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的就业选择和经济收入差异思考
2017-11-21谭毅萱
◎谭毅萱
新生代农民的就业选择和经济收入差异思考
◎谭毅萱
随着城市化建设中的不断发展,农民群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新生代农民逐渐出现。但是其与第一代农民在就业选择以及经济收入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新生代农民的就业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分别对新生代农民的就业选择情况以及其与其他劳动群体之间存在的经济收入差异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新生代农民的顺利就业提供研究参考。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市场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大部分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制造行业都逐渐向着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特征发展,逐渐体现出更加明显的产业梯度。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农民工由于劳动力的丧失逐渐在市场中退下,而新生代农民则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就业市场当中,成为市场的主要劳动力群体。保证新生代农民的劳动权益,是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
新生代农民就业选择差异分析
新生代农民在就业选择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新生代农民在就业行业选择方面的差异。根据新生代农民的性别划分,女性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一或第三产业当中,而男性则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当中。而根据农民的文化水平进行划分,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当中,但在第二产业中也有所涉及。高中水平的农民就业主要以第一产业就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为主,其他更低文化水平的农民则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就业当中。
其二,新生代农民在就业地点方面的差异。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在进行就业地点选择时主要以就近就业为主,但是男女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女性就近就业的比例相比男性高出13%左右。而从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可以知道,文化水平在大专及以上的劳动者更多的会选择外地就业。而文化水平为高中或者以下的就业人群大都会更加倾向于本地就业,且文化水平越低,在本地就业的可能性就更高。
其三,新生代农民在就业途径选择方面存在的差异。虽然新生代农民就业已经受到传统就业形势所造成的约束,但其本身的就业渠道却相比第一代农民更加广泛。以就业地点的远近差异进行分析可知,就业者选择就近就业则大多会通过自身的力量来谋求工作,依靠政府安置以及亲友介绍的可能性较低。而随着就业地点离家距离的不断提升,则其他就业渠道所发挥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就业广告、亲友介绍以及政府安置等就业渠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而针对第三产业就业来看,劳动者大都还是以自主谋求工作的方式为主,但是就业渠道也相比其他行业的就业渠道更加广泛。
新生代农民在经济收入方面的差异
新生代农民的实际经济收入与其就业选择存在着直接关联,由于就业选择存在多样性,所以其在经济收入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根据新生代农民的就业行业选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处于第一、第三产业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大的经济收入水平大都较低,而处于第二产业中的新生代农民中低收入人群的数量明显更低。而经济收入为中等或中上等新生代农民在第二产业中的占比明显高于第一、第三行业中的占比。
其二,根据新生代农民的就业地点的选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劳动者选择在省内进行就业,则该群体中经济收入较低的劳动者比例更大,且就业范围越小,则低收入人群数量更多。而当其选择出省或者出国就业,则低收入群体的数量将明显下降,大多数的中等、中上以及高等经济收入人群都属于出省就业人群。由此可见,就业地点对于新生代农民的经济收入差异的影响作用较大,省外就业人群的经济收入最高,本县就业中的低收入人群最多。
其三,根据新生代农民的就业途径的选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劳动者通过职业介绍单位来谋求工作的人群当中,低收入人群数量的占比较大。依靠亲友工作介绍来谋求工作的人群中,低收入人数量相比上一种类型更少,但是总体水平也较低。而政府安置就业或者利用媒体广告招聘获得工作的新生代农民中的低收入人群较少,大都属于中等、中上等以及高等经济收入人群。由此可见,就业途径的选择对于劳动者的经济收入分层所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普遍的。虽说通过亲友介绍获得的工作的收入水平较低,但是能保证收入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利用职务介绍、媒体广告招聘等获得的工作在经济收入方面相比前者更高,但是却难以切实保证经济收入的安全性。劳动者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对应的就业选择。
新生代农民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劳动力人群,该劳动群体内部在就业选择与工资差异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新生代农民的就业选择差异主要体现在就业岗位、就业地点、就业途径以及就业稳定性等多方面的选择差异。而其工资待遇方面的差异则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就业农民经济收入较高、省外就业群体的工资高于省内就业群体的工资、工作稳定的就业群体相比不稳定的就业群体更高。
(作者单位:长沙市南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