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而生 因港而兴
2017-11-21雷怡安
文:本刊记者 雷怡安
因海而生 因港而兴
文:本刊记者 雷怡安
泉州口岸
站在历史与明天的交汇口,站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上,泉州这座“光明之城”再次迎风起航。
2017年6月22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2017全球国家(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泉州位列“2017中国‘一带一路’最具开发潜力城市排行榜”第四位。
这样一座被称为“最具开发潜力的”城市,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声名远扬。宋元时期,泉州港统领全国海运港口,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当时泉州港的贸易盛况及船只运载能力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同时,泉州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
泉州因港口而闻名,港口因泉州而兴盛。相较于福建另一处城市厦门的高调气质,泉州似乎在人气上低调了许多,而其实,在连续18年里,泉州在整个福建省的经济排在第一,地位无可撼动。面对“一带一路”大潮的袭来,于泉州而言是一次对过往辉煌的重现,更是一次在历史跌宕中的浴火重生。
连接东南亚的桥梁
泉州港湾海岸线绵延541公里,辖四湾五港区十六个作业区的港湾构成,这奠定了泉州在世界口岸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6月,泉州不仅荣获“最具开发潜力城市”,更有一条重要的海上贸易航线通航。“泉州-越南-泰国”外贸航线首航仪式在泉州隆重举行,此航线的通航是泉州港首条直达越南、泰国的集装箱班轮航线,成为泉州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标志性事件。
福建泉州晋江市塘东村附近海域航拍的海上沙堤。(新华社 供图)
据泉州在此航线的最大航运企业——安通控股有关人员介绍,该航线将以泉州为母港,航班班期以周班运营,中途挂靠汕头、湛江以及胡志明市、曼谷等东南亚重要港口,单向航程4-6天,主要承接泉州地区出口货源,把各类食品、服装、建材运往东南亚国家,将沿线国家的大米、食品、农副产品等货物运回中国。“开通航线之后,从泉州出口到越南、泰国的货物,可以节省大半的运输费用。”一位业界人士表示,开通泉州至越南、泰国的轮班航线,将成为泉州与东南亚国家重要的经贸合作桥梁。
茶乡新丝路
福建人好茶,福建产好茶,在古丝绸之路上,茶叶更是作为国与国经济贸易、文化交往的重要载体。就连唐代大诗人温庭钧都发出感慨: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作为中国乌龙茶之乡的泉州,前几年的直接和间接茶叶出口量都有上万吨,但由于技术上的欠缺,出口到国外的一般都以中低档次的茶水饮料或袋泡茶原料为主。
如何将茶叶品质打造升级,如何让茶之乡走出高端之路?福建茶商们开始了变革之路。“‘一带一路’为我们传统产业走向国际带来了良好的契机。通过海外华人的桥梁,我们的茶可以走得更高更远。”福建春伦茶叶集团董事长傅天龙说。
2016年初,首个中意安全食品茶产业合作项目在福州发布,泉州茶企引进了意大利先进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方式、食品安全监管技术和管理经验,按照欧盟标准,在安溪芹草洋茶庄园、上尧茶庄园建立1000亩前试基地,5年内发展到3万亩,并分别在意大利开设茶店,在中国开设意大利食品专卖。
在傅天龙看来,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把中国茶销售传播到世界各地,可以让中国茶成为世界饮料。“不仅要让西方人喜欢上茶,更要让他们了解泡茶、品茶、鉴茶的文化。”
茶商在改变着传统的制茶技术和传统销售方式,而作为将茶叶运输到各国的港口也同样在改变着传统的检验方式。泉州检验检疫局着力实施简化准入程序,实施多点就近申请和电子无纸化申请,备案时间缩短约10天;创新检验监管模式,对质量体系稳定的企业给予“口岸零等待”等通关便利化优惠。
改变带来成效,泉州检验检疫局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共检验监管出口茶叶503.2吨、451.0万美元,增幅创历史新高。在巩固日本、美国、新加坡、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等市场基础上,泉企积极开拓东盟、欧洲和非洲等市场,其中出口东盟193万美元,同比增长85倍。
一座沿海的陆地港
8月22日上午,一批来自英国和荷兰的跨境电商货物经12小时左右的运输,从广州机场海关监管车封关直转至晋江陆地港进出境快件管理中心。它是晋江陆地港开通至广州机场跨境电商货物双向陆运转关业务的首批货物。
晋江陆地港相关负责人表示:“开通对进一步拓展泉州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泉州创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其实,在陆地港新建之初,也遭到了质疑。“在沿海城市建陆地港有意义吗?”面对这样的质疑,泉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口岸办主任黄文成说:“泉州虽有500多公里海岸线,临海有五个港区,但开通的国际航线数量与港区作业区数量远远不成正比。海岸线长、开放点多、分布面广,没有一个港区能形成规模效应,制约了港口对产业服务及带动作用的发挥。”
泉州产业集群发达,经济外向度明显,但只能长期依赖厦门港口在其外贸上的通道作用。泉州出口产品运到厦门通关存在诸多不便,仓储、堆存的费用成本也高,所以,泉州企业迫切希望本地能建设完善便捷的口岸设施,实现就地通关。
正因为泉州大多数企业的迫切期望,2010年晋江陆地港开始新建。短短几年时间,晋江陆地港实现了对泉州口岸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2016年实现进出口货物吞吐量30.22万标箱,进出口额41.15亿美元。晋江陆地港更完成了超港口服务平台成型,先后与晋江、厦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3个空港口岸实现无缝对接。
福建陆地港集团执行董事李圆圆介绍道,晋江陆地港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为泉州构建了联通陆、海、空、网“四位一体”的国际物流联通体系,为泉州产业打通了国际物流大通道,助力“泉州制造”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晋江陆地港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汇集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四大通关平台的内陆口岸,已成为福建外贸和口岸经济的新增长点。
沿袭“市井十洲人”商业盛况的泉州,如今更肩负起了“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的重任。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口,站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上,依托泉州港和晋江陆地港的发展,这座“光明之城”点亮了“一带一路”的新机遇,丰富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