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如何展开
2017-11-21黄雅璃
黄雅璃
摘 要:新课改将口语交际设定为必修课,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他学科,口语交际更像是一门实践学科。因此创设一定情境,进行实践是口语交际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口语交际;实践课;新课改;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要将口语课开作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口语实践中掌握知识,掌握倾听、表达、应对技巧。其实说到课堂授课,每节课都有其不同之处,所以课堂设计是必须的。课堂教学的每分钟,都应该好好利用。关于如何上好每次的口语交际课,自然也少不了课前准备、课堂设计、情境融入与课后总结等。
交际课应以学生实践为主,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创造出适宜的交际情境。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创作出合宜的交际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创设适宜的对话情境。把交际内容迁移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上,注重实践性,不要墨守成规,要允许学生具有真实性、创造性、个性化的发挥。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往往会被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所以创设情境要利用好儿童的探奇心理,想方设法吸引其跟随,主动参与,全情投入。在实践中,一定要利用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让口语交际实现情境化效果
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达到一种接近真实的效果。实现情境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敢言、是否乐言。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效果由学习心态和情绪决定,教师要以身作则,先行进入佳境,学生跟随、模仿。给学生授课要多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下进行,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帮其打开话匣子,让其自在地、自然地发挥交际水平。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四种:(1)视觉方面有多媒体教学;(2)听觉方面可以通过语言故事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3)以示范表演的方式设置情境;(4)以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可以是五官联动,也可以是某个感觉的分步进行情境创设,根据实践需要调整。
二、创造发挥,鼓励个性化
交际课的实践过程中,除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其才能,鼓励差异化、多元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演绎。尤其是在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时候,要充分照顾孩子的想法,征得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感受。
口语表达不可能千人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表现自我,所以要实现口语交际课的最终目标,还需要求同存异,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竞争。
口语交际实践,不同于其他科目,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语言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互动,彼此之间领略口语交际的精彩与美妙。在口语交际中,找到自我,展现自我,发挥性格优势,实现自身价值。
三、社会实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最重要的是提高其交际能力,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提到,最终决定人成功的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考核标准是拥有强大的交际能力。所以口语交际不在于多说,而是传达性,如何将自己的想法有效传达给对方,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反馈,并且将情感链接作为衡量的一个维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更需要多一些社会实践来弥补这一点。
语文课堂上的交际课,是一个培养交际能力的场所,并非是真实的实践场所。所以还需要通过课外或社区活动来增加和锻炼其交际能力。比如在社区组织一场公益拍卖或爱心捐助活动,让学生充当志愿者,通过实践活动,还可以组成小记者编队,对志愿者、受助者进行采访、播报等。在这样的实践中,即问即答的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和语言组织能力,为他们以后的社会化创造成长机会。采访结束后还可以让全班同学自由发言,对本次活动的优缺点点评等。
四、分兴趣小组开设普通话训练
普通话训练可以分兴趣小组,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发展了自己的兴趣,达到兴趣与职业的结合才有出路。所以,学生在有兴趣的领域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努力,也就更容易成功。兴趣小组可以通过话剧、情境剧、小品、相声、诗朗诵等形式多样化地开展。
当然,教无定法,只要得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总而言之,口语交际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训练。口语交际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際能力。
人们常说:留心生活皆学问。我们的生活空间,无处不需要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教室这个小天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在真实的人际交流中实践、发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课作为一门实践学科,真正为学生打开一扇观世界的窗。
参考文献:
[1]李里.提高言语障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与探讨[D].沈阳师范大学,2005.
[2]石静林.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三部曲[J].试题与探讨(教学论坛),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