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
2017-11-20宋欣欣
宋欣欣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这也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关键在引导、根本在服务,作为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关键在于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高职业能力,目的就是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引言
就业指导的引导功能是指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全面审视自我,客观了解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就业指导的服务功能就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解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困惑,使学生在求职道路上一帆风顺。为了应对新的就业形势,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笔者在探讨原有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多年高校辅导员就业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出专项活动引领、专门课程指导、学生朋辈辅导的“三引导”方法,以及就业信息点对点、定期交流点对面、联络单位面对面的“三服务”形式,贯彻“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探讨了适合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路径,全员动员、全心投入、全力以赴做好新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二、“三引导”导航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专项活动引导,全方位贯穿就业教育
大学期间,在将来就业问题上学生大都是大一迷茫、大二徘徊、大三分化、大四冲刺。因此,为预防学生从高中到大学后可能产生的松懈情绪,加快学生进入大学后适应学习与生活,应及时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活动,通过召开新生见面会、入学教育等形式专门进行专业教育,在专业讲座上,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学院领导与新生见面,介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学习课程、专业未来发展趋势、专业学习要求等。同时,教师们对于学生的提问进行面对面的回答,使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并自觉投入专业学习、专业提高、专业成才的进程中。同时,还可辅之以团体活动、班会辅导、个别谈话等形式,进一步使新生坚定专业学习的信心。
学生进入大二、大三之后,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还会有一些困惑,可邀请专家开设职业讲坛、教育讲坛,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效做好就业指导,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运用360°评估法、橱窗法进行自我评估,运用职业指导理论确立职业目标、运用SWOT分析法规划个人发展路线。
(二)专门课程指导,专业化助力就业质量
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作为教学课程教授,纳入学分管理,更为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达到持续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促进每个学生职业发展的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系统介绍了霍兰德职业类型理论、帕森斯的特性因素理论等职业选择理论,公仆之路、创业之路、就业之路、深造之路等就业途径,以及职业分类、职业分析、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等知识,为学生职业成长打下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主讲教师都应该是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以及学校就业中心的教师,因为他们经验丰富,掌握着大量就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掌握着大量用人单位所反馈的信息和人才需求信息,授课内容涉及面广、实用性强,更具针对性。
(三)学生朋辈辅导,榜样力量激发就业潜力
朋辈辅导是心理学专业术语,是指运用学生中的典型代表影响周围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榜样法、标杆法。教师的作用体现在课堂上,而同学的作用体现在课后。因此,很多问题可以在学生群体中通过正式方式或非正式方式加以解决,朋辈辅导,最大的优点是学生找到了身边的榜样,比一万句空洞的说教更有效、更直接。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学习经验交流、考研经验交流与创业、就业经验交流等。奖学金获得者、学习成绩突出者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并介绍学习方法,邀请考取985等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与大家分享考研经验,邀请自创中小型科技类、服务类企业的毕业生与大家一起交流,邀请有典型就业经验的毕业生介绍就业经历,邀请去西藏、甘肃等地支教的毕业生来校交流。通过朋辈辅导,为学生找到职业成长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就业潜力,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三、“三服务”助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一)规范日常管理方式,为毕业生提供高效率服务
一是就业信息搜集整理常态化,学生进入大四上学期毕业阶段伊始,专门编印毕业生信息登记表分发到每个毕业生手里,填写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个人简历、求职意向等栏目,由学院管理部门登录网上系统,实现学生简历电子化,注重对相关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及时汇总建立完整的用人单位信息库、毕业生生源库、毕业生就业去向库、毕业生档案去向库等信息库。
二是就业信息发布及时化,使用就业管理系统、校讯通、微信等新平台,建立“学院纵向管理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横向延伸”的信息点对点就业工作新模式,改变过去喇叭式人喊人的信息落后传递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每一條信息都能准确、及时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避免了信息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信息失真或延误现象。
三是就业信息覆盖全员化,运用QQ群、微信群、校讯通的基础上,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对涉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手续及流程,以简洁易懂的流程图方式,通过网络、毕业生折页等形式进行宣传公布,全部覆盖用人单位所需招聘的每个学生,着力打造“就业工作服务化、信息化、细致化、人性化”,做好用人单位的接待与学生的推荐以及就业信息公告渠道的多样化打造与就业市场的立体化开拓,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优化就业教育模式,为毕业生打造精细化服务
一是建立健全就业信息传达制度,以班级为单位全面掌握学生就业进度、就业关注点和难点,建立就业工作定期点对面交流机制,每周召开毕业班长会,每两周召开一次毕业班班导师会,成立学生会就业部协助各项信息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成立院系职业指导委员会,专门协助就业中心与学院做好学生的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和政策的传达等相关工作。endprint
二是推进精细化服务,给予“特殊”关怀。打造“一对一”个性化咨询服务,包括单独面谈、电话追踪、网络私聊等,坚持“多打一个电话,多问一个问题,多出一点主意”的工作理念,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实时更新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切实有效地解决毕业生求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是贯彻“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给予他们专门的就业指导,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培训、简历修改、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同时积极提供就业机会,对于困难群体进行重点指导服务和重点培训、重点推荐,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岗位援助、心理辅导相结合等方式,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三)创新全员参与体系,为毕业生提供高品质服务
一是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强化“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主抓、学生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密切配合,深化学院全员化关心就业工程,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学生就业工作格局,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优质的指导和服务。
二是动员教师、校友寻找就业岗位并建立与专业、学科相关的实习基地。学院通过“走出去”或是“请进来”拓展市场,并以实习基地為辐射中心,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老朋友经常联系,新朋友经常结交,让过去来的单位成为“回头客”,让没有用过学校毕业生的单位闻“声”而动。
三是鼓励毕业生积极就业与创业。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在本科阶段很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过学术创新、科技发明和创业实践等活动,其中一部分作品已经取得一些成绩,在校级、市级等创新创业项目中获奖,以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区等作为学生创业的实验场所,在基地和创业园区的实践中,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来体会和验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真正将创业知识升级为自己的创业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该鼓励这部分能力突出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完善创业项目,在学院以及学校众创空间的帮助下注册公司,成为创业典范。
就业工作要创新理念,优化就业环境,提升学院品牌和社会影响力,“三引导、三服务”的职业指导方法实用性强、操作性优,贯穿了大学生涯始终,有力助推了大学生的职业成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增强学生的就业危机感和紧迫感,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和竞争就业的观念,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保持就业率的稳步增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