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17-11-22杨秀贤许琴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脑膜炎降钙素细菌性

杨秀贤,许琴

(榆林市府谷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陕西 榆林 719499)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杨秀贤,许琴

(榆林市府谷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陕西 榆林 719499)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脑膜炎组(60例)和病毒性脑膜炎组(60例),分别对其血清和脑脊液中的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的血清、脑脊液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降钙素原的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降钙素原检测是鉴别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理想指标,且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得检测有更好的灵敏度,操作简便,有利于患儿的治疗。

降钙素原;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儿科常见的严重疾病,包括了细菌性脑膜炎(或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以及真菌性脑炎等多种类型,尤以前两种最为多见,其对患儿的危害极大[1],做好早期诊断鉴别,并选择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是降低患儿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结果,分析其诊断鉴别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由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包括脑膜刺激征、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或者颅内压升高。其中,细菌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各有60例。排除标准:合并乙脑、结脑、流脑、真菌性脑炎的患儿。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个月-12岁,平均(5.6±1.0)岁。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个月-13岁,平均(5.4±1.2)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接受血清及脑脊液降钙素原检测。分别采集患儿的空腹静脉血和脑脊液作为检测标本,置于含抑肽酶、EDTANa2的试管中均匀混合,在4oC条件下离心(离心速度为3,000 r/min,时间为5 min),将获得的血清保存在-20oC的低温冰箱中待检。采用免疫层析法对降钙素原进行测定,试剂盒为深圳康乃格公司生产的血清降钙素原试剂盒及其配套试剂。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仪器的说明书进行。降钙素原水平在0-0.5 ng/mL时为正常[2-3]。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的血清、脑脊液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降钙素原的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1)。具体见表1。

表1 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降钙素原检测结果比较(Mean±SD,ng/mL)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方法较多,病原分离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所需准备时间长、设备多、滞后性明显[4-6],选择快速诊断方法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诊治重难点。

降钙素原是一种在甲状腺C细胞中合成分泌的无激素活性的前体物质,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得到降钙素后可发挥其生物学功能。但在正常状态下,其含量极低,几乎无法检测,而在细菌毒素、各种细胞因子的刺激下,炎症反应发生后,降钙素原水平则可出现显著升高的情况,其出现时间早(2 h-3 h),明显优于常见的CRP、TNF-α、IL-6、IL-8等炎性标志物,并能参与上述标志物的产生与调节。同时,其在血清中的水平不受肿瘤、病毒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影响,检测的稳定性好,是全身性炎症反应诊断的敏感指标。

本研究分别对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的降钙素原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二者均有明显差异,且两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差异更为显著,提示其在诊断中有更好的检测灵敏度。加上脑脊液检查时需要实施侵入性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在诊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其持拒绝态度,容易造成诊治延误。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优势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降钙素原检测是鉴别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理想指标,且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得检测有更好的灵敏度,操作简便,有利于患儿的治疗。

[1]李茂盛,徐萍.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小儿脑膜炎鉴别诊断的价值[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27(4): 483-484.

[2]骆朋,邱莉,何凯.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中枢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4): 884-885.

[3]王朝辉.降钙素原在不同病原体感染脑膜炎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6(15): 78-79.

[4]段光敏.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5,9(28): 117-118.

[5]王素梅,齐旭升.血清PCT、CRP及TNF-α检测对小儿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1(14): 19-20.

[6]邹文辉,廖声潮,陆冠平,等.血清降钙素原对开颅术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2):245-246.

猜你喜欢

脑膜炎降钙素细菌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Vaccination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