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
2017-11-21董胜萍
董胜萍
【摘要】 数学的学习可以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尤其对小学数学而言,它的学习重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用方法的多样化来引导学生。下面我们就着重探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多样化方法解决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0-113-01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只重教材,忽略学生
大部分老师在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都要求学生仔细看例题的解题方法,而不是提倡让学生自己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解答。在老师只重视教材的进度的情况下,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小学生很快就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扩散。
2.讲课枯燥,氛围低迷
小学生活泼好动让大多数老师都选择严肃上课,以达到震慑学生的效果,结果却使得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老师上课时候不苟言笑,学生坐在下边紧张担忧,导致整个课堂显得气氛沉重。慢慢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
二、实现多样化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1.改变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思考
老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学会自己积极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长度单位”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身边适合这些长度单位的物体,像橡皮、课本、尺子等应该用cm单位。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采用各种方法量出自己想要测量的物体,而不是根据课本上千篇一律的测量方法。
2.巧设疑问,勾起学生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一些不太难的问题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解题欲。难题的解答吸引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加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能引起他们积极动脑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数学教学中,对“简易方程”这一课的学习,老师可以出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说一个笼子里鸡和兔子的数量相同,两只动物的腿一共有48条,问笼子里鸡和兔子各有几只?这种趣味题的解答可以活跃上课的气氛,引发学生的思考。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老师多样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张晨光.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能力[J].赤子,2015,06:183.
[2]王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案例分析[J].科学咨询,2015,06:52-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