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生英语口语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2017-11-21倪筱燕

老区建设 2017年18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口语农村

倪筱燕

农村学生英语口语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倪筱燕

针对当前农村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依托合作学习理论,从教师的自身素养、合作学习结构、分组方法、学习环境和能力训练等方面浅析培养农村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农村学生;英语口语;合作学习

一、农村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据统计,1978年我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1],到2011年这一比例已降至40.4%[2],精神文化消费日益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现实要求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有新的发展。201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 《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文化,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健全农村社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在新形势下不断推进农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成为我国民生改善首要任务。

(一)教师状况

1.农村英语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大

农村英语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和短缺,一直是困扰农村英语教学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农村相对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那些心怀志向的大学毕业生不具任何吸引力;另一方面,农村教师相对微博收入,已让在岗农村英语教师心猿意马。频繁地教师流动和短缺造成的结果便是极少留住的农村英语老师工作量加大,不堪重负。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在我国农村地区,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主要依赖于英语教师和课本,多数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会接触与英语相关的学习内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据统计,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只有不到10%的人毕业于正规师范本科英语专业,60%教师毕业于专科学院,还有一部分英语教师,他们第一专业并非是英语。这些英语教师自身发音不准、听说反映迟缓,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自然力不从心。

3.低效的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地区大多属于欠发达区域。与城市相比,无论从经济、文化、教育和理念来说,农村相对比较落后和滞后。因此,农村英语教师知识的陈旧、教学方法的落后,造成农村地区英语教学强调词汇和语法的教授,忽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填鸭式教学,造成学生一味被动学习,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

(二)学生的现状

1.英语学习的动机

一般来说,农村地区学生缺乏学习英语口语的明确动机。我国大部分有规模的英语测试,只注重听力和笔试,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并没有做出硬性的要求。因此,农村地区学生为能从偏远、欠发达家乡走出去,只注重与英语考试相关的练习,而忽视了口语的训练,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本质——沟通与交流。

2.英语基础薄弱

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严重影响他们的英语口语质量。多数农村学生对英语音标知识所知甚少,甚至部分学生26个英文字母无法正确拼写。即使这些农村地区孩子有说英语的渴望,也都觉得黔驴技穷,无从开口。

3.农村学生性格特点

克拉森(1981)曾经指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对其英语学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影响。其中,自信和热情是影响个人英语口语发展的关键因素。外向性格学生练习英语口语,更有意愿跟他人交流;而内向性格学生则会失去练习口语的机会,腼腆的个性成为他们语言沟通的阻碍。然而,多数生活偏远和落后地区的农村学生,他们善良、质朴而诚实。与城市学生相比,用英语沟通会愈发紧张和不自信,从而影响他们参与英语口语活动积极性。

因此,适时引入合作学习法对于平衡农村英语教学侧重点,激发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能,提高农村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二、合作学习理论的内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由美国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创,这一教学策略主要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互动与合作。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学习、相互合作、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互相激励、共同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策略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积极地相互依赖性。当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整个小组成功与否时,且合作的小组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目标,那么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之间就具有极强地相互依赖性。第二,面对面的促进性交互。在英语口语课堂中,面对面的促进性交互有助于口语活动的顺利开展。小组成员间在口语互动交流过程中,可以相互知晓组员口语任务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知识建构,同时完成小组间的资源共享。此外,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合作学习的组员能够学会彼此尊重、关心、鼓励,从而克服英语口语练习的心理障碍。第三,个人及小组责任。合作学习强调个人和小组责任。在小组活动中,如果组员不清楚自身承担的任务或责任,可能导致组员无法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因此,在口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们应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角色,力争让自己成为小组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因此,合作学习,英语教师扮演的是“穿针引线”的角色,正真学习实践者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组员。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由“要我说”变为“我要说”,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江西农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显著特点

(一)提升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

高素质的农村英语教师是合作学习法实施的前提保证。教师是先进教学理念的引路人,是高效学习方法实施的定海神针。教育主管部门在严格把控教师学历的同时,还应对农村地区英语教师给予更多外出学习和进修机会,使他们开阔眼界,接触新的教学方法,改变固有教学思维,为高效的口语课堂组织教学提供支持,从而为合作学习法在学生中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构建以老师、学生为主体的循环合作学习结构

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通过小组内部活动避免性格内向学生羞于大众面前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困境。小组成员只有在小组迈出第一步,才有可能代表本组与其他组竞争。合作学习也离不开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其中,老师之间可以在教授口语课前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而老师与学生间合作则是整个合作学习法在口语教学中顺利开展的基础。

(三)改善学习环境

给农村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依靠社会、政府和家庭三方面配合。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农村地区英语教育事业,适时地改善农村地区英语教学设施和设备,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家庭是学生学习的后盾,作为父母应当对孩子的英语口语学习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认可。

(四)分组方法

合作学习法应采用异质分组为首选。异质分组是指在同一组其小组成员应该拥有不一样的特质和能力。需要农村英语教师考量整个班级孩子的英语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的掌握情况。采取异质分组,口语基础均匀搭配,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学生比例平衡,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出现应有的教学效果。小组成员间的相互鼓励,性格互补,会对合作学习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

(五)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训练

农村学生一直以来接受的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学习,加上受制于教师水平、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加强农村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训练非常必要。教师不但要担任口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指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法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应该遵循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不是课堂的旁听者,而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腼腆性格中走出来,口语练习以小组为单位,从字词逐渐过渡到句型和篇章。小组成员完成自身的口语任务,也要帮助小组的其他成员,从而建立一个相互信赖的具有主体意识的合作学习小组。

其次,教师适时使用刺激原则。对表现好的合作小组提出正面的评价和肯定。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合作学习的行为,而且有助于形成小组共同目标和荣誉感,从而带动小组内部你追我赶,共同努力练习英语口语的劲头。

最后,教师应强调英语口语学习的有效原则。随着合作学习组的建立,任务的明确,活动的进行,教师应该对组员在小组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监控、矫正、反馈,为学生示范正确的口语句型,帮助他们不断地推进新的学习目标,提高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语

合作学习法在城市学校已得到了部分推广和实施。农村英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作为英语口语教学的切入口,激发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潜能,增强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为农村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1]Johnson,D.W,&Johnson,R.J.Mak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Work. [M].Boston:Allyn and Bacon,1999.

[2]马兰.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明辉.合作学习与语言交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5]杨连瑞.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刘平平.合作教学与学习的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倪筱燕(1979—),女,江西警察学院人文与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江西南昌 330103)

朱晨光]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口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基于情感过滤假说的小学英语口语纠错策略的研究
酒中的口语诗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