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化教学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11-21缪广寒
◎缪广寒
基于模块化教学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缪广寒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是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软件技术专业体系与特点,结合企业对于软件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职业学校需要针对软件技术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特点,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旨在培养高技能性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学科特征与教学实践来探讨软件技术专业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程体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研究背景
目前,为了顺应我市产业转型环境下的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发展趋势,近年来,我校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同时,着力于构建具有特色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模块化、通用化、个性化与项目化,通过大力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创新发展需要的技能性人才,提升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学校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开发过程中,借鉴了加拿大的能力教育体系(CBE)职业教育理念,运用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 教学计划开发)来进行课程开发。该方法把相关课程设计为若干个模块,模块划分依据实际岗位需求出发,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个模块有明确的与之对应技能要求与行为目标,并且模块与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与此同时,在专业调研与结合实际与的基础上,我们将软件技术专业主要分为财务应用软件开发、游戏应用开发、手机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开发、手机软件开发、 WEB程序开发、手机软件开发、 嵌入式程序开发等几个培养方向。每个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设定目标岗位。
职业教育因其特性,校企合作在当前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因此软件专业岗位引入了企业岗位模拟培养模式:项目教学法。课改后的课程体系包含了多个专业方
向,每个专业方向有若干个项目组成,教学则以项目实施作为流程,每个项目根据学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划分出多个模块。每个知识模块的学习有对应了多项技能达标要求。学生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即表明学习了一个完整的技术流程操作。项目根据知识技能的深度与难度递进。学习过程中学生多以小组的模式参与学习,这样既可以体验独立完成项目也可以体验不同岗位的分工合作。
这是一种创新应用型产学研合作,同时也构建了学校、个人、企业三位一体模式教学模式。有了企业的参与,我们就可以借鉴企业的评价模式中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企业环境中的定量人才评估分析体系不仅可以对学习团队的配置与管理提供针对性的意见,还可以职业院校专业发展方向提供一个有力的参考。
理论基础
以模块驱动的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多元化智能学习理论之上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景下,通过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项目教学法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任务(情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协作”与“会话”,从中获取知识,架构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化智能理论则认为过去人们对于智力的定义太过于狭义,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灵性智能等多种。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都是聪明的,但智力的范畴与性质呈现出差异。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同时也是对我们原有的教学评价方式提出了质疑。
如果说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项目教学法给我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那么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则是让我们回归了教育的初衷,同时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也为新的教学评价方式提出了理论依据。
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就是将教学测量中得到的信息、资料、数据等材料做系统化收集并分析,明确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影响并为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提供可靠信息。由于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差异,学生在开展意义建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也是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职业院校基于模块化的软件专业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多维度的。
本文主要以无锡城市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在多年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院持续推行了项目化教学,并逐步探索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这个教学评价体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结合了师生互评、主要包含了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内容的多维化与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上。
评价主体多元化。软件专业知识复杂性与技术特性扩大了教学评价主体的范围。有了校企合作,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主体除了学生与老师以外,还要加入专家。这样,多元化评价体系中的评价除了常见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以外还包含了学生互评、专家评价与实训评价等方面。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与能力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监督。学生互评是学生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对协作对象的评估,评估一是针对对象的作品进行互评,另外一方面则是对技术能力与合作能力的评估。协作评估对增加学生的协作与交流沟通起正向促进作用。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岗位情景模式,培养学生岗位间共事合作能力,还能使他们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缺点,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设计,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设计鉴定评审能力。
专家评价是一个企业专家从岗位与项目角度出发对学生的专业化评价,有了这一层次的评测,促使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从培养一个合格的毕业生转化为培养一个合格的职场技术人员。
实训评价是对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开始,以及正式工作中的评价,从实习生到毕业生之间的过渡期间,跟踪与反馈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方向、从事岗位、薪资水平分析等,从这几个指标可以反映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通过反馈,我们可以分析相关信息,这对优化专业方向与项目化课程设置有直接关系。
评价内容多维化。职业学校软件专业体系中的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是指考察学生知识并不是唯一的评价内容。知识不等于能力,因此,多维化的评价内容包含了知识评价、能力评价与职业化评价三个方面。知识评价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进行评价,其中包含了理论知识与应用性知识。能力评价则包含了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协作能力、设计能力、语言能力、信息素养等实践应用中的各项技能。职业化评价则是引入了企业软件人才评价中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兴趣测评、职业素养测评等。在学习过程中,学校会有企业人员走进课堂给学生进行培训,同样,学生也可以到企业中去进行参观或者实习。在学生接受专家指导的过程中,职业化测评贯穿其中,监督整个实习过程。
评价方法多元化。教学测评的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贯穿与教学的各个过程中。目前,大多软件专业教学评测手段还是使用传统的论考试与上机考试考核方式。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的缺点非常明显,学生的学习目的从掌握技能变成了应付考试,学生考完就忘,并没有转化为可操作的应用性技能。因此,模块化课程设计下的教学评价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立思维与技能发展的基础上实行,确保教学质量。
评价应贯穿教学的每一个阶段
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注重于终结性评价,尤其是职业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业测评往往只有期终成绩与平时成绩。到了离校前则多了一个综合实习成绩。由于要求单一,标准模糊,学生对于学习只需应付突击复习即可,长期以往,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技能水平越来越低。因此,我们除了关注总结性评价,我们也要关注教学前学生的学能评价与职业性格测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评价。其中,尤其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也称形成性评价。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模块都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其中包括四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中又包含了若干个二级指标。形成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学习感受方面等多个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的覆盖面比较广泛。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外,它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操作与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学生能明显地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清楚地了解自己哪一方面需要改进,从而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模块化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则是在每个知识模块学习的过程中的评价,每个模块结束后,学生就可以从评价中得到反馈,及时调整自己学习状态,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个模块的学习。
教学评价只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重视教学评价就是重视教学质量,就是真正重视学生的培养。职业学校可以从学生入学就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从教学层面讲就是一个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的个人优势与特长出发,发展各项技能。学生在教师与专家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熟与自我完善,成为一名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教育评价的重要作用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目标明确,学有所获。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