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煤炭类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7-11-20栗成杰李创起任国园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22期
关键词:项目开发内涵建设实训基地

栗成杰+李创起+任国园

摘 要:高职院校煤炭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其特殊性比较明显,对实践教育基地的要求也较高。近年来,不少煤炭类院校建设了不少校内实践教育基地,但就其功能开发和内涵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矿井为例,研究探讨实践教育基地的内涵建设、项目开发及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实践教学;实训基地;项目开发;内涵建设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211

1 高职院校煤炭类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近年来,煤炭类高职院校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中央财政陆续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各地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以来,实践教学条件大幅改善,但由于煤炭专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质量不高

就模拟综采工作面建设为例,全国开设煤炭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有56所(含职工大学),中职28所,其中开设《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就有39所,但具备模拟综采工作面实训条件的学校屈指可数,实训基地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与现场实景相差较远,大多数停留在体验性实践教学层面。

1.2 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功能单一

通过对省内外煤炭类高职院校走访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涉煤专业的实训条件缺乏系统化,实训项目内容支离破碎,只能满足重点岗位的训练需要,并且实训设施简陋,实训地点分散,规模小,实训设备数量不足,实训工位保证更是无从谈起,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学做一体化的需要。

1.3 项目开发目标定位不清晰

经研究发现,高职煤炭类专业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的开发目标呈现极端性。一方面,项目的开发与设计主要偏向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缺乏岗位的實际技能训练;而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又要体现工作过程、岗位技能等,在项目的开发与设计中主要凸显其职业性。这些定位都有违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初衷,缺乏将德育性和职业性相协同的双定位目标。

2 实践教育基地“五位一体”育人功能的总体设计

基于高职院校煤炭类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现状,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教学矿建建设上提出了教学、培训、文化、科普、智能信息化五位一体的与人,其中教育培训功能的核心是教学培训功能的实现。根据教学培训需要和教学矿井生产实景现状,将教学培训项目分为“五大模块”进行开发设计,即常规实训项目、特色实训项目、技能竞赛项目、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和煤矿科技文化普及教育项目。文化科普功能主要有煤矿科技文化普及教育,充分利用教学矿井的生产实景,经过煤矿科技普及教育的创新设计,梳理出可以完成煤矿科技文化普及教育的内容及布局。智能信息化就是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智能信息化,打造高标准的生产调度室,达到“井上井下”的信息互通。

3 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成果

(1)提出了教学矿井教学研究项目开发内容的“五大模块”即常规实训项目开发、特色实训项目开发、技能鉴定项目开发、技能竞赛项目开发和科普文化项目开发五大模块,对生产矿井的实训资源进行了再整合,实现了项目开发系统化、规范化。

(2)提出了项目开发的“四个协同”的原则,即“开发实训项目内容与实际岗位工作内容相协同” “学生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协同” “学生实训场景与企业真实环境相协同” “实训考核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协同”,开发的实训项目更合贴合实际,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零距离”。

(3)开发设计了设计常规实训项目88个,设计了每个实训项目的主要内容、主要目标、操作训练要点、教学组织形式等。涉及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建设、矿山测量技术四个煤炭主体专业,包括6门核心课程,制定了教学矿井常规实训项目实训指导书。

(4)开发设计了教学矿井特色实训专项设计4个,包括《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安装》《教学矿井通风系统构建与教学培训项目开发》《地质展示巷专项设计》《教学矿井瓦斯抽放系统构建与教学培训项目开发》,开发设计了满足实训要求的关键点。

(5)根据教学矿井现有设备及整体布局,开发设计了矿井通风工、瓦斯检查工、综采维修钳工、采煤机司机、矿井测量工等5个工种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制定了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标准题库。

(6)开发设计了矿井通风工、瓦斯检查工和矿山测量工3个技能竞赛项目,制定了3个技能竞赛项目的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具体实施方案,并在2015级、2016级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学生中举办了首届通风工技能竞赛和瓦斯检查工技能竞赛。

4 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应用

建设成果惠及全院包括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电气自动化、矿井建设、矿山测量、矿山机电等煤炭类主体专业,年受益学生1000人以上,在建设过程中有直接参与专业教师20人以上受益。教学矿井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中进行操作训练,对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家寰,郭扬.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分析[J].职教论坛,2007(23):20-22.

[2]颜红.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合理开发实训项目[J].-中外教育研究,2009(06):171-172.

作者简介:栗成杰,男,教授,院长,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矿山机械等方面研究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目开发内涵建设实训基地
房地产企业开发中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策略分析
关于低风速风电项目开发风险与对策的探讨
“四四模式”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内涵建设
论地方工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引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