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廊道的发展特征及影响研究

2017-11-21鄢方卫杨效忠吕陈玲

旅游学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

鄢方卫 杨效忠 吕陈玲

[摘 要]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目的地注重节点、线路、域面的综合协调发展,旅游廊道作为线型空间,时空压缩效应较强,在全域旅游建设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有利于推动目的地系统完善与升级,以及旅游廊道的保护与开发。文章回顾国外绿道、遗产廊道、风景道等廊道空间发展历史和功能特征,利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软件分析国内旅游廊道功能特征与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廊道研究体系尚未形成,研究视角有待拓展,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迎来转变。阐释了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廊道的特征、与廊道旅游活动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出旅游廊道未来发展趋势,以期科学指导目的地全域建设。最后,展望未来旅游廊道实践研究中需注重客源市场细分与产品设计,以及廊道游域范围规划;在理论研究中需加强相关研究方法应用以及廊道对旅游目的地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区域旅游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国土资源空间优化。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廊道;旅游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11-0095-10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11.015

引言

新资源观指导下,大量资本、技术转向资源节约生态友好型旅游产业[1],引导我国旅游发展由观光“小旅游”向休闲度假的“大旅游”过渡[2]。注重休閑体验的旅游方式逐渐动摇传统观光旅游的主导地位,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发展即将进入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全域旅游号召目的地节点、线路、区域综合协调发展构成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旅游廊道集聚各种旅游产业要素[3],注重景观、道路和城镇节点的相互关联以及产业融合,并强调节点、线路和区域综合发展成为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目的地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全球旅游业发展迅猛,现有旅游廊道相关研究由于年代较早、研究背景差异难以科学指导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目的地旅游廊道建设需要,因此,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加强旅游廊道研究刻不容缓。旅游廊道特征、对目的地影响以及趋势研究是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指导方法和决策依据,具有重大的社会实践价值。同时,加强旅游廊道的相关研究也有助于拓展旅游地理学和景观规划学等学科研究视角,丰富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本文从国内外旅游廊道的发展切入,探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廊道的发展特征、目的地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对于旅游廊道理论进行系统解读与丰富,指导全域旅游建设进而推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1 国内外旅游廊道发展

1.1 国外旅游廊道发展

旅游廊道是以人类迁移和物质流动的交通线路为基础,综合自然与文化景观并作为旅游开发本底的线性景观带[4]。国外研究实践较早,廊道大致经过了“公园路(parkway)”“绿道(greenway)”“风景道(scenic byway)”“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等阶段的演变。这些概念的形成经过了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伴随社会的进步形成主题日益鲜明、功能逐步完善的旅游廊道空间,本文将已出现各类主题的廊道统称为旅游廊道。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较早,因此也率先进行了廊道建设探索。绿道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阿迪朗多克公园的蓝道概念[5]。绿道提供了开放娱乐空间,保护景观完整性和生境质量,分隔社区、控制城市扩张[6-8]。多条绿道在20世纪70年代被纳入美国国家公园系统,获得联邦资金和技术支持。19世纪后半叶Olmsted提炼出了“风景道”概念[9],伴随美国国家风景道计划出台,形成了泛美风景道、国家风景道和州际风景道组成的风景道体系[10]。1984年,美国国会提出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为国家遗产廊道,遗产廊道概念正式确立,作为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与开发策略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199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文化线路科学委员会 (ICOMOS international scirentific committee on cultural routes, CIIC)负责文化线路类遗产研究和管理,标志着文化线路作为新型遗产理念得到国际文化遗产界的认同[11],文化遗产保护浪潮又一次波及全世界。

综上所述,国外绿道、风景道、遗产廊道等在不同社会时期扮演着特定角色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经过一段发展演变和实践探索,各种廊道呈现出主体更加鲜明、功能日趋丰富与完善的特征,廊道相关研究视角逐渐趋于多元化,主要有生态保护[12]、历史文化保护[13]、视觉美学评价[14-15]、规划思想与方法[16-17]、使用者体验[18]、管理及与相关政策的关系[19-20]等研究。

1.2 中国旅游廊道发展

旅游廊道发展是大型廊道空间研究的重要方面,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旅游廊道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文本借鉴的文献多数是对绿道、遗产廊道、风景道、旅游廊道等类型廊道的研究来表征中国旅游廊道研究概况。为了更加直观掌握国内旅游廊道研究热点、研究趋势与研究进展等,本文利用主题或关键词为“旅游廊道”或“风景道”或“绿道”或“遗产廊道”通过(CNKI)引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显示时间范围为1994年至2016年11月的3000余条,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最终得到1575篇有效文献。借鉴CiteSpace 5.0对1575篇文献样本进行可视化分析。图1所示:最大关键词节点为“风景园林”,主要沿着3个方向呈枝状延伸,3个枝状延伸方向上出现的重要节点有“景观设计”“规划设计”“风景道”“绿道网络”“城市绿道”“遗产廊道”“风景名胜区”等。通过研究重要节点所对应的相关文献发现,旅游廊道相关研究方向主要有:景观规划和空间设计 [21],风景道理论体系的构建[22-23],绿道网络构建[24-26],遗产保护理论和框架建构[27-29],遗产廊道旅游开发模式探讨[30-32]。遗产廊道兴起与绿道存在密切关联,王立国等认为遗产廊道的核心理念是绿道思想进化的产物[4]。其中,“珠三角”“城市绿道”节点地位凸显,因为珠三角这类城市绿道网络建设较早,绿道网络完善,作为案例地研究频次较高[26]。endprint

将同一时间段内关键词节点集合在同一时区表示该关键词首次出现时间段,年轮环大小表征关键词热度,连线表示文献的引用关系。通过分析热点关键词时区图(图2)发现,国内旅游廊道相关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末,但主流研究成果集中出现在2002—2010年之间,其中,“风景道”“绿道网”“遗产廊道”等旅游廊道研究多集中在2004—2007年,各级政府部门逐渐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了遗产廊道保护体系构建,同时为旅游廊道发展奠定资源基础。城市绿道建设主要集中在2007—2008年,为了提升城市环境、展示良好城市形象,国内各大城市绿道建设迎来新的高潮。珠三角地区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成为全国典范,因为该地区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居民对于城市公共空间需求更加强烈。

纵观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国内旅游廊道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旅游廊道研究在廊道空间规划、风景道景观设计以及理论体系构建、遗产廊道保护与开发探讨、绿道网络构建等方面成果丰硕,为我国旅游廊道建设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1.3 中国与美国旅游廊道发展差异研究

比较中国与美国旅游廊道发展背景、宗旨与意义发现(表1),中国旅游廊道发展背景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部门倡导加快绿色通道建设等发展背景下迎来了绿道、风景道、遗产保护廊道旅游业快速发展[32-33],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34];而美国旅游廊道建设则是在工业生产与城市化过程中用地无序扩张、生活环境恶化情况下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护资源、提供多用途景观规划为目的开展廊道实践研究[5-6],最终实现了廊道网络系统的构建[35]。

美国旅游廊道相关研究成果展示平台中研究成果丰富,涉及多重视角廊道研究。国内刊物出版旅游廊道相關研究成果较少,期刊领域影响力有限。由此可见,国内旅游廊道研究尚未成熟,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细化,亟须以多元化研究视角探讨旅游廊道的发展。

研究总结发现,国外旅游廊道研究与实践较早,区域旅游廊道网络日益完善,旅游廊道相关研究也从廊道规划、景观设计逐步向廊道综合功能研究与开发、游客体验和廊道管理运营与政府关系研究转变。由此可见,国外廊道研究从廊道的规划建设研究逐步转向相关客体研究,研究内容不断拓展、深化。国内旅游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廊道相关研究涵盖了廊道规划原则、网络构建、理论体系与保护方法探索,对于旅游廊道使用者的感知以及目的地影响等方面研究尚不成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旅游廊道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末乃至21世纪初,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然而当时社会背景下旅游廊道建设并未就未来旅游发展视角进行旅游开发规划,相关研究也很少涉及旅游产业布局与规划。伴随旅游行业快速发展,旅游廊道相关研究社会背景发生改变,已有旅游廊道建设无法满足大众旅游消费需求,相关研究成果在当前旅游环境中也很难合理解释旅游廊道开发在社会效应、文化效应以及经济效应等方面给目的地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从全域旅游背景下探讨旅游廊道、廊道旅游的特征以及二者与目的地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剖析旅游廊道开发对目的地产业体系、人居体系、生态保护体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初步预测旅游廊道相关要素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全域旅游建设提供思路,为目的地廊道旅游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2 旅游廊道的特征与目的地影响

旅游市场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全域旅游发展成为目的地旅游发展重要途径。旅游廊道从“节点”“线路”以及“域面”联合发展模式区别于传统目的地旅游节点孤立发展方式,为推动区域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旅游廊道作为目的地重要旅游吸引物在资源、空间、功能等方面呈现新特征,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消费需求、休闲特征以及产品体系与传统目的地观光旅游存在较大区别,在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能够有效实现目的地旅游协调发展(图3)。

2.1 旅游廊道与廊道旅游特征分析

2.1.1 旅游廊道特征分析

旅游廊道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4],其实质也是旅游资源价值转移的通道。从资源特征分析,旅游廊道开发从点线面最大可能地连接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与传统景区采取“景观隔离”开发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对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旅游廊道空间延伸能够连接区域各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对于传统景区自然或人文景观主题单一的特点而言,旅游廊道实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提高了旅游廊道整体旅游价值。在旅游廊道空间内游客不仅能够在旅游节点处实现观光享受,其旅游空间位移过程也是一种观光旅游。空间开放性和延续性使得旅游廊道能够连接观光资源,同时容纳休闲娱乐项目,满足游客观光与休闲体验的旅游需求。

旅游廊道将交通线路作为一个更加广阔的人的价值混合体[36],实现了旅游集散与旅游休闲活动高效衔接,对旅游者产生浓厚吸引力。旅游廊道空间特征及其成长过程可以用“点-轴理论”进行解释,即廊道区域空间结构由点(各级旅游节点)、轴线(交通沿线旅游经济带)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廊道旅游活动加速极核等级提升,极核(节点)吸引或辐射影响的腹地通过廊道轴线的连接形成点轴空间发展模式。伴随目的地廊道建设逐步完善,目的地点轴空间结构向网络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目的地旅游系统。旅游廊道对旅游目的地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以带状空间为轴心,向两侧辐射。与传统景区旅游方式相比,旅游廊道对于目的地的影响呈带状延伸,影响范围与幅度远超传统景区节点扩散模式。受旅游廊道影响最强地带即廊道沿线随旅游活动强度变化而变化的地带,也是旅游廊道的核心地带。核心地带旅游流影响强烈,带来目的地旅游结构演变。核心地带以外因其旅游流活动较弱而成为旅游廊道辐射地带。旅游廊道的影响相对减弱,原有旅游体系逐渐被打破并发生演化。旅游流影响程度最低的地带也是旅游廊道外围地带,系统对于旅游廊道带来的冲击反应并不敏感,依旧保持目的地原有平衡状态。旅游廊道影响力呈现“核心”“辐射”“外围”地带空间影响特征,相对点状扩散方式具有空间延续特点,即推动了区域形成一个整体,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这也是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所号召的区域旅游发展方式。endprint

当今旅游消费背景下不仅仅是观光功能,同样需要休闲体验功能。旅游廊道综合利用区域旅游资源的特征拓展了旅游廊道休闲体验功能,区域中特色民俗、温泉疗养、养生、主题娱乐公园等项目获得长远发展。与传统景区旅游相比,旅游廊道提升了旅游项目可进入性,减少了传统景区之间的进入障碍。相对较好的连通性使得区域内部、区域之间文化、经济等方面交流随之增加,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同时廊道空间连接各景观斑块阻止生境破碎,旅游廊道开发利用的同时得到了合理维护,从而实现区域生态环境永续发展。

2.1.2 廊道旅游特征分析

廊道旅游代表了大众旅游时代一种新的出游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廊道旅游依托目的地旅游廊道开展休闲体验等娱乐活动。相比于传统观光旅游而言,廊道旅游弱化了景区概念与地域界限,增强了区域旅游联系,扩展了目的地空间活动范围,在游客需求、休闲特征以及产品体系特征方面呈现较大差异。

传统旅游方式在游客需求多样化旅游环境下面临极大发展挑战,而廊道旅游发展方式兼顾了区域大多数景点,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全域旅游背景下廊道旅游是以目的地为对象的旅游,将目的地视为一个综合景区。传统分散的景区功能在廊道旅游发展方式下呈现出紧密交流与互动,观光景点、度假区以及旅游体验活动在空间上相互靠近,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选择。

廊道旅游休闲方式注重全身心体验,最大化旅游收益[36]。廊道旅游使游客全旅游过程置身旅游享受,即使在景点之间空间转换成本也被转移成为旅游体验过程,从而获得全感官体验。传统观光旅游过程中目的地间空间转换过程被廊道及其旅游吸引物代替,疲惫的旅途被观光、体验等项目代替从而全身心获得放松。同时,廊道旅游全过程实现了景观特色自然轉换、景点可进入性提高、休闲娱乐项目齐全等特点,提高了游客旅游体验水平与层次。

与传统旅游方式相比,产品体系呈现新的特征与业态,廊道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整,作为特色旅游产品被广大旅游者接受,带动了旅游特色产品发展。廊道旅游方式造成目的地主客共享人居体系,生活用品作为廊道旅游发展的基础性设施成为了廊道旅游重要产品体系。为了适应当代健康旅游发展理念,保健产品成为健康旅游产品的代表,也是廊道旅游重要产品特征,完善了廊道旅游产品体系。

2.1.3 旅游廊道与廊道旅游关系辨析

从旅游者角度分析,旅游廊道是旅游目的地大型旅游吸引物,是刺激旅游流产生的重要外在拉力[37],是廊道旅游的客体;对于目的地而言,旅游廊道是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推动旅游联合发展、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重要手段与途径。廊道旅游是在大众旅游时代消费升级、市场转型、旅游需求多样化市场背景下为满足大众旅游消费需求,而依托旅游廊道产生的新型旅游活动组织方式和旅游体验方式。与传统观光旅游相比,廊道旅游更加注重旅游体验过程,产品设计注重观光、休闲、体验相结合。

2.2 目的地廊道旅游活动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目的地信息获取便捷程度提高,增强了旅游者自驾、自助游等出行意愿,将廊道旅游繁荣推向另一高点。互联网信息获取、当面支付方式简化服务转让过程,这种自主选择消费过程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包价旅游项目中价值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引起旅游者负面感知的问题,维护了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稳固了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旅游+”的目的地产品战略丰富了产业链,推动目的地产业结构调整。受到旅游发展的刺激目的地旅游服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反过来又刺激了旅游流的兴盛,目的地旅游经济形成了良性循环。廊道旅游对于旅游目的地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的诸多改变依旧不容忽视,本文就旅游廊道对目的地人居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态保护体系3个方面的影响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人居体系影响:伴随旅游流的介入,社区居民纷纷扮演旅游参与者、经营者角色,旅游带来的收益促使社区参与意识增强。不同文化在目的地交流传播,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生活方式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特色民宿兴盛,改变社区集聚空间特征,居民居住、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生活空间受到一定挤压。而这一影响在传统旅游方式下影响深度和广度较小,目的地对这种影响所带来的压力也并不敏感[38]。廊道旅游造成周边社区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等同样需要优化与调整,居民不合理参与、旅游监管部门管理缺失等可造成旅游目的地人居环境恶化,文化流失、居民归属感降低、生活满意度下降,廊道旅游发展需要各相关部门在管理协调方面展开广泛交流与合作。

产业体系影响:旅游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要素布局演变、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体系调整,高附加值旅游相关产业比重增加。产业技术进步、业务拓展、旅游从业人员交流与合作等产业融合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商品经济日趋繁荣,绿色环保成为旅游消费产业重要特征,目的地逐渐形成了“绿色一产”“低碳二产”“休闲三产”相结合的产业体系。传统观光旅游对于目的地旅游产业引领作用有限,产业结构调整相对困难。旅游廊道空间上拉近了产业之间距离,加强了经济联系,有效地推动了产业体系调整和目的地系统升级。

生态保护体系影响:旅游开发促进旅游资源价值实现,同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在利用过程中进行适当保护;反之,旅游开发推动旅游资源保护,这种循环保护利用过程推进了目的地生态环境保护。廊道旅游发展方式注重目的地资源开发重心由传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向适度开发利用转变[9],强调环境保护与利用。旅游流的进入同样给目的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廊道旅游开放性和流动性较强,因此环境保护压力超出传统景区旅游。环境压力超出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便会造成资源环境负荷超载[39]。廊道旅游对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优于传统景区,由于空间约束性较差,对生态环境带来挑战同样大于空间范围明确的传统景区。进行适当的生态、环境、旅游发展等风险评价,监测目的地生态系统变化等措施是保证目的地全域旅游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40]。endprint

2.3 旅游廊道发展趋势研究

全域旅游發展背景下,以旅游廊道为手段的目的地建设扩大了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空间,解决了传统景区空间狭小、游客拥挤等问题,转向开放的“大旅游”空间。从而在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和管理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空间域新趋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需要旅游廊道在空间上能够更好实现区域旅游互动、空间关联。传统目的地旅游发展围绕旅游吸引物打造独立景区,缺乏相关产业的匹配形成孤立发展态势。景区为核心的传统旅游方式空间范围有限,难以引导区域旅游快速发展。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要求旅游廊道贯通目的地各旅游功能区,有效拓展旅游区空间范围。从而实现目的地旅游发展由传统景区逐渐转向目的地为核心的发展趋势,增强区域间旅游经济联系。

产业域新趋势:伴随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旅游消费需求规模扩大,依托景区与旅游城市的传统旅游产业难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消费市场刺激了旅游产业繁荣,随旅游流集散而集聚的旅游产业在旅游廊道这一特殊目的地的布局呈现新的集聚特征。旅游产业呈现沿廊道布局趋势,带动产业集聚空间范围延伸,能够有力推动目的地全域旅游发展。传统旅游产品逐渐集聚旅游廊道、旅游新业态诞生,不同产业出现了集聚与融合,产业链延伸,资源与要素综合利用得到加强,促使旅游廊道产业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终将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廊道。

要素域新趋势: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廊道发展不仅注重从空间上实现区域相互关联,还需要各要素空间集聚。传统旅游发展以目的地景区或城市为核心旅游吸引物,缺少其他要素的补充,游客可选择性小。旅游廊道发展趋向于整合旅游相关要素,丰富廊道空间内容,从旅游发展所需设施要素、旅游吸引物要素、旅游产业要素、旅游资本技术要素等向廊道空间集聚,旨在加强各要素联系与互动,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综合利用。

管理域新趋势:传统旅游发展政策、管理方案实施大多以行政区划为界限进行分区管理,行政边界打破了跨界旅游区发展,旅游相关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各部门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因此对于复杂问题处理效率低下。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廊道发展趋向于打破行政界线的阻碍,实现以地理单元为界限的管理办法,能够有效提升目的地旅游发展水平。基于空间尺度宽广的特征造成旅游廊道管理问题复杂,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多部门的广泛交流与合作,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

3 研究结论与展望

国外旅游廊道发展较早,经历了绿道、风景道、遗产廊道等不同阶段演变,关于旅游廊道相关研究也较早,相关研究视角可总结为: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视觉美学评价、规划思想与方法、使用者体验、管理及与相关政策的关系等。国内旅游廊道在2004-2010年发展迅速,旅游廊道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主要集中在旅游廊道景观设计、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

虽然国内外旅游廊道相关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但是在当今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廊道发展呈现新的趋势与特征。本文总结了旅游廊道资源、空间和功能特征以及廊道旅游的游客需求、休闲特征和产品体系,并将其与传统旅游发展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对比,探讨了旅游廊道开发对目的地系统的影响。旅游廊道对目的地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居体系、产业体系、生态保护体系等方面,主客共享人居体系受到游客思想、行为等方面影响,生活方式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文化受到冲击;目的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绿色、低碳、休闲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产业特征,引导旅游廊道空间向区域相关产业融合的“触媒”和“融头”转型[45];廊道旅游开展给旅游目的地环境承载力带来挑战的同时,推动了环境保护理念的形成以及生态保护方法的实施。旅游廊道作为全域旅游发展重要突破口,能够有效组织区域旅游资源要素实现综合协调发展。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对旅游廊道自身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廊道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空间域扩展与延伸、产业域结构优化、要素域组合与集中、管理域交流与合作。

未来,旅游廊道研究需要注重其市场研究,从人口统计特征、游客偏好、游客行为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掌握游客特征进行有效旅游营销。对旅游者廊道活动空间范围进行科学研究,根据廊道各区段旅游吸引力、人流量等合理设计旅游廊道宽度,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布局以及安全管理。旅游廊道开发利用的同时还需注重对廊道的资源要素、环境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保护研究,构建科学保护体系。同时运用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与视角,研究旅游廊道与目的地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之间作用机制,为政府机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在研究总结国内外旅游廊道发展历程过程中,将绿道、风景道、遗产廊道统称为旅游廊道,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进一步完善旅游廊道概念准确性与科学性,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尺度的目的地旅游廊道特征,还可加入旅游廊道市场、游域(廊道空间范围)等特征探讨。本文未将旅游廊道原有特征与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廊道进行对比,只是从全域旅游背景下总结旅游廊道特征、目的地影响、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旅游廊道建设对于全域旅游发展重要性,具有一定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将二者进行深入对比研究,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加大该研究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Rao Yangde. Concept of new resources and enterprises resources integr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20(5): 77-78. [饶阳德. 新资源观与企业资源整合[J]. 管理科学, 2006, 20(5): 77-78.]

[2] Zhong Linsheng, Li Ping.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wancang Wetland, Gansu Province[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11): 1444-1448. [钟林生, 李萍. 甘肃省阿万仓湿地旅游开发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对策[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1): 1444-1448.]endprint

[3] Qiu Hailian, You Yanan. Conceptualization of tourism corridor[J]. Tourism Forum, 2015, 8(1): 26-30. [邱海蓮, 由亚男. 旅游廊道概念界定[J]. 旅游论坛, 2015, 8(1): 26-30.]

[4] Wang Liguo, Tao Li, Zhang Lijuan, et al. Study on cultural corridor extent calcul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A case study of the Southwestern Silk Road[J]. Human Geography, 2012, 27(6): 36-37. [王立国, 陶犁, 张丽娟, 等. 文化廊道范围计算及旅游空间构建研究——以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为例[J]. 人文地理, 2012, 27(6): 36-37.]

[5] Hamin E M. The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 s partnership parks: Collaborative responses to middle landscapes[J]. Land Use Policy, 2001, 18(2): 123-135.

[6] Howard E.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M]. 金经元, 译. 明日的田园城市[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105-107.

[7] Lindsey G. Use of urban greenways: Insights from Indianapoli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45(2): 145- 157.

[8] Yokohari M , Amemiya M, Amati M. The history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greenways in Japanese New Town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 76(4): 210-222.

[9] Cao Kang, Lin Yuzhuang, Jiao Zimei. Planning ideals of Olmsted-beyond park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5, 21(8): 37-41. [曹康, 林雨庄, 焦自美. 奥姆斯特德的规划理念——对公园设计和风景园林规划的超越[J]. 中国园林, 2005, 21(8): 37-41.]

[10] Song Yue. Research on American Scenic Byway Designation[D]. Beij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2008. [宋悦. 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评估标准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11] Yao Yaxin, Li Xiaoqing. Multidimensional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route[J]. World of Antiquity, 2006, 20(1): 9-11. [姚雅欣, 李小青. “文化线路”的多维度内涵[J].文物世界, 2006, 20(1): 9-11.]

[12] Dawson K J. A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on strategy for Georgias greenway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3(1): 27-43.

[13] Frederick J C. Local and public heritage at a World Heritage sit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4, 44(5): 143-155.

[14] Blumentrath C, Tveit M S. Visual characteristics of road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peoples perception and Norwegian design practice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2014, 59 (1): 58-71.

[15] Sullivan W C, Lovell S T. Improv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t the rural-urban fring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 77(8): 152-166.

[16] Linehan J, Gross M, Finn J. Greenway planning: Developing a landscape ecological network approach[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3 (7): 179-193.

[17] Pena S B, Abreu M M, Teles R. A methodology for creating greenways through multidisciplinary sustainable landscape planning[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0, 91(5): 970-983.endprint

[18] Ginting N. How self-efficacy enhance heritage tourism in medan historical corridor, Indonesia[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6, 234(10): 193 -220.

[19] Hashemi H, Abdelghany K, Hassan A. Real-time traffic network state estimation and prediction with decision support capabilities: Application to integrated corridor management[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6, 73(10): 128-146.

[20] Zube E H. Greenways and the US nation park system[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3(6): 17-25.

[21] Xie Fang, Qi Wang. Corridor construction in tourism planning based on landscape connectivity[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28(7): 205-206. [谢芳, 戚旺. 旅游规划中景观连接度廊道构建[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7): 205- 206.]

[22] Wu Bihu, Li Mimi. EDVAET: A linear landscape evaluation technique: A case study on the Xiaoxinganling scenery driv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56(2): 214-222. [吴必虎, 李咪咪. 小兴安岭风景道旅游景观评价[J]. 地理学报, 2001, 56(2): 214-222.]

[23] Wei Xia, Bai Mei, Ju Yuanjing. Tourism planning for the scenic speed way based on landscape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on Funing scenic speed way[J].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1): 161-165. [魏霞, 白梅, 鞠远江. 基于景观评价的高速公路风景道旅游规划——以福宁高速风景道为例[J]. 经济地理, 2007, 27(1): 161-165.]

[24] Xu Wenhui, Rao Hongxia. Greenway network planning exploration based on urban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ECD): Case study of the greenway plan of Yiwu branch & innovation district[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5, 31(12): 55-57. [徐文辉, 饶虹霞. 基于城镇生态文化核心区(ECD)的绿道网规划探索——以义乌科创新区绿道规划为例[J]. 中国园林, 2015, 31(12): 55-57.]

[25] Zhang Xilin.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on the star lake greenway in Zhaoqing [J]. Tropical Geography, 2012, 32(4): 429-436. [张西林. 肇庆星湖绿道使用状况调查及评价[J]. 热带地理, 2012, 32(4): 429-436.]

[26] Lai Shouhua, Zhu Jiang. Community greenway: A new trend of greenway practice in compact cities[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2, 8(3): 77-78. [赖寿华, 朱江. 社区绿道: 紧凑城市绿道建设新趋势[J]. 风景园林, 2012, 8(3): 77-78.]

[27] Yu Kongjian, Xi Xueso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Grand Canal heritage corridor based on the genesis perspective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8): 975-986. [俞孔堅, 奚雪松. 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8): 975-986.]

[28] Li Wei, Yu Kongjian, Li Dihua. The overall protection theory frame of heritage corridor and the Grand Canal[J]. Urban Problem, 2004, 23(1): 28-54. [李伟, 俞孔坚, 李迪华. 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J].城市问题, 2004, 23(1): 28-54.]endprint

[29] Li Wei, Yu Kongjian. Cultural route: The new protect tendency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J]. Urban Problem, 2005, 24(4): 7-12. [李伟, 俞孔坚.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J]. 城市问题,2005, 24(4): 7-12.]

[30] Sun Ge. A study on visual meaning of cultural-relics of the heritage corridor on Silk Road(Xinjiang section)[J]. Journal of Xi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06, 27(6): 91-95. [孙葛. 对丝绸之路(新疆段)遗产廊道文化景观进行视角建构意义的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27(6): 91-95.]

[31] Li Fei. Study on Protective Development of Corridor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D]. Beijing: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10. [李飛. 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D]. 北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0.]

[32] Li Chuangxin, Ma Yaofeng, Li Zhenting. Research about patterns of inter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on exploiting heritage corridors resources: Taking Silk Road applying for being a world heritage for an example[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09, 25(9): 841-844. [李创新, 马耀峰, 李振亭. 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模式研究——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5(9): 841-844.]

[33]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tice for Further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en Channel [EB/OL]. www.gov.cn, 2000-10-11.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EB/OL]. www.gov.cn, 2000-10-11.]

[34] Lu Chao. Study of the Rural Greenway P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The Concept Planning of Suizhou Tangxian Deqin villiage as an Eample[D]. Wuhan: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5. [陆超.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绿道规划研究——以随州市唐县镇勤德村概念规划为例[D]. 武汉: 湖北工业大学, 2015.]

[35] Lindhult M. Wans Nanxi, trans. American greenway lessons: The good, the bad, the strategic and the innovative[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2, 3(6): 34-35. [马克·林德胡尔, 王南希, 译. 论美国绿道规划经验: 成功与失败, 战略与创新[J]. 风景园林, 2012, 3(6): 34-35.]

[36] Yu Qing, Wu Bihu, Liu Zhimin et al. Literature review on scenic byway research and planning practice[J]. Graphical Research, 2007, 26(6): 1274-1284. [余青, 吴必虎, 刘志敏, 等. 风景道研究与规划实践综述[J]. 地理研究, 2007, 26(6): 1274-1284.]

[37] Bao Jigang, Long Jiangzhi. The transference of urban tourism driving force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2): 274-282. [保继刚, 龙江智. 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J]. 地理研究, 2005, 24(2): 274-282.]

[38] Li Yanqin. Application of the ABCD-X community stress and coping model in pro-poor tourism development of ethnic villages: A study of Shiwei Village on the Sino-Russian border[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11): 40-50. [李燕琴.旅游扶贫村寨社区压力应对的ABCD-X模式——以中俄边境村落室韦为例[J]. 旅游学刊, 2015, 30(11): 40-50.]endprint

[39] Zhou Kan, Fan Ji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1): 39-52. [周侃, 樊杰. 中國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例[J]. 地理研究, 2015, 34(1): 39-52.]

[40] Wang Yuncai, Han Liying. The model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landscape conservation based on landscape isolation analysis: A case study on Luzhi Town in Jiangsu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 143-156. [王云才, 韩丽莹. 基于景观孤岛化分析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模式——以江苏苏州市甪直镇为例[J]. 地理研究, 2014, 33(1): 143-156.]

Abstract: A tourism corridor refers to a linear space, which focuses on the integrat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knots, routes and regions. Its implementation can improve the systems of touristic destination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olistic tourism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enhancement of both.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holistic tourism requires research on tourism corridors to be strengthen. For this purpose, this paper first combs through prior researches on this matter. Then, it analyses the features of tourism corridors and corridor-based tourism,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of them and touristic destinations. Finally, it predic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tourism corridor related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both holistic tourism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for the sound progress of a corridor-based tourism.

Prior foreign researches on the concept of tourism corridors have focused on topics such as ecolog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visual aesthetics; ideas and methods; users experience, overall management and public policies, etc. Foreign research on tourism corridors has shifted its focus from the corridor design to other relevant features, such as the experience of touris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agement of corridors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Using the CiteSpace application for analysing domestic research trends,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domestic research has mainly focused on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of a theoretical system,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corridors an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green network, whereas the areas of user perceptions, the influence of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others have been much less explored. Then, the features of tourism corridors are analysed from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resources, space and function, while the features of corridor-based tourism are analysed from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tourist demand, leisure and commodit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ourism corridor and a corridor-based tourism is thus clearly distinguished: a tourism corridor is a big tourist attraction, whereas a corridor-based tourism is a new touristic model that, relying on the tourism corridor, uses new methods to organize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to appraise the travellers experience.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and "Tourism plus",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se the impact of the corridor-based tourism activities on the residential, industr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s.endprint

With the aim to contribute to the conclusions of previous works, this paper takes one step further on the research of a tourism corridors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holistic tourism as well as on new research trends, which include: strengthen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spatial perspective); accelerating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ourism-related elements while improving its utilization and efficiency (factor perspective); pleading for the dismissal of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which hinder the realization of a geographical unit-management approach (management perspective). On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ourism corridors must focus on the shift from the design of a tourism corridor to other relevant features and, while enhancing the research systems,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must be used to study methods and perspectives an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between the corridors and the natural and social ecological systems, so as t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the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to conduct scientific policy-making.

Keywords: holistic tourism; tourism corridor; tourism features

[責任编辑:周小芳;责任校对:刘 鲁]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
传统农耕存留区的农旅融合路径构想
对全域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
全域旅游背景下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嘉峪关市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探索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类课程改革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