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小议
2017-11-20李晓萌
【摘要】本文以well为研究对象,探究话语标记在话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借助具体的语境,我们研究了well在不同情境中的四种不同的语用功能:言语行为面子威胁缓和语,言语行为缓延标记语,信息短缺标记语以及信息修正标记语。这些分析对我们重新认识其他一系列“小词”在话语交际中的具体语用功能,可以进而使我们了解话语交际的动态性。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 well 语用功能
一、引言
以well为例,探究被人们长久以来忽略的“小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语用功能。例如英语中well,I mean,in otherwords和汉语中“也就是说”等。在一些言语交际中,话语标记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一种标记,它有丰富的语用效果。Well等标记语可以在语篇理解中起到指引的作用,帮助人们识别语义,更好的进行交流。
1.面子威胁缓和语。在进行话语交际时,说话者和听话者为了礼貌,需要作出很多努力去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一定手段来给说话双方留面子,这就是礼貌。Well的恰当使用可以起到缓和作用,用来调剂人际关系。
例如:
(1) A:Well help Tom and Linda,wont we?
B1:Well,well help Tom.
B2:Well help Tom.
在这个例子中,B1违背了合作原则中量原则,只肯定帮助Tom一个人,B1使用well回答了提问,却没有提及自己不会帮助的Linda,这给对方留了面子,和B2相比,B1可能更容易让人接受,B2则没有顾忌到对方的面子,十分生硬的回答。
2.缓延标记语。当Well用作延缓标记语或者迟疑标记语时,是为了避免说话时过长的停顿,并且使对方明白自己还没有想好。如例(2)中,well表示说话者因为一些原因而有些犹豫,对出售的价格还没十分确定。
(2)A:How much are these pens?
B:Well,let me think,they are 40 dollars.
3.信息短缺标记语。对well作为信息短缺标记语的情况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包括Lakoff、Schiffrin,而Schiffrin更加突出它的非连贯标记功能。在话语交际中,如果一方提供的信息與另一方所期待的信息不能很好地连贯时,well就会出现。或者有一些难言之瘾的时候,well就会被使用。
(3)A:Did you murder your brother?
B1:Well,yes.
B2:Yes.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B1回答给对方一定空间去推测剩下的信息。B1承认了谋杀哥哥,但仿佛又在暗示着他还有其他的原因这样做,起到为自己去辩解的作用。还有其他的例子会出现相似的情况,都是由于well的出现。从意义的真假角度来说,B1和B2真值相同,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却暗示着不同的原因,这时well所起到的就是“信息短缺标记语”的作用。
4.信息修正标记语。在进行话语交际时,我们经常会发现说话者会有一些口误,或者是对信息产生了误解,对于说话者或者听话者来说都可以对这些随时进行修正。Well的使用作为一种语言手段,在插入话语中时能够作为修正的标记,也就是修正标记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well的功能。例如:
(4)This pair of shoes is fouty dollars,well,thirty dollars.
(5)A:Good afternoon,Nick.I hope you will feel better soon.
B:Thanks.Well,in fact,I feel not so good.
例(4)中,说话者使用well进行了自我修正,刚开始说了他买的裤子是四十美元,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更正为三十美元。不同的是例(5)中是一种他人修正。对问话者提供的信息进行修正,对于问话者来说,是一种他人修正。
二、结论
在进行话语标记时其实还有很多的标记语,它们的功能还能进一步进行研究。在很多的情况下,在语境中它们并不能体现一些具体的意思,而是体现语用功能。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更多去关注那些小词在语用方面的功能,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和研究。它们在语境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有很多,我们可以进一步去认识它们的语用功能来了解话语交际的动态性。
参考文献:
[1]冉永平.国外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4).
[2]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3]Jucker,Andreas H.The discourse marker Well:A relevant-theoretical account[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3.
[4]Lakoff,R.Questionable answer and answerable questions[A].In B.B.Kachru,et al.(eds.)Issues in Linguistics[C].Urba-na,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3.
[5]Schiffrin,D.Discourse Mark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6]Svartvik,Jan.` Well in conversation[A].In S.Green-baum,G.Leech and J.Svartvik(eds.)Studies in English Linguisticsfor Randolph Quirk[C].London:Longman,1980.
作者简介:李晓萌(1993-),女,汉族,黑龙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2016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