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转运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的效果评价
2017-11-20蔡天文
蔡天文
【摘要】 目的:讨论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时实施分级转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医院急诊抢救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例患者院内转运时进行分级模式转运,对照组不做相关干预,正常进行院内转运。比较两组院内转运时间、转运过程中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等不良事件。结果:干预组院内转运到检查室、手术室、介入室、重症监护室的转运时间比对照组短,转运中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对患者诊治病情尤为重要,进行分级转运能够有效节约时间,为患者疾病抢救争取时间,对临床急诊抢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式。
【关键词】 分级转运; 急诊;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4-0157-02
急診科常存在患者在医院内进行转运的情况,因为危重患者常需要各种检查,或者病情治疗需要,患者不得不进行院内转运[1]。而院内转运是将危重患者置于一种移动的环境状态下,对于危重患者来讲,其本身存在着诸多影响病情变化的因素。危重患者病情多变且不稳定,转运存在巨大风险[2]。有研究表明,危重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达70%[3],是威胁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型的转运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已经初步应用到了临床急诊转运当中。通过研究发现,在转运时进行分级转运效果显著,尤其是对于危重患者病情稳定上有重要影响作用[4]。本次研究围绕了急诊危重患者在进行院内转运时应用分级转运的临床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来笔者医院抢救的危重患者100例,将其分随机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有50例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都在18周岁以上,平均(47.3±13.6)岁,其中年龄18~30岁的患者4例,年龄31~40岁的患者19例,年龄41~50岁的患者13例,年龄在51岁以上的患者14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都在18周岁以上,平均(43.3±14.7)岁,其中年龄18~30岁的患者9例,年龄31~40岁的患者16例,年龄41~50岁的患者8例,年龄在51岁以上的患者17例。两组所选患者都来自基层工作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危重病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危重病症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1.2 方法
干预组:评估患者病情,将患者病情从三种等级进行分类(Ⅰ、Ⅱ、Ⅲ级)。根据医生决策,进行分级转运。从转运前、转运中及转运后进行分级转运模式。(1)转运前:向患者家属说明转运目的,并且说明转运途中注意事项以及各种病情变化可能性。取得家属同意,再实施转运模式。(2)转运中:Ⅰ级转运,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两种以上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并且需要呼吸支持,呼吸机指征为,呼气末正压通气大于等于
8 cm H2O,吸入氧气浓度大于等于80%,GCS评分小于9分,或者患者存在严重疾病(急性心梗、呼吸困难、致病创伤等)。转运方法:由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陪同,准备相应的设备、药品等,其中包括氧气袋(2个)、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器、除颤仪、穿刺包、简易吸痰器、常备抢救药(盐酸肾上腺素、胺碘酮、多巴胺、糖盐水等)等。再次评估患者病情,通知转运最终目的地做好接应准备,转运过程检测患者病情变化,做好随时抢救准备。Ⅱ级转运:患者的生命体征较稳定,需要一种以上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并且需要呼吸支持,呼吸机指征为,呼气末正压通气小于8 cm H2O,吸入氧气浓度小于60%,GCS评分在9~12分,或者患者存在急腹症、骨折、高热等症。转运方法:由转运护士和住院值班医生陪同,准备相应的设备、药品等,其中包括氧气袋(1个)、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器、除颤仪、穿刺包、简易吸痰器、常备抢救药(盐酸肾上腺素、糖盐水等)等。再次评估患者病情,通知转运最终目的地做好接应准备,转运过程检测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相应记录。Ⅲ级转运:患者病情较稳定,GCS评分大于12分以上,主要是一些慢性疾病患者转运。转运方法:由转运护士和规培医生陪同,准备相应的设备、药品等,其中包括氧气袋(1个)、穿刺包、糖盐水等,再次评估患者病情,通知转运最终目的地做好接应准备,转运过程检测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相应记录。
对照组:急诊科医生确认患者需要转运,由医生和护士各1人进行陪同转运。携带心电监护仪,氧气设备,抢救用物等,进行转运。
1.3 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院内转运时间,从转运医嘱下达开始到转运治疗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检查室时间、手术室时间、普通病房时间、介入室时间以及重症监护室时间。比较转运过程中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等不良事件,从病情、人员、仪器及药品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试验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转运所需时间比较
两组转运到普通病房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查室、手术室、介入室、重症监护室应用分级转运效果明显要节约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发生的不良事件比较
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分级转运是指在患者入院急诊时进行病情评估,从三种病情等级中进行分级转运的过程[5]。这种转运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并且在转运时间上效果明显[6]。分级转运模式是急诊医学的一次大胆创新,从患者的病情出发,考虑到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存在可能性,而制定的一种新型转运模式[7]。通过本次试验可以明确的看出分级转运在轻、中、重危重患者中的具体转运措施,与以往转运模式不同[8]。以往转运模式往往存在病情评估不完整,转运过程中的人员、仪器、药品等准备过于一致,造成转运中外界因素干扰过重,从而影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9-10]。对于分级转运模式来讲,其可以根据完整的评估系统对危重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做出相应准备[11-13]。在转运前、转运中及转运后,都对不同等级病情的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4-16]。endprint
综上所述,分级转运模式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在病情监护、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上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急诊科广泛推广的转运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斌,刘婷.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无缝隙交接[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246-247.
[2]高海芳,王抒义,虞惠群,等.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54-55.
[3]韦志英.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5,26(38):358.
[4]史冬雷,张红梅,高健,等.分级转运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639-642.
[5]张阳春,吴敏,季学丽,等.创伤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2):9-13.
[6]沈峻,金惠根,刘宗军,等.不同转运模式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6,23(1):25-27.
[7]梅彰桢.基层医院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5,30(5):51-53.
[8]刘志敏.病情分级制度在ICU病人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医学,2011,39(6):734-735.
[9]张永利,李素玮,万献尧,等.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J].医学与哲学,2010,31(2):59-61.
[10]丁万红,夏海鸥,徐春芳,等.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的建立和应用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6,31(21):51-55.
[11]徐凤霞.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5):127-128.
[12]杨建红.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11-12.
[13]刘海玲.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護理干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9(36):4836-4837.
[14]李崇娜.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内科,2014,9(3):327-328.
[15]翟红瑞,刘红霞,葛明.流程优化联合环节控制在急诊急危重症院内转运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与保健,2017,25(4):131-133.
[16]吴黎东.模式化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8):109-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