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17.4-2017.5)

2017-11-22本栏目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塔娜博士主持

广西民族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报民俗民族

(本栏目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塔娜博士主持)

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17.4-2017.5)

(本栏目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塔娜博士主持)

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构建/暨爱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3).51~56

边疆治理视野中的国家认同问题析论/夏文贵//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3).19~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毕跃光,王德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7,(3).5~10

反思与检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规范化的若干基本问题/王平//思想战线,-2017,(3).56~62

共同体视阈下中华民族意涵分析及其可能限度/张会龙,冯育林//思想战线,-2017,(3).63~70

关于新时期两种民族主义的演变趋势及对策研究/陈坤//贵州民族研究,-2017,(3).1~6

论汉唐时期河西的民族融合/高荣//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2).1~6

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民族平等思想/赵红//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7,(3).63~66

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团结友爱与发展进步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之三/毕跃光,李红云//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3).1~7

民主德国民族政策的演变及其失败原因探析/王超//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2).18~25

世界工业化进程与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的形成发展/郭根山//贵州民族研究,-2017,(3).7~13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与“中国梦”的历史脉络/王首燕//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7,(3).59~62

习近平治国理政视野下的民族理论新思维/李伟,马玉洁//民族研究,-2017,(1).1~7

伊斯兰中间主义理念及其对融洽族群关系的意义/周丽娅//世界民族,-2017,(2).16~25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核心: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辛志军//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7,(3). 67~69

主体自觉与传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张学昌//世界民族,-2017,(2).11~15

二、理论研究

“边疆”再探:概念、类型与治理路径/杨鹍飞//广西民族研究,-2017,(2).7~15

边界理论与湘西苗疆的区域研究/向伟//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2).18~24

边境人类学发凡:国际边境研究理论范式与我国边境民族志的新思考/施琳//广西民族研究,-2017,(2).43~52

从文化族类观到国家民族观的嬗变: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平维彬,严庆//贵州民族研究,-2017,(4).1~6

对中华民族(国民)凝聚轨迹的理论解读:从梁启超、顾颉刚到费孝通/李大龙//思想战线,-2017,(3).46~55

概论实践模式下的族群认同建构/和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2).25~30

公共民俗学与新在野之学及日本民俗学者的中国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菅丰教授访谈录/[日]菅丰,张帅,邢光大//民俗研究,-2017,(3).38~48

跨越族群界限来感受和理解其他群体:北京大学马戎教授访谈/刘士缘,王磊//西北民族研究,-2017,(2).104~122

民俗学者的田野介入与社会现实的再建构:通过田野调查构筑现实/[日]菅丰,邢光大译,张帅校//民俗研究,-2017,(3).49~56

日本民俗学“在野之学”的新定义:菅丰“新在野之学”的倡导与实践/陆薇薇//民俗研究,-2017,(3).57~65

田野政治学:村治研究与中国政治学的重建:以中国村民自治研究为重点表述对象/任路//云南社会科学,-2017,(3).14~20

文化转型视阈下的社会风气:文化转型研究之三/周大鸣,龚霓//思想战线,-2017,(3).78~85

陷域与脱域:人类学研究中的“门环误区”及其规避/关丙胜//广西民族研究,-2017,(2).61~67

“一路一带”战略下“跨界民族”概念及其逻辑连接/黎海波//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1).25~29

隐于“市”与“史”:赵卫邦与他的民俗学研究/岳永逸//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7,(2).25~36

中国民族学学科设置叙史与学科建设的思考:兼谈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下)/郝时远//西北民族研究,-2017,(2).5~16

三、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边缘视角下的认同变迁:以锡伯族为中心/燕浏翔//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2).23~32

布努瑶“拟亲属关系”与社会秩序建构/叶建芳//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2).44~49

拜节与内婚制传统:阿拉伯地方家族社会的人类学观察/赵萱//青海民族研究,-2017,(2).23~27

草原生态失衡与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博弈:以甘南碌曲为例/李晓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1).37~45

从主妇到厨娘:传统宗祠祭礼中女性角色的历史变迁/邵凤丽,萧放//民俗研究,-2017,(3).66~75

村落语境中的艺术表演与自治机制:以鲁中地区三德范村春节“扮玩”为例/朱振华//民俗研究,-2017,(2).138~156

村中城:一种乡村都市化类型的研究/杨小柳//思想战线,-2017,(3).86~93

地理与社会视野中的民间文化:惠东小岞考察/王铭铭,吴银玲,孙静,金婧怡//民俗研究,-2017,(2).103~128

地戏仪式与定向记忆:屯堡人的文化空间建构/张定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7,(3).22~30

侗族民间绘画的超越性意指空间探究/解丽红//贵州民族研究,-2017,(3).127~130

福建闽南“鬼节”与冲绳“盂兰盆节”的比较研究/李明华//广西民族研究,-2017,(2).68~76

共融与差异:云南德钦茨中村丧葬仪式的人类学考察/刘琪,胡梦茵//民族研究,-2017,(1).68~74

古巴比伦时期西帕尔城女性婚姻问题探析/霍文勇//世界民族,-2017,(2).83~90

古代民族政权与绿洲丝绸之路/李方//思想战线,-2017,(3).79~85

广西三江和里“三王”神诞仪式形成与传承研究/黄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7,(3).31~39

广州地区畲族居民价值观的实证研究/陈峰//广西民族研究,-2017,(2).77~82

韩国和日本跨境婚姻移民治理策略的分析与启示/陈雷,张鹂//青海民族研究,-2017,(2).33~38

景颇族斋瓦的产生及其社会功能/徐俊六//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2).56~61

“禁风”灾难叙事与族群迁徙流动:基于广西临桂县宛田乡瑶族禁风节的考察/冯智明,谢耀龙//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7,(2).32~37

近现代多重语境下的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怒族民歌“哦得得”及民族舞“达比亚”为例/周园//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2).45~50

集体记忆与老字号的商道传承:以“义顺”商号为例/唐远雄,穆童//青海民族研究,-2017,(2).50~55

喀什老城维吾尔族传统民居空间结构的社会文化分析/阿比古丽?尼亚孜,苏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2).57~64

历史记忆、祖源叙事与文化重构:永胜彝族他留人的族群认同/黄彩文,子志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3).64~70

历史身份的标记与村落社区的边界:当代闽江下游船民后裔天主教社区调查/甘满堂,李红飞//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1).56~61

猎鹰和鹰猎:哈萨克族游牧民关于鹰的本土知识/哈依沙尔?卡德尔汗//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7,(3).88~93

论古州侗族萨玛文化的地域特色与时代变迁/栗文清,吴文君//贵州民族研究,-2017,(3).103~107

论民族区域自治的治理内涵/胡利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1).25~36

美国苗族移民的社会适应与文化传承/彭雪芳//世界民族,-2017,(2).57~66

蒙古族犄角纹的造型与审美/高俊虹//贵州民族研究,-2017,(3).100~102

苗绣商品化视域下苗族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重塑:基于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的个案研究/叶荫茵//民俗研究,-2017,(3).86~92

民族文化与新媒体的结合转化与创新发展:以瑶族盘王歌为例/吴泽荣,潘小梅//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3).151~155

明代总督与边疆治理:以陕西三边总制为中心的考察/程彩萍,李建武//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1).8~15

“目”、“翟”二姓与栗特关系新证:以吐鲁番出土文献为中心/王启涛 //民族研究,-2017,(1).88~99

慕寿祺与西北边疆问题研究:以《甘宁青史略》为中心的考察/王梅//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1).16~24

农村苗族社区居家养老供给研究:以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张邦辉,杨乐//贵州民族研究,-2017,(3).53~59

怒族的族际关系变迁及其国家认同的耦合/赵沛曦,张波,张涌//贵州民族研究,-2017,(2).7~11

清末民初北京“殖边学堂”及其影响/杨思机//民族研究,-2017,(1).100~116

少数民族电影音乐对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建构/陈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3).71~76

社会变迁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国家形象透析/张霞//贵州民族研究,-2017,(3).123~126

衰落与复兴:黄大仙信仰历程:以金华黄大仙信仰演变为例/陈华文 //民俗研究,-2017,(3).103~107

松潘、巴塘、中甸:记三个西部城镇的研究/王铭铭,翟淑萍//西北民族研究,-2017,(2).17~24

“伞式”社会与老字号发展:以百年老字号王老吉为例/黄葆荣,陈鸣//青海民族研究,-2017,(2).56~60

塑望烧香祭祖礼仪考源/龙圣//民俗研究,-2017,(2).51~58

畜牧业的式微与石刻业的兴盛:青海和日村藏族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民族志/冯雪红,王玉强//西北民族研究,-2017,(2).94~103

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特考制度研究/熊文钊//思想战线,-2017,(3).18~26

图像符号与意义建构:一项城乡儿童读图的民族志研究/张越,郑新蓉,蓝川 //西北民族研究,-2017,(2).80~88

土司时期乌江流域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研究/祝国超//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2).31~36

西南剧展中的非审美表演研究/李柳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7,(3).67~73

新疆牧民对“嵌入式社会”建构的认知与适应性研究:基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调查/刘贡南,刘立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2).50~55

新疆哈萨克族服饰文化的现代变迁及对策探究/刘清明//贵州民族研究,-2017,(2).107~110

新疆锡伯族族群边界的多重性与民族认同/梁爽//民俗研究,-2017,(3).113~119

仪式、祭祀、时间与巫术:关于起始时间的文化解读/阿布都哈德//西北民族研究,-2017,(2).89~93

移植与共生:广西平山木柄瑶的社王信仰/马志伟//贵州民族研究,-2017,(3).108~114

以寿龄为人名看明清时期河湟民族融合/武沐,马嘉晖//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2).18~22

越南如清使燕行诗中的洞庭文化探析/严艳//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7,(3).22~30

在嵌入中共生:新疆红墩族群关系的百年变迁/罗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3).57~63

中俄跨境鄂温克族服饰文化发展及传承创新研究/李立立//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3).167~172

中国东南民间信仰的土著性与北方宗教的传统性之比较/邱冬梅//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2).51~55

中国古代旅游神崇拜及祖饯风俗/喻学才//民俗研究,-2017,(2).59~67

中国农村家庭关系的内卷化困境及其发生逻辑/梁官宵//云南社会科学,-2017,(3).143~149

中泰傣泰民族早期共同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李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1).37~41

舟曲“8?7”泥石流自然灾害的人类学研究/马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7,(3).130~133

宗教文化符号及其意义:一个仫佬族村落的“堂”、族谱与班辈诗的田野调查/莫艳婷,罗之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1).30~36

藏彝走廊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藏传佛教与民族社区互动研究:基于丽江市永宁乡的研究/孟皓,王碧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2).72~77

四、研究动态、综述与书评

20世纪以来瑶族民间传统音乐研究综述/陈鹏//广西民族研究,-2017,(2).118~123

布努瑶雷公庙的文化内涵解读:七百弄布努瑶信仰文化研究之一/罗柳宁//广西民族研究,-2017,(2).104~110

大变革时代的民族问题与治理路径:“2016年民族问题热点: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综述/程春华,张艳娇,程志浩//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3).14~18

国际人类学视域中的中国瑶族身份认同:李瑞福《另版中国:瑶族及其国民归属感研究》评析/龙宇晓,张录文//思想战线,-2017,(3).170~176

绘画人类学的学理、解读与实践:一个研究团队的行动实验(1999~2017年)/庄孔韶//思想战线,-2017,(3).1~9

美国的中国民族研究/[美]C.Fred Blake(柏桦)著,夏晓莉译,杨圣敏、王丽校对//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3).26~30

民俗学是一门国学: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工作计划与早期民俗学者对学科的认识/施爱东//民俗研究,-2017,(2).5~15

欧美学界中国阿尔泰山游牧社会的人类学研究/罗意//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7,(3).83~87

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张志娟//民俗研究,-2017,(2).32~41

越南本土人类学的研究主题与研究趋势/邵朱帅,康敏//广西民族研究,-2017,(2).53~60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与发展”综述/肖超宇//民族研究,-2017,(1).120~122

中国人类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综述/禄佳妮,郭建新//民族研究,-2017,(1).117~119

中国近代民俗学研究概况/赵卫邦著,王雅宏,岳永逸译//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7,(2).37~58

〔责任编辑:陆 露〕

猜你喜欢

学报民俗民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民俗中的“牛”
MINORITY REPORT
漫画民俗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