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设计天赋》中的艺术设计秘辛
2017-11-20周娴
周娴
《设计天赋》是BBC荣誉出品的探寻设计天赋根性灵魂的5集系列纪录长片,这部2010年播出的艺术设计纪录长片,由世界著名艺术设计大师及其产品的亲历者、创制者、体验者的全方位视角,向观众展现了艺术设计的迷人魅力,与艺术设计的真谛。可以说,《设计天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设计诠解精品,这部系列纪录片以出类拔萃的艺术设计产品及其创制现身说法,为观众最彻底地解读了艺术设计的全部精髓。
一、 塑造观感视觉享受的艺术设计
(一)观感塑造源于生活
艺术设计的最为元初的基础,并不在于知识与动手能力,反而在于意象化思维的创见、灵性、想象,即便是触手可及的普通大众最为熟稔的生活,在艺术设计的未来亦将全面实现智能化,这也是为什么BBC的5集系列纪录长片《设计天赋》的开篇,即以“智能家居”开启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其宗旨显然在于透过21世纪最新锐的艺术设计手段,实现人类的最小化劳动力支出、最大化舒适享受的终极梦想。这些“智能家居”全部由具象化思维模式加以塑造,首先当然是为了满足普通大众的生活诉求与生活需求,这种切近普通大众生活化的开篇,将艺术设计与普通大众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由此将艺术设计与普通大众的生活牵系在一起。从宏观视角而言,艺术设计是一种针对普通大众生活方方面面的普遍关怀;而从微观视角而言,艺术设计则仅仅只是针对生活中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艺术化解决。
(二)观感塑造创造生活
片中最先诠释出来的理念是艺术设计源于生活,继而诠释出来的理念就是艺术设计创造生活,而这才是艺术设计更加进阶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尤其是现代生活,更应由艺术设计作品来主动创造出更加精彩且舒适的生活,而不是令普通大众转而被动地适应艺术设计作品。正是这种创造性促成了具象化思维模式,到表象化思维模式的一种质的转变,艺术设计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软思维模式驱策下的硬塑造,由塑造产生具象化的三维吸引力与时代趣味影响力。设计天赋的本质就在于艺术、技术、工业、生活四者的有机且深度的融合,同时,艺术设计应遵循着生活化的人文法则、自然法则、客观法则进行建构,将艺术设计的感性与理性均衡的理想主义,注入到现实主义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科学、浪漫、现实互相交织的具象化思维艺术设计作品。
(三)观感塑造引领生活
艺术设计的真谛就在于以人文、自然、客观法则等,将艺术设计的理性感性均衡的艺术理想注入到现实主义中去,从而由艺术设计的点滴创造出一个更加灿烂美好的新世界。当然,艺术设计既不是一项科学工作,亦不是一项工程工作,而是一项对于提升真正社会观感、质感、美感不可或缺的一种审美引领。恰如片中所言,如果说艺术设计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的话,那么其所带来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的翻天覆地式的改善,在艺术设计塑造式的引领之下,人与物的关系可以变得更加密切、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人对物的理解与利用,在艺术设计的引领之下可以变得更加透彻、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同时,艺术设计的艺术化具象化与表象化的工作,亦会在具象化与表象化思维模式三维塑造深度融合之下,赋予普通大众一种更加沉浸的视觉享受,艺术设计至此即完成了其赋形过程。
二、 打造美感审美进阶的艺术设计
(一)审美基础
作为一位合格的艺术设计师,不仅在于能够设计出符合功用、切近生活的作品,而且还在于能够设计出符合艺术、高于生活的作品。而欲做到这一切,显然需要的是美感制胜。而其实美感亦由观感中产生出来,艺术化的作品能够令普通大众在观感中,油然地发现其中所蕴含着的美感,恰恰是这种抽象于具象化与表象化的美感,使得艺术设计得以打破具象化思维与表象化思维的苑囿,从而为艺术设计实现了更为进阶的审美。例如,以牙刷为例,传统的牙刷样式司空见惯毫无美感可言,而在《设计天赋》中,即看到了多种崭新样式的牙刷,其中一种牙刷将传统牙刷设计成更加艺术化的椭圆柱形,柱形上设计了许多专门用来按摩牙床、牙龈的天然材料的可旋转的彩色硅胶棒,这些彩色硅胶棒在刷毛丛中与刷毛边缘形成了一种极具美感又兼具功能性的装饰,与椭圆柱形的半透明彩色牙刷共同组成了一个极具美感的整体,这样的艺术设计无疑更能够带给普通大众身心双重的审美享受。
(二)审美趣味
片中的形形色色的艺术設计作品,以其高于观感的美感,带来了由表象化思维模式到抽象化思维模式的让渡,凝结在这些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共同趋向于审美能指的特质,有着一种不言而喻的共同本质。这种共同本质,就是一种基于抽象化思维的抽象为符号化的象征性。每种艺术设计作品中的抽象化思维都自有其符号化本质,这些符号化本质,在后现代人类社会之中有着越来越富集的高密度,越来越繁琐的复杂度,越来越人性化的智能度。这些特质显然都是基于由普通大众的审美趣味抽象而来,这些艺术设计既结合了时代特色,又融合了大众兴趣趋向。这些符合时代特色与审美趣味表达的美感化艺术设计,更以艺术设计所应蕴含着的特质,而由这些特质引申着一种艺术设计的内在精神,这种内在精神,才是抽象化思维象征性的一种原生表达。[1]
(三)审美进阶抽象
《设计天赋》中异彩纷呈的艺术设计,以其内在精神而展现着抽象化思维象征着的设计表达,这种抽象化思维与抽象化想象是人类的如同包豪斯一样的艺术设计之源,同时,抽象化思维与想象更是审美进入更高阶段的一种美感表达。但很显然,这样的美感表达对于这个世界而言似乎仍然缺少了些什么,显然最为缺乏的就是可持续的进阶式跃升的不断创新,这种进阶式跃升才是后现代艺术设计所孜孜以求的东西,而围绕着艺术设计建构过程之中的新技术、新资源、新设备、新创意等,则都是从属于艺术建构美感的进阶之梯,艺术设计至此即完成了美之为魅的展现美的力量的审美过程。艺术设计不仅能够解决观感与美感问题,而且艺术设计还能够解决形诸于审美抽象之上的更多更大的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一一解决,艺术设计透过观感表达的美感更在昭示着一个更接近答案的艺术设计秘辛。[2]
三、 营造灵感灵性升华的艺术设计
(一)综合艺术魅力
《设计天赋》中的所有艺术设计师最认同的一点,就是将艺术设计视作是这个世界的仆人,对这个世界所应作的理所当然的工作。这一提法就其本质上,则是则抽象思维向意象思维进阶过程中的一种越来越清晰的象征化图景。从这种意义而言,艺术设计显然是神奇的,艺术设计能够令传统的事物透过艺术设计产生新的生命,并以这种无穷的魅力产生出品牌的价值。由此可见,艺术设计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综合的门类,纵观人类历史上的真正艺术大师,都是集多个综合门类于一身的大家,例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即集多个门类的艺术化探索于一身,如此方能成就其大师级的意象成果与意象作品。而这恰恰印证了抽象化思维模式到意象化思维模式的飞跃完全可以归结为意象化的能指,以及围绕着意象化能指由欣赏者意识参与的由意象产生的灵性升华所指。[3]
(二)根性灵魂
对于任何艺术设计而言,最为困难的都是艺术灵感的寻获,《设计天赋》认为,艺术灵感的获取不是设计分析或应用分析的过程,而是一种表达对于生活的感情的过程,这恰恰将艺术设计灵感的产生一语道出。这种对于生活的感情表达,恰恰是艺术设计与粗制滥造的分水岭,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体验、感悟、升华,但却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情感表达,这才是艺术设计真正的不宣之秘。越是进入到后现代世代,普通大众反而精神层面的需求越加强烈,因为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能够赋予普通大众的更加沉浸化的美的享受,而审美也因此而由观感而美感,美感而灵感进行着不断攀升的意象化升华。这种意象化升华形成了一种意象化的所指凝结而成的一种闪烁着灵性的根性灵魂,而作为艺术设计最需要的显然就是将这种根性灵魂注入于其、融会于其中、闪耀于其中。[4]
(三)意象化升华
艺术设计是一个艰辛的兼顾观感与美感,并由二者的深度融合之中产生灵感的创制过程,艺术设计不仅要由具象事物之中抽取抽象重构意象,而且要将表象事物以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由艺术设计语言重绘意象,同时,更要将脑海中的意象灵感付诸于艺术实践,将其还原为艺术表达。由此可见,艺术设计的真正秘辛,恰恰在于这种由具象化表象化而抽象化,由抽象化而意象化的基于根性灵魂的有的放矢。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之中,不仅需要创制者融入智慧、心血、劳动,而且更需要创制者融入对于生活的全部感情,如此,方能完美地创制出有血有肉有灵性的艺术设计作品。这一创制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由意象化能指而意象化所指的一种基于根性灵魂的灵性升华。至此,意象化思维完成了从零开始的意象化建构、具象化与表象化的初始营造、抽象化的象征性置入、意象化内蕴的表达这一艺术设计循环的全过程,同时,艺术设计至此亦以其所独具的跨文化、跨地域、跨领域性而完成了其终极的赋神过程。
结语
《设计天赋》既是一部展现后现代艺术设计的不可多得的精品,又是一部展现艺术设计真谛的出类拔萃的影视艺术作品。影片以生活溯源观感塑造,以观感塑造创造并引领生活,从而由生活主题建构起了基于觀感的艺术设计基石。同时,更由观感跨入审美美感的进阶抽象,并最终由美感进阶抽象实现了营造灵感的灵性升华。影片中的观感完成了赋形过程,为知觉提供了视觉体验;灵感则完成了赋神过程,为知觉提供了精神体验;而美感则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过程,将视觉体验借由审美体验升华为灵性升华。影片揭示了艺术设计的由具象化抽取符号化象征,而由意象化汲取根性灵魂升华的艺术设计秘辛,为艺术设计指明了以情感营造根性灵魂的终极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梁国伟.数学思维构造的具象化实在——兼论数字电影美术的设计原则[J].文艺评论,2002(6):46-52.
[2]李勇,胡是平,刘宣琳.从具象表现到抽象重组——兼谈设计素描之创新思维模式[J].巢湖学院学报,2005(2):124-126,130.
[3]苑英丽.从意象思维到图式表达——论艺术设计意图的清晰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8):23-24.
[4]张艳河,杨颖,罗仕鉴,潘云鹤.产品设计中用户感知意象的思维结构[J].机械工程学报,2010,46(2):17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