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公益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2017-11-21胡冠男
胡冠男
构建社会公益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胡冠男
社会公益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支重要力量。现实中,社会公益力量缺乏有效地参与脱贫攻坚的渠道,应着力通过打造扶贫志愿者组织,充分推广使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等途径,构建社会公益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新格局。
社会公益;扶贫开发;对策建议
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在2020年共同迈入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全社会作出的庄重承诺。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党全社会把扶贫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砥砺前行、夜以继日,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信心,全力打好脱贫决胜战。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扶贫新格局。但是,从实践来看,扶贫工作的巨大投入资金,还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许多地方仍然呈现“政府全力干,群众一边看”的扶贫模式。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压力过大,而民间资金充足又缺乏有效机制助推扶贫工作的状况,成为现实扶贫工作的一个瓶颈,难于找到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如何构建一个引导社会公益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扶贫新格局,对解决扶贫资金不足,促进扶贫工作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一、目前我国社会公益力量的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众多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组织,截至2017年6月,全国认定的慈善组织有916家。这些社会组织在扶危济困、救助赈灾、安老扶弱、助残养孤,开展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体现了社会关怀,符合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行善积德”道德理念。但由于一些慈善机构的腐败现象,特别如郭美美等一些极其恶劣的事件发生,慈善事业受到严重冲击,直接引发了人们对慈善事业的信心。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民众强烈的爱心意愿亟待释放,民间爱心公益团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慈善非组织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阶层人士踊跃加入,一些团体发展讯速,成为国内外优秀的典型团体。我国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仅仅2017年上半年时间总筹款额超过7.5亿元,其中通过腾讯公益筹款3.3亿元、蚂蚁金服筹款2.1亿元、淘宝公益筹款1.22亿元。共为全国200多家公募慈善组织及其合作机构发布募捐信息超过1万条,仅腾讯公益网络募捐平台,就有7610个项目线上筹款。共有4.65亿次网民在线捐赠,捐赠主体由“80后”“90后”构成,捐赠额度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呈现大众化、年轻化、小额化的趋势,“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扶贫济困”正在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风尚。
二、构建社会公益力量协同扶贫新格局的意义
社会爱心公益力量无疑是巨大的,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如何启发并引导社会爱心公益力量投入扶贫事业,营造出全社会关心扶贫、爱心助贫的良好氛围,是社会扶贫的一大课题,是我们扶贫工作者值得深思和谋划的重要工作。我省每年需要投入的扶贫资金几十亿,仅贫困人口健康扶贫一年最基本的保险资金投入近10亿元,如果这些资金能得到社会公益力量的资助,不但解决了贫困人口健康医疗的费用,还可以将这些资金投入到教育扶贫、贫困人口危旧房改造、公益岗位等事业中,极大地缓解了国家财政的压力,大大提升了各级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同时也将在全社会传递爱心接力,融洽社会氛围,激发传统美德,树立社会风尚,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三、构建社会公益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打造社区为单位的扶贫志愿者组织
城乡社区是构成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当前社会管理重心和任务下移到社区。利用社区平台建立公益组织孵化基地,为爱心公益组织提供平台和支持,或者由社区直接申请组建爱心公益组织,如果施行得当,将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1.扶贫志愿者组织形式。社区应建立健全对爱心公益活动的号召、登记、协调、管理、服务、预警相协同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社区规模小、组织灵活、自由活动等优势,通过基层组织带头,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组织多种形式的爱心公益活动,为其提供场地、资金等适当支持,并且建立自律及奖励机制,半年或年终可进行扶贫先进团队或者事例的表彰。
2.加强扶贫爱心公益活动宣传。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直接接触到千家万户,有很好的工作优势和宣传便利。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各种广场活动、专题晚会,大力宣传当前的扶贫工作,筛选并介绍特困家庭的情况以激发群众的爱心。
3.登记备案爱心公益团队。要正规注册成立一个慈善爱心组织手续相对繁杂,成立要求也不是很轻易能够达到,要有完善的章程和组织架构,还要有一定数额的原始基金并要有合规的财务制度,并办理登记手续,成立后定期还要接受财务审计。这种制度上的硬性要求是非常必要的管理,但是一定程度制约了目前呈现的大众化、小额化的慈善趋势。为了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爱心扶贫工作中来,可以尝试让社区对自发形成的爱心小团体进行登记备案,微小规模的爱心基金让爱心小团体自行管理,社区定期进行问询,达到监督的作用。
4.开办社区慈善超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产生许多闲置物品,大到被淘汰的冰箱、电视等家用电器,小到大人小孩的衣物、书籍等等。各社区可以发动社区居民捐赠出家庭闲置物品,开办一个爱心超市,将闲置物品出售,出售所得资金用于爱心扶贫工作。在有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将部分闲置物品捐赠给贫困家庭。
5.出售爱心服务。社区爱心扶贫工作除了发动居民“有钱出钱”,更应该提倡“有力出力”。社区里各个家庭都会有各种购买市场服务的需求,有的家庭需要家政钟点工;有的家庭需要辅导孩子补习功课的老师;有的家庭需要有人在白天上班时间照顾老人或幼儿;有的家庭临时需要电工、修理工等,这类需求在社区居民内部就能找到提供服务的人员。社区可以对有各项技能的社区居民进行登记,例如,某志愿者可以在周六周日某个时间段辅导小学生做功课,收费20元一个小时。社区有需要的家庭按这个收费标准购买服务后,志愿者的服务收入将作为爱心捐款进入社区爱心扶贫基金用于扶贫工作,从而达到“有力出力”的目的。
6.亲自走访贫困户。为了激发更多人慈善捐赠,可让他们亲自拜访需要帮助的人或地方。通过实地走访,增强可信度,可以加强帮扶意愿,也利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社区可以按地域就近原则积极对接扶贫“第一书记”以及帮扶干部,由扶贫“第一书记”以及帮扶干部向社区居民推荐帮扶对象。
7.包销贫困户的农产品。为避免直接给予贫困户资金造成“养懒汉”的情况,避免滋长“伸手要”的思想方式,引导社区居民尽量以小规模产业帮扶的方式进行扶贫。例如,5-6个社区家庭组成的帮扶小团队,集资购买30-40只鸡苗赠予贫困户,鸡苗长大后包销贫困户的鸡蛋。再比如,帮扶小团队采购一两头小猪仔,交给贫困户按照指定方式喂养,春节前或者指定日期,帮扶小团队回购成猪。这种帮扶模式灵活,见效快。譬如,现在市场上普通鸡蛋0.5-0.6元一个,土鸡蛋要2元一个还难以买到真正纯天然饲养的,大部分是滥竽充数。帮扶小团队实地走访的过程中,见证了农产品的整个养殖种植过程,通过加强沟通,可以按照帮扶小团队的要求采用更为天然的方式生产农产品。这样的方式帮扶人能够买到放心的天然食品,贫困户也能增加一笔稳定收入,达到共赢的目的。目前各小区普遍都有各类自发组织的微信购物群、小区便民群,少量的农产品可以非常方便地销售。
(二)大力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的使用
目前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大力推广社会扶贫网的运用,截止9月25日,社会扶贫网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80万,爱心捐赠26万余次,捐赠金额超5100万。但是扶贫网的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注册用户是被要求注册,参与能动性较为欠缺;网站发布的爱心需求过于简单,大量求助信息都是只有一两句最基本的情况介绍,不足以打动他人并激发帮扶意愿。
去年11月底发生的罗一笑事件,仅凭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筹得医疗费用250多万元。虽然此事件中发文的罗一笑父亲经济状况良好,筹集费用远超所需费用,引起了社会负面影响。但是这篇文章对比社会扶贫网上的求助信息,应该让我们学会思考如何采取真实有效的方式如实反应贫困户的生活状态,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开展一次“讲述贫困户自己的故事”征文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300字左右的小短文,真实感人地如实描述贫困户的生活状态或者讲述贫困户与帮扶干部之间的故事。征文作品可以在社会扶贫网求助信息中刊登。
2.开展“为贫困户拍摄微信小视频”有奖征集活动。获奖作品统一制作结尾片花,加上社会扶贫网APP的二维码,在传播过程中有助于宣扬正能量,推广社会扶贫网的运用。
截止目前,微信注册用户超过10亿,每天活跃用户超过8.5亿。微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超级入口。手机用户每天使用微信的习惯占用手机上网时间的70%。微信小视频的制作门槛低,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拍摄并上传微信小视频,而且由于便捷的一键转发功能,优秀的微信小视频作品可以一天被观看转发达百万次,具有惊人的传播速度。同时小视频短小精悍,具有直观的视觉感受,容易引起观看欲望,也容易造成深刻记忆,已成为极好的宣传媒介。
3.社会扶贫网目前可以进行微信分享,建议再加入直接微信登录功能,免去注册步骤,和微信共享用户信息。也可以给社会扶贫网增加微信小程序接入口,直接从微信接入社会扶贫网。
4.增加贫困户和帮扶人的互动栏目。我们愿意相信,爱心帮扶人的初衷都是出于善意,不求回报,但是如果在求助项目完成后给捐赠者发送邮件或者语音信息表达感谢,类似小互动将有助于和谐氛围的营造,造成良性循环。
5.增加小游戏栏目。将游戏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很好地促进公益活动的开展。众多的互联网募捐平台上都有优秀的公益小游戏:行走捐、蚂蚁森林、蚂蚁庄园等都是很成功的例子。
(三)营造社会扶贫浓厚氛围
我省已经多次举办影响力巨大的国际大型赛事及活动。如国际马拉松比赛、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国际军乐节等等。由此可见我省已经充分具备了举行大型国际赛事的成熟经验。同时大型活动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取得很好的宣传作用是有经验可寻的。相信如果我省举办一次大型扶贫宣传及募集捐款群众性大型活动,可以让目前已经有良好宣传基础的扶贫工作更为如火如荼。
例如可以组织一次 “万人徒步扶贫行”,选择在合适的城市进行一次为期一天的徒步行,仿照国际马拉松赛事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进行招商,设立大赛奖项及奖金。同时广泛宣传,吸引企业及公众捐款。
或者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起一场大型公益活动。就像几年前的“冰桶挑战”,取得了上亿人的关注,让很多人第一次了解“渐冻人”这一罕见的疾病。网络社交平台上的大型活动发起相对便捷,组织宣传到位,效果也非常好。
(四)充分利用宗教团体的爱心公益力量
济世利人、扶危助困是我国各宗教的共同信念和优良传统。多年来,宗教界积极投身公益慈善活动,大力倡导公益慈善精神,为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向宗教界倡议,积极引导宗教界的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台湾,佛教慈济慈善基金会具有全球范围的影响力。据2014年财务报告披露,慈济年捐赠收入达到76亿台币,年度支出62亿台币,年出动志工人数达2967万人次,国内外共有5381万人次受益,国际援助有22个国家或地区。定期向慈济捐款的会员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人;参与慈济慈善活动、不领取薪酬的志愿者,数量有近二百万人。由此可见,宗教团体的爱心力量非常巨大。
胡冠男(1980—),女,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干部。(江西南昌 330003)
[责任编辑:黄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