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工程建设占地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影响

2017-11-20张雅敏

西部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环境保护

张雅敏

摘 要: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开展工程建设的次数日益增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环境以及水土造成一定的破坏,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现象的出现。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使有限的资源过度消耗,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从工程建设占地的角度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对工程建设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得到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

关键词: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从古到今人类对环境的不断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在我国提倡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时应该对环境进行积极的保护,在我国开展工程建设前需要按照流程征地,并且规定减少对道路和房屋土地的征占,占地的面积需要详细的反复核实,确定地上建筑物的情况,并严格按照流程施工。在工程建设时会造成粉尘、污水以及噪音现象的出现,对自然环境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采取保护措施可以更加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降低危险系数,最大程度上确保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工程建设占地对环境和水土产生的影响

(一)工程建设对大气的影响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施混凝土操作,很容易产生灰尘并且在空气中广泛传播,扬尘散布在空气中会使大气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并且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此外,在工程建设中还需要使用设备,例如施工过程中的汽车、铲土车等设备的运作会导致废气的大量排出,会导致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之中,这也会造成大气污染现象的出现。

(二)工程建设对水土的影响

开展工程建设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废水,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土地以及对土地进行平整等都会对土地的深层结构造成破坏,降水后泥土流入河流之中,造成河床抬高,并且使河流内的泥沙增多,出现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增大,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大多数的水土流失现象是人为导致的,进行工程建设耗时较长,并且工程量巨大,会对水土保持造成破坏。

二、工程建设中对环境和水土的保护措施

(一)坚持环境保护理念,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施工建设要符合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施工过程中做到文明建设。开展工程建设应该对基础工作进行落实,对当地的气候、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解,与当地的相关部门交流,尽可能的避免对住所、道路的破坏,施工建设应该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切勿盲目施工。在工程建设中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良好的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然会对工程建设的进展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在施工中要提升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素养。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应该及时恢复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采用实时监控的方式降低工程建设占地对环境的影响。

(二)开展文明施工管理,创建安全环保工地

在工程建设期间很多施工单位出现“乱施工”现象,随意排放废弃的残渣和废水,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使地表的植被数量锐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大力提倡文明施工。工程建设前需要按照严格的建设程序办理,可以對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由专门人员对内容详细的记录。针对上述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设立混凝土集中搅拌站,对混凝土集中处理操作,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跟进污染物的处理,减少对空气的污染,避免石块的散落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以免有毒物质进入空气以及土壤之中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还应该及时处理废弃物以及污水。在工程建设的始终贯彻环境保护观念,将污染控制到最低,努力创建安全环保型工地。

(三)建设单位制定相关政策,管理形成统一规范

建设单位需要建立相应的专门机构,设立专职管理部门,并对工作人员开展相关教育,由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明确管理方法。工程建设前确认对象以及程序,施工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可以对施工流程有效的规范。开展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操作,对环境的质量进一步的控制,治理出现的污染破坏现象,并根据科学的依据提出可行性的治理措施。工程环境管理可以在施工期间以及在试行期间开展,主要是明确环境的管理制度,确保建设的运行效果,确认保护措施以及大气环境的标准。

(四)坚持先进治理理念,转变治理管理模式

现如今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治理管理工作可以由专业人员操作,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积极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做到学以致用,真正的运用于环境治理之中。采取先进的理念对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并将技术对施工单位进行教学,加强对环境治理的质量要求。治理要做到科学的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治理,改善出现的水土流失现象,建立完善、综合的治理措施。做到实现利益的同时要求高标准的制定,要求严格施工。

(五) 依靠自然环境的修复,保证资源循环利用

在工程建设中要达到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应该做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将保护生态环境居于重要的地位,在建设中将自身的主观意识与自然发展的规律进行有效的结合,做到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施工要做到根据实际情况,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恶性循环,做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工程建设中要减少生态压力,借助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对植被进行恢复,环境的治理的同时做到科学管理,实现水土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工程建设时对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操作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诱发水土流失的出现,这不仅会对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工程建设中需要时刻抱有环保意识,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文明施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将环保的思想贯彻于施工过程之中。同时还可以减少施工费用,促进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使社会得到发展进步,得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1]钟鸣辉.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17(06):8-11+18.

[2]李文辉.新形势下公路建设项目环保工作的重点和方向[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7,14(03):23-25.

[3]康虎天.景电一期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