有的操作要严格规范,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执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WBC、PCT和CRP的检测值以及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率的判断标准:当CRP值大于10 mg/L呈现阳性,PCT值大于0.5 ng/mL呈现阳性,WBC值大于10.0×109/L呈现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CRP、WBC及PCT进行检验,研究组患者的CRP、PCT和WB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患者的CRP、WBC和PC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CRP、PCT及WBC检测结果对比(Mean±SD)

表2 两组患者的CRP、PCT及 WBC阳性率对比

3 结论

细菌性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很多患者症状不明显或者很轻微。传统的对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检测方法是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主要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和鉴定来实现诊断,但是这种方法具有阳性检测率低和检测的时间长等缺点。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断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关键。本研究主要采用CRP、PCT以及WBC检测方法,来对细菌性感染进行诊断。人体外周血中总和的有核细胞就是WBC,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等,单一对它的检测存在比较差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最好的方法就是结合其他方法一起检测。而CRP是一种敏感的反应蛋白,尤其当机体受到严重损伤时,就会发生明显的增加,CRP可以作为炎性反应的标志,是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的一个标准。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来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的人体内含量是很低的,但是当发生细菌感染后,就会通过对甲状腺外的一些器官实现刺激,从而分泌PCT,PCT的水平就会出现明显的升高[3]。研究显示,通过对CRP、WBC及PCT进行检验,细菌性感染患者的CRP、WBC及PCT的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细菌性患感染患者进行诊断后,就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也可以改善预后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CRP、WBC及PCT检验可以作为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标准,帮助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1]余树增.CRP、WBC及PCT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5,3(1): 70-71.

[2]布祖拉买买提.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联合PCT、CRP和WBC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6,27(7): 25-26.

[3]周勇强,程成,喻子正.细菌感染性疾病的CRP、WBC及PCT检验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 106-107.

猜你喜欢

细菌性感染性细菌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思考心电图之177》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细菌大作战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细菌大作战
细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