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址文化的提炼与延展—赤峰红山片区景观规划设计

2017-11-21朴香花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12期
关键词:赤峰红山景观规划

朴香花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遗址文化的提炼与延展—赤峰红山片区景观规划设计

朴香花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随着社会文化建构的升级,人们开始重视文化遗产作为历史见证、文化载体的重要性。在经济主导的社会体制下,在开发过程中必然以利益优先法则进行建构,故而在过去的遗址保护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对遗址文化的提炼与延展,是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红山遗址群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山片区景观规划通过现有的红山森林公园和遗址本体的保护、遗址文化的提炼和剖析,从文化展示、延续、拓展等方面对片区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将遗址文化要素附于实体景观空间,展示红山文化的魅力,对承传与发扬遗址文化、保护与利用考古遗址,做出了积极探索。

遗址文化;红山文化;景观;游览路线

1 项目概况及景观现状

1.1 项目背景

赤者红也,峰者山也。赤峰正是由于城市的东北方向有座赭红色的大山而得名。红山除了特有的自然地貌,更多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赤峰文化的支柱、灵魂,而且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山时代留存在中国的文化血脉中,蕴涵着中华文明的真实起源和发展之路。

1.2 项目范围

红山片区位于赤峰市红山区的东北区域。总规划面积达到20.9平方公里。(红山文化遗址群范围为6.4平方公里;红山国家森林公园范围为14.5平方公里。)

1.3 景观现状

红山位于英金河东南岸,与市区东北部街区相连。红山由凤凰峰等5个主山峰和4个次山峰构成,最高峰海拔746米。红山西部岩石裸露,以燕山期花岗岩、钾长石居多,故呈红褐色。山石突兀,赤壁奇崛,固有自然景观的特异性。

规划根据红山现状,将红山片区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山前区、山下区、山后区。其中山前区是红山的核心区;山下区包括现有的酒庄度假村、红山公园等外围区域;山后区包括部分红山文化遗址分布区。

在现状调查中也发现红山片区存在着一些问题。

(1)片区可达性有待改善

(2)游览体系待完善

(3)遗址文化的保护与科普不足

(4)已有的景观设施与红山片区风貌不协调

2 重要历史景观资源

2.1 红山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发掘和著述,远在五六千年前,我国北方人类先祖就在红山前后繁衍生息。红山森林茂密,水草丰美,气候宜人,人类先祖在此过着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渔猎的生活,形成了我国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日本帝国主义侵占赤峰期间,曾在红山建选金场,加之风水侵蚀,对天然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建国后,政府发动群众绿化、美化红山,现已形成大面积的人工林,面貌有所改变。

2.2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红山得名。红山文化分布于东起辽河流域,西至燕山南北的广大地区,最早发现于1921年。新中国成立后,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了的众多红山文化遗址、墓葬和大批的出土文物,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考古学家们推断,距今五六千年前这里曾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先民从事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和渔猎。这一重大考古成果证明,赤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与中原地区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摇篮。七八十年代辽西东山咀、牛河梁遗址考古新发现,是红山文化发展的高峰。

红山遗址群现散落在红山片区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5处重要遗址。

3 总体设计

依托于红山片区景观风貌和周边条件,整合红山森林公园内的已有景点和红山遗址群节点,进行合理的游览路线规划设计。

图1 总平面图

3.1 目标与原则

地域性原则-继承并发展丰富的地域文化,体现人文精神。

生态性原则-修复富有特色的地形地貌,展现自然精神。

功能性原则-满足人们休闲旅游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经济性原则-尊重现状,与自然相结合,保证项目实施,提升景观品质。

3.2 总体定位

文化—以文化传承为出发点,以赤峰红山作为红山文化的中心,通过文化熏陶与遗址体验区的打造,加强红山文化弘扬和传承的力度。

游憩环境—结合红山森林公园,对现有的景观环境充分利用,并加以改善,合理规划游览系统,提升整体的游憩环境品质,打造红山成为市民心中集文化内涵、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游憩圣地。

图2 游览路线

3.3 游览路线规划

红山地形地貌特色鲜明,沟壑纵横且高差大。游览路线规划需要充分结合现状,顺应山势和坡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红山片区是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融为一体的区域,游线规划应依托红山自然地貌,整合红山的现有景点和遗址考古节点,挖掘红山文化内涵,提供体验多元红山文化和自然风貌的游览路径。根据现状条件和资源特点(如表1所示),共划分出4种主题游线:(见图2所示)

表1 红山片区游览线

3.4 服务设施

针对遗址文化的提炼和延展,除了考古遗址点的合理连接之外,在整个片区树立遗址文化的标识是重要的规划内容。依托于片区内处处可见的服务设施视觉形象,足以唤起游客对遗址的观赏兴趣和探索。

在红山文化的众多独特现象中,雄浑大气的陶罐和气韵天成的玉器可视为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从红山文化中提炼地域性的设计语言,再与风景沿线的景观节点和景观设施、标志设施、建筑装饰相结合,体现红山文化的韵味。

(1)标识系统

将红山文化特色的标识系统串联全园。标识系统以自然和谐,具有关怀性、人文性为设计原则,以展示红山的人文及自然环境为设计目的,增强景点识别性,突出红山整体风貌形象。

标识系统分为导游全景图、景物介绍牌、道路导向指示牌、警示关怀牌。

(2)景观设施

现有的构筑物、小品存在部分老化及不协调的问题,针对这些景观设施进行保留改造。材料、材质尽量与红山自然形象相统一,并注入红山文化符号,从而体现统一和谐的景观风貌。

表2 标识系统和景观设施的设计意向

4 结束语

红山片区景观规划是以考古遗址保护为重点的景观空间营造项目。该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保护好遗址本体,不仅是片区景观规划的核心部分,更是传承与延续遗址文化的重要举措。红山片区景观规划,将无形的文化要素与有形的文化景观结合起来,在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同时,将文化与现有的森林公园的功能相融合,开拓出新型的文化展示和阐释的方式,创造出兼具遗址文化风貌和文化活力的景观空间。

通过该项目,深入思考如何将遗址深厚的文化积淀切实地挖掘出来,附着在景观、建筑、空间这些有形的物质要素上,让人们轻松简单地去认知深邃的遗址文化,达到将文化提炼与延展的目的。

[1]郭治中.红山文化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考古》,2009(1).

[2]贾洪榛.国宝红山[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10.16767/j.cnki.10-1213/tu.2017.12.043

猜你喜欢

赤峰红山景观规划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红山荞麦看木森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行摄赤峰 解读红山文化 探寻玉龙渊源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