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检测血清VitB12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17-11-22陈芳范晓玲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铁蛋白贫血红细胞

陈芳,范晓玲

(兴化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兴化 225700)

联合检测血清VitB12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陈芳,范晓玲

(兴化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兴化 225700)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血清VitB12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各种贫血的患者80例,将其根据不同的贫血类型分为多个组,其中包括25例白血病(白血病组)、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5例多发性骨髓瘤(MM组)、8例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组)、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7例缺铁性贫血(IDA组),对照组患者选取相同时间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30例,对这30例患者采取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其标本血清中的Ft、VitB12水平,在使用电阻抗法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对血细胞进行分析,对组间的Ft、VitB12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并分析其与血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血小板减少、白血病、IDA组患者的血清VitB1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患者的血清VitB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VitB12和平均红细胞的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MCHC)有相关性,与平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MCH)无相关性,但是Ft与各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在对贫血的诊断中血清Ft、VitB12的水平可以作为血常规的补充,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中。

联合检测血清VitB12;铁蛋白;诊断

有统计学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30亿的人群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贫血,而且每年有数千万的人死于贫血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在国内,患有贫血的人群远远比西方国家高[1]。因此,我们要准确对贫血的病因进行判断,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才能降低贫血的并发症。现阶段主要是依靠实验室检查来诊断贫血[1]。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VitB12以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以及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各种贫血的患者8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24岁-75岁。所有患者都经过血常规、细胞化学染色、骨髓细胞形态学等检查并对其进行确诊。经过检查发现,其中25例患者有白血病(白血病组)、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5例多发性骨髓瘤(MM组)、8例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组)、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7例缺铁性贫血(IDA组)。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患者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0岁-65岁。

1.2 方法 在患者空腹的状态下采集静脉血,具体的采集标本的内容包括:4 mL促凝血、2 mL EDTA-K2抗凝血。而且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该严格按照步骤分析标本,并且要在2 h内全部完成,分析仪器采用贝克曼的 COULTER LH 750 ANALYZERvt12进行检测,而且分析过程中所用的试剂都应该选用相应的配套试剂。等待促凝管的标本收集后1,200g离心5 min,将血清进行分离,并且保存在-20oC的冰箱中,对其进行分批检验(冰箱的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0 d),最后将脂血、溶血标本舍弃。血清VitB12以及Ft检测仪选用贝克曼UniCel DXI800,分析过程中的试剂选用相应的配套试剂。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比较不同贫血的患者的血清VitB12以及Ft水平,MM组患者的血清VitB12水平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A组和MDS组患者的血清VitB12水平经检测基本属于正常范围,将其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小板减少组以及IDA组的血清VitB1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检测结果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1)。根据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VitB12和平均红细胞的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MCHC)有相关性,和平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MCH)无相关性,但是Ft与各参数均无相关性。

表1 各组患者的血清VitB12以及Ft水平比较(Mean±SD)

3 讨论

人体外周的红细胞容量出现了减少的现象,并且比正常的范围低。一般情况下,测定红细胞容量的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在临床上经常采用血红蛋白(Hb)的浓度来代替红细胞的容量。有研究[2]证实,采用血清VitB12来诊断恶性血液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也有少数人认为血清VitB12增高的程度可以因血液疾病的类型二存在不同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小板减少、白血病、IDA组患者的血清VitB1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患者的血清VitB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VitB12和平均红细胞的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MCHC)有相关性,与平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MCH)无相关性,但是Ft与各参数均无相关性。可见,在对贫血的诊断中血清Ft、VitB12的水平可以作为血常规的补充,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中。

[1]邓小玲,胡维波.联合检测血清VitB12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2,27(2): 2866-2867.

[2]蔡新.血清铁蛋白、叶酸与维生素B12联合检测对贫血诊断价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8): 36-37.

猜你喜欢

铁蛋白贫血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乳铁蛋白铁饱和度对其耐热性、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男人贫血
权威营养学专家联合发布《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