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上的香料研究

2017-11-21王启涛

一带一路报道 2017年6期
关键词:青黛吐鲁番香料

文 王启涛

丝绸之路上的香料研究

文 王启涛

古代丝绸之路同时也是香料之路,善于做香料贸易的粟特人,将西亚、南亚等地的香料,通过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吐鲁番,销往华夏大地,这些香料往往由植物提炼而成,不少香料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佛教认为香料可以洗涤所有灾孽和烦恼,香料在丝绸之路上备受欢迎的原因,除了世俗民众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审美意识外,还与佛教的流行密不可分。

丝绸之路 香料 粟特人

古代丝绸之路同时也是一条香料之路。香料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审美意识,随着近百年来敦煌、吐鲁番文献的出土,我们对丝绸之路的香料类型和香料贸易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丝路上的人们崇尚香料,这从他们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甚至连婢女都以“香”为名,吐鲁番出土文献《武周先漏新附部曲客女奴婢名籍(二)》记载婢女的名字,有“祀香”“采香”“真檀”,而《唐贞观某年男世达户籍》所记载的婢女有“春香”。深入研究敦煌、吐鲁番文献,发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香料贸易共有四个特点:

一、世界闻名的香料贸易市场

古代吐鲁番是世界闻名的香料贸易市场,从事香料贸易的往往是粟特人,香料来自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等广大地区。这从高昌国时代的文书可以看出,那时候吐鲁番过往的商品都要收税,在这些税务清单中,非常突出的一种货物就是香料。

《高昌内藏奏得称价钱帐(一)》记载了“康乌[提]畔阤买[郁][金][根]八十七斤,□□不吕多,二人边得钱一文”,又记载了“□射蜜畔阤买香三百六十二斤,卤沙二百卌一斤,与康炎愿,二人边□钱十五文”,又记载“买香八百斤,石蜜卅[一]斤”;《高昌内藏奏得称价钱帐(三)》记载 “康牛何畔阤买香陆百伍拾□斤,囱沙贰百壹斤,与康莫至。二人边得钱贰[拾][壹]文”,以上文书中的“买”均是“卖”义,这些香料贸易动辄数百斤,可见是大宗批发。香料交易双方都是康姓粟特人,粟特人是古代丝绸之路从事商贸的主要民族。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香料往往来自中原以外的兄弟国家和其他民族,《药方书》断片:“姜黄、浅根、甘草,各等分并消灭行药能成大吉祥雄黄、茵芋、豆郁金香、婆诃羊声香一本云用毕钵,右各等分羊并此得差此名单香附子、肥多罗、郁这件文书中提到“郁金香”“毕钵”,都来自丝路沿线别的国家,考《周书》卷五十《异域下》言波斯出产:“薰六、郁金、苏合、青木等香,胡椒、荜拨、石蜜,千(年)枣、香附子、诃梨勒、无食子、盐绿、雌黄等物。”又《梁书》卷五十四《诸夷·扶南》:“十八年,复遣使送天竺旃檀瑞像、婆罗树叶,并献火齐珠、郁金、苏合等香。”“荜拨”即“毕钵”。又考《册府元龟》卷九九九载玄宗开元七年(719年)安国进贡的物品有:“郁金香三十斤,生石蜜一百斤。”在南亚及东南亚诸国,亦生产香料,《梁书》卷五四《诸夷·林夷》载盘盘国献“沉檀等香数十种”“菩提树叶、詹糖等香”,又载丹丹国献“杂宝、香药等物”,又载干陁利国献“杂香药等”,又载狼牙脩国多产“偏多沉婆律香等”,又载婆利国“舆以杂香为之”。

二、古丝路上的香料往往由植物制成

吐鲁番出土文书《高昌内藏奏得称价钱帐(三)》载“尼屈量香伍拾贰斤,得钱[壹][文]”,这里的“尼屈量香”很显然是一种香药,以前学者们以为“尼屈量”是胡商名,但也不排除是一种植物名和地名,表明这种香来自于此种植物和此地。香料来自植物,在传世文献中有广泛的记载,考《魏书》卷一○二《西域·康国》:“出马、驼、驴、犎牛、黄金、硇沙、贝甘香、阿薛那香、瑟瑟、麞皮、氍毹、锦、迭。”美国学者劳费尔(Berthold Laufer)认为“贝甘香”即《太平广舆记》卷一八三中所载的“甘松香”,而“阿薛那香”(劳费尔误引为“阿薜那香”)是粟特语名字的译音。我们认为上揭“尼屈量”之名不排除也与粟特语或其他民族语言有关。

当时的香料多为植物提炼。《蒙学字书·药物部》载有“龙脑”,“龙脑”即龙脑香,是龙脑香树的提取物。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秣罗矩吒国”:“木干之后,循理而析,其中有香,状若云母,色如冰雪,此所谓龙脑香也。”又检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八《木篇》载:“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婆利呼为固不婆律,亦出波斯国,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叶圆而背白,无花实,其树有肥有瘦,瘦者有婆律膏香。一曰瘦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也。在木心中,断其树劈取之,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入药用,别有法。安西香树,出波斯国,波斯呼为辟邪,树长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

在吐鲁番出土文献中,有大量女性随葬衣物清单,其中就有不少香料用作化妆品,最典型的就是“脂粉”“烟支胡粉”,如《高昌延昌七年(567)牛辰英随葬衣物疏》有“右脂粉具”。《高昌延昌三十六年(596)某甲随葬衣物疏》有“烟米支糊粉具”,《高昌延和四年(605)某甲随葬衣物疏》有“支胡分具”(“支胡分”即“烟支胡粉”),《高昌义和四年(617)缺名随葬衣物疏》有“[烟]支糊粉具”(“糊粉”即“胡粉”),《高昌义和四年(617)六月缺名随葬衣物疏》有“钗髻米支胡粉箭刀尺一具”(“米支”即烟支),《高昌重光元年(620)信女某甲随葬衣物疏》有“囙支胡蚕(?)具”(“囙支”即烟支),《物价文书》有“桂心壹两,上直钱玖文,[花]烟支壹两,上直钱玖拾文”,请比较高昌延昌八年(568)写《急就章》古注本:“香脂,面脂也。粉胡粉耳[也]。”

考崔豹《古今注》(汉魏丛书本)卷下:“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亦谓为红蓝,以染粉为妇人色,谓为燕支粉。”劳费尔言:“《北户录》里有一段关于燕支花的记述:‘山花丛生端州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蓝(槐蓝属),其花似蓼(蓼属或蓼蓝)。穗长二三寸,作青白色,正月开。土人采含苞者卖之,用为燕支粉或持染绢帛,红不下蓝花。习凿齿《与谢侍中书》云:此有红蓝,足下先知之否?北方人采其花染绯黄,按其上英鲜者作燕支。妇人装时,用作颊色,作此法大如小豆许,而安令遍,色殊鲜明可爱。吾小时再三见过燕支,近日始睹红蓝耳。后尚为足下致其种,匈奴名妻阏氏,可爱如烟支也。阏字音烟,氏字音支,想足下先亦作此读《汉书》也。又郑公虔云:石榴花堪作烟支。’”这条语料言及“烟支”,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烟支”正好可以挂上钩。又作“燕脂”,李时珍把燕脂分为四种:一种是以红蓝花汁染胡粉而成,一种以山燕脂花汁染粉而成;一种以山榴花汁作成;一种以紫矿染绵而成者,谓之胡燕脂。

吐鲁番文献所提到的“胡粉”即“餬粉”,《释名·释首饰》:“胡粉,胡,餬也。脂合以涂面也。”实即铅粉,铅粉是将铅锡一类物质与醋酸放在一起反应,使之生成黄丹,再由黄丹转化为糊状的粉,为了储存,汉代以后,妆面用的铅粉被吸干了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的形状,所以铅粉最初是糊状的,故称为糊(胡)粉。比较《辰年支刚刚等施入疏》:“胡粉半两,施入修造。”《佛说善恶因果经》:“着烟火支胡粉朱唇入寺者,今作赤嘴鸟。”如果从颜色上区分,“胭脂”是红色的化妆品,“胡粉”是增白的化妆品,新疆民丰出土有一绢质刺绣粉袋,白绢作地,绣有草叶、绿叶纹,内装少许黑色块状物,乃铅粉变质之物,又出土有胭脂包,黄色细绢包裹,内装少许朱色粉末。

三、香料兼具药用功能

古代丝绸之路的香料往往具有食用、药用功能。比如“白旃皮”,是白色栴檀的皮,在吐鲁番文献中记载它既是药材又是香料,《医方》(1-286):白栴皮二两杏人二两去赤皮,大棗十五枚破之,以水六升取二升,绞去滓,适寒温,分为二服。”《物价文书》载有“鞭鞘”“郁金花”“麝香”“丁香”“沉香”“白檀香”,《医方书》亦有“龙脑香”“白檀香”“黑檀香”,《香药方》:“熏衣香方:白檀香一两。”“白檀”就是“白旃”,也就是旃檀香,又作“旃檀”“旃檀娜”“牛头旃檀”“牛头旃檀香”,《金光明最胜王经》:“旃檀,旃檀娜。”“旃檀娜”即梵文音candana,《玄应音义》二十三:“旃弹那,或作旃檀那,此外国香木也,有赤白紫等诸种。”白檀香因为色白而得名,《南齐书》卷五十八《东南夷》载永明二年阇耶跋摩遣天竺道人释那伽仙上表称扶南国王臣侨陈如阇耶跋摩《启》中有“献金镂龙王坐像一躯,白檀像一躯,牙塔二躯。”《俗务要名林·香部》载有“牛头旃檀香”,根据《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九的记载,牛头旃檀香是因为出产地似牛头,故名牛头旃檀香。旃檀原产于天竺(印度),传到中土,被广泛使用,在吐蕃占领敦煌时期,甚至成为寺院向僧众科征之物,《吐蕃占领敦煌时期科香帖》:“计廿一人共科郁金、乳头香、栴檀香等各分共一两。”

吐鲁番文献中还有“青黛”“黑黛”,见于《高昌章和十八年(548)光妃随葬衣物疏》。“青黛”即青色的、用来画眉的化妆品,还可药用;“黑黛”即黑色的、画眉的化妆品。《物价文书》:“诃梨勒壹颗,上直钱贰文伍分,青黛壹两,上直钱拾陆文。”《杂集时用要字》(九)“药物部”亦有“黛青”。考《楚辞·大招》:“青色直眉,美目媔只。”洪兴祖补注:“青色,谓眉也。”《释名·释首饰》:“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通典》卷一九二《边防》八“疎勒”:“唐贞观中朝贡。今其国王姓裴,并有汉时莎车、捐毒、休循三国之地,侍子常在京师。”原注:“妇人不饰铅粉,以青黛涂眼而已。”劳费尔言:“中国人认识了真正的靛青,名叫‘青黛’(画眉用的蓝色料),同时也学会了上述的伊朗人染发的习惯,最早的记录上说这个青黛出在漕国,和吐火罗附近的俱兰;在唐朝,拔汗那(大宛)的妇女不擦铅粉,而是用青黛描眉。”

再检《本草纲目十六·草之五·蓝靛》“释名”:“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沫,掠出阴干,谓之靛花,即青黛。”关于“青黛”的得名,检《本草纲目十六·草之五·青黛》“释名”“黛,眉色也,刘熙《释名》云:灭去眉毛,以此代之,故谓之黛。”关于其产地和特征,《本草纲目十六·草之五·青黛》“集解”:“(志曰)青黛从波斯国来,今以太原并庐陵、南康等处,染淀瓮上沫紫碧色者用之,与青黛同功。(时珍曰)波斯青黛,亦是外国蓝靛花,既不可得,则中国靛花亦可用。或不得已,用青布浸汁代之。货者复以干淀充之,然有石灰,入服饵药中当详之。”关于“青黛”的药用功能,《本草纲目十六·草之五·青黛》“主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痫发热,天行头痛寒热,并水研服之。亦磨傅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开宝)。解小儿疳热,杀虫(甄权)。小儿丹热,和水服之。同鸡子白、大黄末,傅疮痈蛇虺螫毒(藏器)。泻肝,散五脏郁火,解热,消食积(震亨)。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时珍)。”

又检吐鲁番出土文献《药香等购入价格文书》(图版66)所载香料有“青木香”:“青木香拾两,两别准估叁拾伍文,计叁伯伍拾文。紫雪拾两,两别准估壹拾玖文,计壹伯玖拾文。”“青木香”也有药用价值,敦煌文献《医方》载:“青木香、郁金、龙脑油、麻油,涂之即瘥。”

四、古丝路的上香料往往与佛教有关

古代丝绸之路也是一条佛教之路。佛教崇尚香料,一方面,佛教的不少法事活动和日常用具都离不开香料,《梁书》卷五四《诸夷·中天竺国》:“郁金独出罽宾国,华色正黄而细,与芙蓉华里被莲者相似,国人先取以上佛寺,积日香槁,乃粪去之,贾人从寺中征雇,以转卖与佗国也。”《全唐文》卷七四五《大唐扬州六合县灵居寺碑文》:“焚牛头旃檀,普熏五浊。”《全唐文》卷一七二《大云寺僧昙畅奏率僧尼钱造大像高千尺助国为福诸州僧尼诉云像无大小惟在至诚聚敛贫僧人多嗟怨既违佛教请为处分》:“象牙塔庙,刻画真容,牛头旃檀,雕鑴宝相。”

另一方面,香药可以洗涤身心一切邪恶烦恼,在敦煌文献中有一件重要的香药洗浴方,即《金光明最胜王经》,里面列了32味香药:“洗浴之法,彼人所有恶星灾变与出生时星属相连。疫病之苦,闻诤战阵,恶梦鬼神,蛊毒、厌魅、咒术起死。如是诸恶,为障难者,恶令除灭。诸有智者,应作如是洗浴之法,当取香药三十二味,所谓:昌蒲跋者、牛黄瞿嘘折娜、苜蓿香塞荜力迦、麝香摩诃婆迦、雄黄莫捺眵罗、合昏树尸利洒、白及(芨)应达罗喝悉多、芎阇莫迦、苟杞根苫弭、松脂室利薛瑟得迦、桂皮咄者、香附子目□哆、沉香恶揭噜、旃檀旃檀娜、零陵香多揭罗、丁子索瞿者、郁金茶巨么、婆律膏曷罗婆、蒌(苇)香捺剌拖、竹黄□路战娜、细豆蔻苏泣迷罗、甘松苦弭哆、藿香钵坦罗、茅草根湿尸罗、叱脂萨洛计、艾纳世黎也、安息香窭具罗、芥子萨利教跛、马芹叶婆你、龙花鬓那伽□、白胶萨折罗婆、青木短悉佗、皆等分,以布洒星日一处捣筛(节)取其香末。”此件文书中提到的“沉香”,在敦煌文献《香药方》也有记载:“熏衣香方:沉香一斤、甲香九两。”敦煌文献斯《俗务要名林·香部》载:“牛头旃檀香,薰陆香,沉水香、笺香(原注:沉香之浮者)零祾香、藿香、(甲)煎香、丁子香、兰泽香、馞。”

有趣的是:“沉香”在吐鲁番文献中也提到了,据吐鲁番文献记载,“沉香”用在日常生活用具的装饰上。《唐咸亨三年(672)新妇为阿公录在生功德疏》有“抌香霸刀子金口一”,“抌香霸”即“沉香把”,涂有沉香的刀把。又检《物价文书》:“沉香壹分,上直钱陆拾伍文,次陆拾文,下伍拾伍文。”“沉香”一名最早见于《晋书》卷九八《王敦传》载:“石崇以奢豪矜物,厕上常有十余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沉香产于天竺诸国,即今印度地区,唐苏恭《新修本草》:“沉香、青桂、鸡骨、马蹄、煎香,同是一树,出天竺诸国。”沉香因其沉水不浮的特征而得名,《梁书》卷五四《诸夷·林夷》:“沉木者,土人斫断之,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曰沉香。次不沉不浮者,曰香也。”(同卷载扶南国亦出沉木香)根据《中阿含经》卷三四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三七的记载,沉香是一种珍贵的礼佛物品,与赤栴檀香并列,为所有香料中最高贵的两种香。又检《梁书》卷五十四《诸夷·扶南》载:“函内又有琉璃椀,内得四舍利及发爪,爪有四枚,并为沉香色。”可见沉香的色香味为佛界所推崇。

责编:向雯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猜你喜欢

青黛吐鲁番香料
三七青黛膏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不迷信天然也不嫌弃后天雕琢
香料点睛之笔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单味青黛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
2014年4—9月印度香料出口量增长12%,达到42.16万t
吐鲁番的高
吐鲁番,漫过香甜的长风(散文诗 外一章)
吐鲁番杏花诗社活动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