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材解读

2017-11-21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7年41期
关键词:限塑令塑令餐盒

一、不该拿着“外卖”的方便当随便

塑料餐盒的风靡离不开“价廉”与“物美”。一方面,它确实比可降解材料便宜;而另一个鲜被提及但不能忽视的原因是,中餐汤汤水水多,便要求外卖餐盒需要更好的密封性。比起泡沫餐盒和可降解的纸盒,塑料餐盒因其密封性、牢固性和不易变形等特性,自然成了首选。否则,汤洒了消费者有怨气,店家也很委屈。在环保餐盒和塑料餐盒间,商家选后者弃前者,无非因为安全、可降解的包装成本更高,会压缩盈利。生产厂商则是见机行事,只要有生产的许可,有持续的需求,就很难有动力改弦更张生产环保产品。一旦政府不是强制规定必须采用可降解产品,无论商家还是生产厂家,自然不愿意将成本转嫁到自己头上。互联网订餐平台的外卖服务真正实现了让人“饭来张口”。可惜,图自己方便的消费观其反面很可能是无所顾忌的环境观。家里有了干净的后厨,只不过是将垃圾全扔到了屋外;吃了眼前的外卖餐饭,无非是将外卖垃圾留给社会。

二、限盒令能否扼杀外卖垃圾

塑料袋早已被称作“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限塑令出台多年,推廣环保产品的倡议从未停止,步履维艰只因分担推广成本的责任不够明晰。如今的限塑令倒更像是一条卖塑令,在一些大型超市消费的消费者还是可以直接购买到塑料袋。与限塑令一样,外卖餐盒的价格杠杆也再次失效了。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支付“高价”——一个外卖餐盒需要1元钱。然而,这个价格并没有减少消费者使用,也没有变成治污费用,而是成了额外收益。从这个角度看,或许还可以继续提高塑料袋、塑料餐盒的费用,但同时也应该明白:仅仅通过价格调节“需求”而非瞄准“供给”的限盒令很难真正见效。如果不控制塑料包装的总量,打地鼠的困局将在所难免:塑料包装不在超市就在菜场,不在东部就在西部。

【适用话题】

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环保观念;绿色消费;责任与义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限塑令塑令餐盒
关于我国外卖餐盒的处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
“限塑令”沦为“卖塑令”
“限塑令”为什么变成废纸一张
“限塑令”之尴尬,如何化解
限塑令实施7年名存实亡 有超市靠卖塑料袋年赚千万
“限塑令”遭遇“七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