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堂中教师模糊语的使用及语用功能

2016-03-11严宁莲

考试周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用功能英语课堂

严宁莲

摘 要: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为了不同的目的而使用一些具有模糊性或不精确性的模糊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使用大量的模糊语,文章从教师角度分析英语课堂中模糊语的使用及语用功能,揭示教师话语与有效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模糊语 语用功能

在日常交际中,模糊语被广泛使用,随着人们对模糊语使用的关注,包括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在内的各领域学者开始深入研究模糊语的价值。恰当使用模糊语有助于人们有效运用语言,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本文就英语课堂中教师模糊语使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语用功能。

一、模糊语和模糊语言学

自美国著名学者扎德提出模糊理论后,模糊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逐渐发展起来。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模糊语进行了分析研究,如Crytal和Davy认为模糊是非正式对话中词汇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指出模糊性与对话场合的关系。Ullmann从四个角度分析了单词语义的模糊性。国内伍铁平在扎德理论基础上对模糊语言学进行了定性研究;何自然则从语用角度讨论了模糊语的功能。

二、英语课堂中教师模糊语的使用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常常会使用各种形式的模糊语,常用的包括模糊词语、模糊限制语、模糊附加词等。

1.模糊词语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会使用模糊指代词如“someone”,“something”,或一些具有模糊含义的单词如“stuff”等模糊指代人或物,原因可能是一时忘记具体名字,也有可能是没有必要说出具体的人或物等。

2.模糊限制语

根据何自然的观点,模糊限制语可以分为四类,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会大量使用这四类模糊限制语。

(1)程度变动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候对某些信息不是很肯定就会使用如“sortof,usually”等程度变动语。

(2)范围变动语。在英语课堂中,有时候教师不需要或无法给出十分精确的信息就会使用如“about,roughly”等模糊语,在时间或数量上给出一定范围。

(3)直接缓和语。英语教师在表达自己观点或对言语不确定、有迟疑的情况下会使用如“I guess,may”等模糊语缓和自己的话语,避免绝对或武断。

(4)间接缓和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为了使观点更有说服力,会使用包括如“its said”等被动语态表达形式在内的间接缓和语。

3.模糊附加词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常使用的模糊附加词包括“and so on,and something like that,or anything like that”,等等。如在举例的时候,教师在举出两到三个实例后会加上“and so on”表明举例不能尽全。

三、教师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1.恰当提供信息

(1)填补词汇的空缺。如Channell所说,在自然对话中,有时候说话者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其意思,因此借助于模糊语来填补说话中可能会出现的空缺。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例如学生要求教师解释垃圾食物的含义时,教师回答:“Junk food is any kind of food thats high in fat or sugar or anything like that.”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教师可能一时想不出除了脂肪和糖之外,垃圾食品包含的其他不健康成分,因此用了“or anything like that”这样的模糊附加词填补其词汇空缺。一方面,教师说明了垃圾食品并不只是指富含脂肪和糖的食物,提供了适量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了垃圾食品的概念,另一方面,教师不会因为想不到恰当的词汇而中断话语,避免尴尬。

(2)传达不确定信息。根据合作原则,会话者不应该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因此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会话者往往会使用模糊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经常会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与学生会话,例如对于某个话题,教师认为社会上可能会有一些偏见存在,说:“There was probably some bias going into it.”范围变动语“probably”的使用,说明了教师因为未经过调查在下这一结论时的不确定性,因此通过模糊语教师恰当地传达出“不确定”这一信息,体现了教师治学的严谨。

2.教师自我保护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模糊语有时并非为了传达特定的信息,而是为了避免日后话语被质疑所采用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教师如此做的原因常包括:

(1)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英语语言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在传授讲解知识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例如教师在讲解某个生词含义时不可能把这个词的所有含义一一解释,因此在解释常见含义后可加上如“it may have some other meanings”的模糊表达,有效避免日后学生了解这个词的其他含义时对教师授课正确性或专业知识的质疑。

(2)再渊博的学者也有无法给出明确回答的时候。在英语课堂中,尤其是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现场的提问,有些时候无法做出非常肯定或精确的回答,此时如“usually”这样的模糊限制语的加入,缓和了话语语气的肯定性,减少了被攻击的机会。

3.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模糊语的使用可以帮助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

(1)教师可避免强势,体现礼貌平等。英语教师在给出课堂指令时恰当运用模糊语可减弱指令的强制性。如教师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说:“May I have your personal opinion?”模糊语“may”的使用使教师的问话显得不那么强势,礼貌得体,体现了师生平等的地位。又如教师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加入“I think”等直接缓和语,表明这是教师的个人意见,并非把观点强加于学生,有助于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2)学生会受到鼓励,消除负面情绪。如教师在提问时用“anyone”而非指明某个学生来回答问题,给所有的学生选择回答问题的权利,从而会回答问题的学生受到鼓励,可以很好地发挥主动性回答问题,不会回答此问题的学生也不会因为被点名而产生紧张或因无法回答问题而产生丢脸的负面情绪。又如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时,教师用“say something about the topic”而非给学生限定话题的某个角度,学生可以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谈起,大胆说英语。再如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时说“I agree with you to a certain extent”,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有一定道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委婉地指出学生回答时有一定不足,避免直接批评给学生带来的不良情绪。

四、结语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不同目的使用多种类型的模糊语,不同种类的模糊语可能具有同样的语用功能,而一次模糊语的使用也可能同时具备多个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使用模糊语可实现恰当提供信息、教师自我保护和和谐师生关系等语用功能。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话语,恰当使用模糊语,进行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肖海,方茜.二语课堂教师模糊语的分类和教学功能[J].时代文学,2008(23):197-198.

[2]Ullmann.S.Semantics[M].Oxford:Blackwell,1962.

[3]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Channell.J.Vague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6]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语用功能英语课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英语课堂上讨论与争辩之探
《蒙古秘史》被动语态的语用分析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教学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归化与异化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关于大学英语语音的语用研究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