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需求背景下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探究
——以观鸟导游为例

2017-11-21

老区建设 2017年16期
关键词:观鸟旅游者导游

张 丽

现实需求背景下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探究
——以观鸟导游为例

张 丽

随着旅游者旅游消费心态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导游素质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以观鸟导游为例分析游客需求的变化,解析本科院校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缺陷,从建立特色课程设置模式、建设实践性导师队伍、完善导游人才再教育制度等方面予以改进。

高层次导游人才;特色课程设置;再教育制度

随着旅游业的精细化发展,旅游者对高层次导游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本科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导游人才的主要阵地,在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上却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缺乏“高、精、专”、教学内容专业化程度低等种种与行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导致了国内高层次导游人才异常稀缺。近几年来由于观鸟活动逐年热化,在国外,观鸟导游已成为一种收入丰厚又很受人尊重的职业,而在我国却非常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全中国的专职观鸟导游加起来不到10人)。[1]

本论文以观鸟导游为例,对现实需求下如何培养适应旅游行业精细化发展的高层次导游人才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游客的变化及对高层次导游人才的需求

(一)游客旅游需求精细化

游客的旅游需求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而变得日益精细,对旅游方式求新求异的游客不仅需要不同的旅游体验,更想通过个性化旅游得到更专业的知识和新奇的体验。2007年11月,一对来自英国的男女青年就聘请章麟担任他们的观鸟导游,前往江苏盐城观赏野生丹顶鹤。

(二)游客旅游需求知识化

随着游客自身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游客对导游知识构成要求也逐渐提高。游客需要个性化和知识储存丰富,专业技能强的导游为他们服务。以观鸟导游为例,观鸟导游不仅要具有丰富的鸟类知识及观鸟经验,还要精通鸟类专业的英语。在国外,不少观鸟导游都是鸟类专家。他们对本国或者本地的鸟情、观鸟地点、观鸟季节等非常熟悉。不仅知道在哪里有什么鸟,而且清楚客人想看的鸟不同的季节在什么地方。与普通观鸟者相比,观鸟导游即使在热带原始森林中,也能快速发现隐蔽在远处树林中、草丛中的鸟,并将它捕捉进自己的望远镜。听到鸣叫声,就能分辨出是什么鸟。[2]

(三)旅客旅游服务需求全能化

个性化旅游逐渐流行的时代,导游的主动权大大削弱,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对导游的旅游服务及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究其原因有二:第一,旅游者需求的个性化增强。旅游者的旅游线路及旅游体验随着需求不停改变,因此对导游的专业知识能力、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要求提高;第二,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舒适度要求提高。导游不仅要为游客提供优质旅游方案、实现游客各种特殊要求等服务,还要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创新性、应急性。以观鸟导游为例,观鸟导游需要专业的野外生存能力。野外生存环境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都在变化,观鸟导游在观鸟过程中不仅要负责向导讲解,还要承担观鸟者的人身安全。具备随机应变的野外生存能力是观鸟导游一项必备的基本条件。

二、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课程设置缺乏目的性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许多高校根据旅游市场对导游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设定了相关的课程模块,但是缺乏目的性。就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而言,扎实的旅游专业技能和英语技能是基础,而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应该是重点。许多高校对基础性专业课程设置很多,比如:旅游英语、旅游会计学、导游实务等。课程设置全是理论性设置,缺乏实践性操作环节。以观鸟导游为例,观鸟需要对观察的仪器非常熟练,并能熟练地应用专业相机,这样的专业技能,没有专业培训是不行的。

(二)教学设计缺乏灵活性

在教学设计上,许多高校沿袭传统的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环节。传统教学设计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作为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导游专业,就非常不合适。尤其是许多高校老师都是博士,学习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学历虽然高,实践性操作太差,对旅游市场的现状了解不足,就导致了在教学上注重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灵活性。一部分青年老师也丰富了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现场教学法等。但是对于高层次导游人才而言,仅仅对基础性理论知识的了解是不够的。以观鸟导游为例,由于观鸟旅游的主要服务对象除了国内的观鸟爱好者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群体就是来自海外。根据云南资深观鸟导游韩联宪的说法,到云南观鸟的人大多是外国人和外省人。懂一门其他小语种是成为观鸟导游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的引导或者投入。目前国内开设导游专业的高校,对导游进行小语种培训的少之又少。许多想学习二外的导游专业的学生只能跑到外面的培训班,交昂贵的学费去学习。

(三)实践教学课程较少

高层次导游人才对理论知识要求较低,对实践环节要求非常高。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环节可能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高校教学环节设置较重较多,由于资金投入、实验室较少等现实问题,在现实操作中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实践技能;第二,高校缺乏具体、真实、直观的实践环境或者实习基地;第三,高校旅游专业采取的是“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模式,只能针对大众型的旅游者,对于特殊需要或者个性化要求的旅行者,就缺乏专业性强的高层次导游人才。

三、优化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建立特色课程设置模式

高层次导游人才的培养,既需要专业性强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导游基础技能储备。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制定特色课程设置模块。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局限于旅游业。以观鸟导游为例,观鸟导游自己先要有充分的关于鸟类的知识准备,因此观鸟导游的课程需要一些鸟类专家的参与、摄影师和观鸟仪器专业导师讲授才能展开。在进行特色专业课程设置时,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节。比如:外国语学校的旅游专业,就可以在第二外语方面进行设置;生物类专业擅长的高校可以培养动物观赏类导游专业;矿物类专业大学可以设置沙漠导游专业等。

(二)建设实践性导师队伍

建设一支实践能力丰富的导师队伍是旅游专业能否培养出高层次导游人才的关键。这里所说的导师队伍,不是指学历高。很多高校的旅游专业老师都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情况下进行旅游专业的授课。在现实中既具有实际旅游经验又有学历的旅游行业人士非常少,这样的人才太稀缺,高校很难招聘到这样的人才到学校担任专任老师。所以,学校可以采用聘用制招聘有经验人才进行实践指导,不能局限于学历和专业,比如摄影专业强的摄影师可以请来为学生上课,外国语的老师也可以为导游专业的学生上课,甚至酒店的服务员也可为学生上课,不能拘泥于专业和学历;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培养自己学校的老师,为学校专业老师提供各方面培训机会。以观鸟导游为例,观鸟导游需要大量的野外培训实践,更要认识各种鸟类。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自我提高,参加各类培训。

(三)完善高层次导游人才再教育制度

随着旅游者对高品质旅游体验需求的提高,对高素质导游人才的要求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我国多数导游都有大专文化,获得专业导游资格证。就业后由于导游行业压力大、工作繁忙等原因,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几乎为零。大多数导游只是机械背导游词,甚至各地进行的导游大赛,对导游人才的要求是长得美、能歌善舞,完全扭曲了导游人才所具备的专业质素。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导游进行再教育,对部分优秀的导游进行高层次的专业训练是必须的。这项工作的推动,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也需要高校和社会相关机构的有力配合。

[1]王丽.钻石职业—鸟导[J].中国社会保障,2010,(9).

[2]阿丽.章麟—中国观鸟导游第一人[J].龙门阵人物志,2010,(11).

张 丽(198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旅游研究。(江西南昌 330013)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YB-14-24-35)

[责任编辑:黄贝如]

猜你喜欢

观鸟旅游者导游
湿地观鸟
观鸟记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观鸟须知礼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黄希川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网约导游
我是小导游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