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设与生成共出彩

2017-11-20谢永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预设与生成关系概念

谢永

摘 要:构建预设与生成相适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然追求。本文在理解预设与生成概念、感悟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基础上,探寻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认为教师要善于利用预设与生成,把握好两者的尺度,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才能构建多样化数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自然转化中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活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设与生成;概念;关系;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注重课堂的多样性。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重视数学课堂预设,还要关注课堂生成,将预设与生成作为课堂双翼,实现预设与生成共出彩,使学生在亲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形成多样化思维,打造灵动的智慧课堂。

一、理解预设与生成概念

预设是指教师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学情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教师对课堂结构与教学环节等进行精心部署,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规定性;生成是指小学数学课堂真实的、原生态的过程,它与预设不同,不受教师控制,也不是教师刻意而为之,具有不可预知性与随机性,预设与生成是小学数学课堂的双翼,对于推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感悟预设与生成关系

预设与生成关系密切,预设是基础,生成是升华,两者关系密切。一节高效的数学课离不开预设,只有进行有效的预设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确保数学课堂有序、有效推进,才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生成虽然具有不可预期性,但不同于“节外生枝”,它是以预设为基础,是课堂按照预设推进过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一笔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生成是有效预设下的生成;预设与生成既是一对矛盾体,又是相对独立的。两者相互依存,共同造就了数学课堂的精彩。

三、探寻预设与生成策略

1. 课前精心预设,铺垫课堂生成

课前预设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精心准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构成要素,分析学情,研读教材,明确目标,优化内容,丰富教法等。数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分析,把握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等,基于学情进行的预设才是有效的;其次,数学教师要研读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科学预设,力求实现多元化预设,为课堂生成张本,预设不能单一化,因为这样难以激发课堂活力;最后要根据学情、教学内容合理预设教法,通过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为课堂生成铺垫。

課前预设主要包括目标预设、情境预设、问题预设、程序预设等,通过目标预设对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进行预设;通过情境预设帮助学生构建起数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桥梁,拉进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通过问题预设,发挥问题的导引作用,使学生借助问题载体积累知识、提升能力;通过程序预设确保数学课堂有序推进,提升课堂预设总效能。

例如《角的初步认识》,这是二年级下册第八章的内容,这是在“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二)”基础上对图形认识的具体化,学生是具有初步积累的。鉴于此,笔者对本课的目标预设为: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角,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知道角的特征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画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为实现这一预设目标,笔者采用生活中涉及角的图形创设情境,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让学生对三角形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抛出问题:角有哪些特征?各部分的名称又是什么呢?引入对角的探寻。在程序预设上,主要预设为以下几个环节:情境导入、操作探究、小结与拓展,其中操作探究是主要程序,又细化为认识实物中的角、认识数学中的角两个环节,从感性到理性,尊重学生认知特点,预设确保了课堂的有效性、有序性与生成的可能性。

2. 课堂巧抓生成,升华课前预设

课堂预设是教师对教学的一种预期与安排,然而数学课堂不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的,它的构成要素复杂,课堂的推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差异性与课堂的开放性往往使数学课堂表现出更多的变数,使课堂这棵大树枝繁叶茂,趣味盎然,突破教师课前所做的预设,课堂生成使课堂充满不可预知性,从而使数学课堂更加出彩。

那么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应对课堂生成呢?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将生成化为预设的升华,在保证预设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动态生成。首先,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闪光点。小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尤其是在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出人意料的闪光点,需要教师匠心独运;其次,要善于因势利导用好生成。课堂中的任何一种生成不是凭空出现的,因此是数学课堂一笔宝贵的资源,数学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巧妙地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丰富数学课堂资源,合理地调整课堂教学环节,使预设向更高境地升华。

例如《千克和克》这一章,在“估一估”教学环节,笔者设计了下列题目,让学生估一估日常生活物品的重量大约是多少?

(1)一个鸡蛋大约多少克?

(2)一只成熟的鹅大约多少千克?

(3)你的体重大约多少千克?

在交流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出现这样的答案:一个鸡蛋100克。面对课堂生成的低级错误应该如何处理?笔者将这一生成的错误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师:一个鸡蛋100克?很有想法!可是是否切合实际呢?

生:一个鸡蛋没有那么重的,没有100克。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呢?现在假如没有秤,同学们能不能帮帮他们?估一估一个鸡蛋大约多少克?

生1:老师,据我估计,一个鸡蛋大约在60-70克左右。

师:嗯,你是怎样估算的呢?

生1:平时我和妈妈去买鸡蛋,一斤鸡蛋500克,大约7-8个。如果按照7个鸡蛋500克来算,一个鸡蛋大约70克多一些;如果按照8个鸡蛋500克来估算,一个鸡蛋大约60多克。

师:你很聪明,思维和别人不一样,估算有依据,平时能够仔细观察生活,老师给你点个赞!

在面对这一课堂生成时,正是由于笔者做到因势利导,将学生错误转变为教学资源,巧妙地帮助学生强化了“克”的概念,使学生从数学概念“克”上升到重量“克”,较好地实现课堂目标预设,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学习迁移,使学生不借助“秤”也能够进行有效的估算,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

3. 预设生成有度,构建多彩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堂预设不是万能的,课堂生成是客观存在的。在预设与生成面前,教师需要做的是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度”,做到松弛结合,有预设但不拘泥于预设,有生成但不脱离预设,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尺度,构建多彩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如何才能做到预设生成有度,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预设不可面面俱到,处处巨细,只需要进行大体框架的预设,确保课堂目标达成与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生成要顺其自然,不可做作,“虚假生成”往往会适得其反。

例如“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轴对称图形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对于这一特征,不少学生在理解时会出现“重合”与“完全重合”理解上的偏差,对于课堂出现的这一生成,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自由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举实例的形式加以区别,这符合图形这一类型教学的规律。通过列举实例既达到教学的预期,增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又反过来通过示例运用轴对称的相关知识,面对生成处理自然而高效,保持课堂总的预设朝向。

总之,构建预设与生成相适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然追求。预设是生成的前提与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预设与生成,构建多彩课堂,科学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握好两者的尺度,精心预设、动态生成,使预设与生成共出彩,构建多样化数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自然转化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创造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设与生成关系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与生成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