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必对所有人“高情商”

2017-11-22张偏偏

哲思 2017年9期
关键词:讲题周先生大神

◎张偏偏

不必对所有人“高情商”

◎张偏偏

我读小学时,镇上有位出了名的大神,据说是第一位也是唯一考入省实验中学的人,可以说是相当聪明,只不过口碑有些差。邻居在夸完他的学习成绩后,紧跟着又会说—“但那孩子傲得不行,见了谁都不打招呼。”“别说在路上碰到,就是你去他家里,他都像没看见你似的。”

某个周末,当我被一道奥数题难倒,父亲牵着我的手,执意要去大神家登门求教时,我内心是抗拒的。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大神二话不说,接过书本只顾专心看题,不到两分钟,他就有了答案,并开始给我讲解。

大神思路跳跃,饶是得过奥数一等奖的我,也只是懂了个七八分。大概是看出我听得吃力,就问:“你学过二元一次方程吗?”我嗫嚅着摇头。于是他又教我如何解设。那天不知道为什么,我脑子异常灵光,很快就学会。大概是觉得我“孺子可教”,讲题的过程中他愈发开心,话也多了起来,询问过我的学习情况后,又送了我很多笔和本子,并在我们准备回家时,诚恳地对我父亲说:“叔叔常来。”

后来我每次去他家里问题,他都热情且耐心。慢慢熟络后,他甚至还会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我看。我渐渐发现,大神其实并不像人们议论的那样傲慢无礼,他其实很亲切也很热心。

回到家里,父亲每每教育我,见人要打招呼、说话,不能有智商没情商。我虽一一照做,但心里清楚,每次我从学校放假回来,路上遇到邻里乡亲,除了硬着头皮强装笑脸地问一句“吃过了啊”“您去哪儿啊”,也实在没什么可沟通的。就算是家里来了客人,端茶倒水之后,我也只想一头钻回书房去。

有了亲身经历,虽然行动上达到了长辈们对“礼貌”的期许,但在心里愈发理解大神,对于他所饱受的批评也实在不敢苟同。他真诚又坦率,有自己诗一般的世界。如果仅因为想要躲避一些言不由衷的问候和词不达意的尴尬,就要被冠以“情商低”的名头,真是不知要向谁去喊冤了。

欣赏的人里,很多都是大神这类。其中有一个就是刚刚过完5 5岁生日的周星驰。周先生的才华向来毋庸置疑,唯一被诟病的就是“情商”。在诸多负面评价里,最常见的有“大牌”“难搞”“独断”。

向太就曾在微博公开炮轰他贪财忘恩、人缘极差。当时娱乐圈的人也迅速分成两派,一派以王晶为首:“我和周星驰不是朋友,只能合作。”另一派则旗帜鲜明地支持感谢他。

年幼时的害羞沉闷暂且不提,即便是今日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周星驰也依然会在接受采访时紧张到腿抖。很多人误会他耍大牌,但大导演刘镇伟曾替其正名,其实星爷只是怕羞,他不愿意面对记者,但拍戏时更愿意跟街边扫地的老大爷聊天。在与那些不理解甚至蓄意伤害自己的人相处时,也许周先生是真的懒得向这些人展示自己的“高情商”。爱他、懂他、对他友好的人自然会懂他。

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情商至上的年代,搞得我们都不敢发脾气了。”深觉有理。我们盲目地对“高情商”趋之若鹜,却忘记了它与虚伪圆滑的区别。我们对“低情商”避之不及,却时常委屈了自己。

其实,所谓的“高情商”并不该沦为道德绑架的一种工具。它只是接人待物的方式,它只是合理认识并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但它绝不代表要成全别人,委屈自己。它与扬善除恶、坚持自我这些主流价值观也并不矛盾。

在不伤害别人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遵从自己的本心。在被别人中伤的时候,我们亦也可以漂亮地反击。如果因此被扣上“低情商”的帽子,也大可不必介怀,因为你本就没必要对所有人“高情商”。

猜你喜欢

讲题周先生大神
Savage Country
我的夏天在哪里
保你成为识鳄大神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讲题”能力的培育
小学生为同学直播讲题
给大神跪了,那些年的神最右
给大神跪了,那些年的神最右
戴着耳塞生活的人
公开课
细腻不等于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