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强医药产业 发展“健康经济”

2017-11-22吕跃

当代贵州 2017年46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注射液医药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吕跃

做强医药产业 发展“健康经济”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吕跃

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贵州医药制造成功培育了益佰、百灵、信邦、景峰、圣济堂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远程、联盛、新天、威门、天安等一大批高成长性制药企业,共同组成贵州医药制造的产业方阵。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贵州提出2020年医药产业1300亿元的总产值目标,其中医药工业产值要达650亿元,加快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医药产业体系,把贵州建成全国重要的民族医药产业集聚区。

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活力迸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属性日益凸显。2017年以来,全省医药产业发展主要指标保持稳定,前三个季度全省完成医药制造业增加值112.31亿元,同比增长22.6%。

制造为本 转型升级

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下称“景峰公司”)是“千企改造”工程医药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景峰公司按照国家新版GMP标准要求和基于FDAc-GMP和欧盟EUGMP标准,斥资进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建设:2010-2011年,投资4600万元建设“年产1500万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生产线项目”;2012-2013年,投资2676万元建设“年产3000万支小容量注射液生产线项目”;2013-2016年,投资7331万元建设“年产2500万瓶大容量注射液生产线项目”。

技术改造升级带来了优异的成绩单。2012年—2016年,景峰公司工业总产值分别约为10亿元、11.50亿元、12.30亿元、14.51亿元和16.20亿元,保持连续增长态势。其中,2016年总销售收入达12.18亿元。公司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金鸡丸、乐脉丸等产品矩阵,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创新药物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16年单品销售额达11.8亿元,销量超过3000万瓶。

“我们将公司特有的产品体系、营销网络、制造基础等有形资源与景峰的企业理念、生产工艺、专利技术等无形资源充分结合,专注企业的有效转型,从以营销见长的企业特点向研发型方向转变。” 景峰公司总经理郁华军说,公司布局了生物药研发中心、高端制剂(缓控释、脂质体、微球等)研究部、仿制药研究组及美国仿制药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重点投入与国内科研机构或院校的合作在产品工艺技术水平提升上的项目。

郁华军介绍,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医药市场,景峰以治疗心脑血管、肿瘤、骨科三大领域为重点,同时涉及其他疾病领域。目前,公司已上市产品30余个,正在开发的产品50余个,涵盖高附加值的创新药、有特色的新技术产品、首仿药及中药饮片等。

在全国“两票制”(“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2017年,景峰开始全面改革营销体系,以终端把控为导向,建立新的营销策略,有效发挥优化代理商的资源优势,同时积极搭建自己的专业营销网络。“‘两票制’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善和优化药品代理商的结构,对医药制造行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郁华军说。

龙头带动 稳步增长

贵州医药制造业欣欣向荣,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的贵州医药品牌价值也在不断提升。以景峰公司“佰塞通”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为例,2016年该产品已覆盖全国大中小医院7000余家,并进入全国29个省的医保目录,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佰塞通”品牌经中国品牌促进会评定价值为15.02亿元。

贵州医药制造业欣欣向荣,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的贵州医药品牌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图为景峰公司超声波洗瓶车间。(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供图)

截至目前,景峰公司共申请专利70件,已获得授权专利34件。景峰公司的快速发展也是全省医药制造“做大规模、做强品种、做优结构”的真实写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贵州医药制造成功培育了益佰、百灵、信邦、景峰、圣济堂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远程、联盛、新天、威门、天安等一大批高成长性制药企业,共同组成贵州医药制造的产业方阵。

“从企业成长情况看,我们保持了强大的制药企业矩阵。”省经信委消费工业品处负责人说,截至2016年,全省有药品生产企业170多家,医药工业500强企业15家,益佰、百灵、景峰等10户龙头企业完成产值约137亿元,同比增长10.35%,占全省民族医药总量的37.5%。

“从药品品种看,全省医药品种形成了‘大品种引领、多品种覆盖’的药品集群,依托贵州优势生态资源,大力打造‘贵州苗药’品牌。”省经信委消费工业品处负责人说,全省现有药品品种1327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苗药)独家品种154个,其中,艾迪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等20个龙头品种完成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5%。今年我省14家企业19个独家品种(剂型)新增进入国家医保名录。

此外,全省制药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2016年,全省获得新版GMP认证的药企22家,累计认证企业135家,累计生产线398条;全年完成利润总额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完成税金总额21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

全局谋划 产业跟进

早在2014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就把大健康医药确立为五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大数据的“姊妹篇”来抓。2016年11月,省发改委印发《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重点工程包》,遴选出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性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大健康医药产业重点工程,以此作为壮大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基础、健全大健康产业链、推动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工程包”包括项目320个,总投资额5247.05亿元。

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带动性很强,涵盖了一二三产业,既有第一产业的中药材种植,又有第二产业的医药生产、医疗器械制造等,还有第三产业的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和咨询等,具有涵盖面广、涉及领域宽的特点,可以形成辐射延伸式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省委、省政府将医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连续出台《贵州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贵州省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贵州省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我省医药产业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7年,全省将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稳定发展。紧扣“百企引进”和“千企改造”,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推进益佰、同济堂等45个健康医药产业项目加快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围绕“三品工程”(品种培育、提升品质、树立品牌),全省将强化大品种培育,打造以“苗药”为引领的“黔药”品牌。以培育10亿、20亿级优势品种为目标,优选艾迪注射液、仙灵骨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等10个大品种进行重点培育。以益佰、景峰、百灵、同济堂等骨干企业为主体,仙灵骨葆、艾迪注射液、丹参川芎嗪等品牌为重点,强化创新驱动,促进成果转化,增强产业发展实力。

(责任编辑 / 岳振)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注射液医药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与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WELLNESS TODAY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振兴中国医药事业
TPP生物制品数据保护条款与中国政策定位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的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药学综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中国古代医药及导引养生诸术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