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研究

2017-11-20史栋梁史桂荣张仲博郭中华魏红涛郭会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痛症松解术针刀

史栋梁 史桂荣 张仲博 郭中华 魏红涛 郭会卿Δ

(1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一科,郑州450002;2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商丘476000)

射频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研究

史栋梁1史桂荣2张仲博1郭中华1魏红涛1郭会卿1Δ

(1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一科,郑州450002;2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商丘476000)

跟痛症(painful conditions of the heel)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足跟跖面肿胀、压痛、疼痛等,是肌肉、韧带、骨的失衡造成的一种慢性劳损性无菌性炎症[1]。多见40岁以上中老年,男女之比为3:1,其诱因多为长期站立、行走、剧烈活动[2],病理学改变有足底脂肪垫病变,跖筋膜炎,跟骨骨刺,足底神经的受压及跟骨高压等[3]。虽然其症状单一,但多缠绵难愈。目前,临床治疗跟痛症的方法多样,如非甾体药物、痛点封闭、局部外敷、针灸、外科手术治疗等[4]。笔者所在的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一科对应用射频针刀治疗跟痛症有一定的认识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方 法

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9月~2015年6月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一科收治的跟痛症68例病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9例,年龄34~76岁,平均58.3±7.3岁,病程15天~14个月,平均病程(4.2±1.1)个月。治疗组男性24例,女10例,年龄34~75岁,平均61.2±7.6岁,病程 15天~15个月,平均病程(4.4±1.3)个月。两组在病人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病人均签署有创操作同意书。

诊断标准:根据 《疼痛诊断治疗学》中跟痛症[5]:①跟骨骨刺,足跟下疼痛,久坐或站立时疼痛加重。查体:跟骨结节压痛。跟骨侧位X线片:跟骨结节骨刺形成;②跖筋膜炎,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可沿跟骨内侧扩展至足底,查体:跟骨结节的跖筋膜附着处明显压痛,跟骨侧位X线片:无明显异常,或可伴有跟骨结节骨刺形成;③跟骨滑囊炎,足跟后侧及外侧疼痛,行走或久站疼痛加重,足跟后侧出现肿胀,压痛阳性。跟骨侧位X线片:无明显异常;④跟骨高压症,静息状态下不同程度跟骨酸胀痛,抬高患肢酸痛减轻,查体:足跟部广泛性压痛,足跟无肿胀。跟骨侧位X线片:无明显异常。

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刀松解术治疗:病人取仰卧位,患足跟垫高并充分显露,根据患足疼痛部位及解剖位置,标记2~3个痛点,对术区及周围进行彻底消毒,铺巾,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0.1g)2 ml,0.9%氯化钠注射液3 ml做局部浸润麻醉后,取汉章3号针刀在痛点垂直进针,横向剥离跖腱膜,并达跟骨结节内缘骨面处,在骨面腱膜附着点松解,术毕,操作位施压3 min,用创口贴敷贴针眼;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3天,预防感染。

治 疗 组 给 予 射 频 针 刀( 专 利 号:CN 201520124260.X)松解术治疗:如观察组消毒铺巾麻醉后,连接射频针刀仪器,取射频针刀在痛点垂直进针,达到病灶部位后通过电阻抗及高频电流、低频电流分别测出组织的结构,并测定神经的位置与远近,避开神经,横向剥离跖腱膜,并达跟骨结节内缘骨面处,在骨面腱膜附着点松解;然后在进行电刺激,调节射频参数,频率为20 Hz,电压为110 mV,现给予60 ℃射频消融 180 s,重复给予3次,再给予70 ℃射频消融 180s,重复给予3次,术毕,局部加压包扎,同对照组护理。

两组均以一周一次,3次为1疗程;并随访9个月。

3. 疗效评定

参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及疗效评定:①治愈:足跟疼痛消失,局部按压无疼痛,行走自如,无任何不适感,VAS评分≤1分,VAS加权值[(A-B)/A×100%]≥75%;②显效:足跟疼痛基本消失,局部按压轻微疼痛,行走自如,劳累后稍有不适感,VAS评分≤3分,VAS加权值50%~75%;③有效:足跟疼痛减轻,局部按压疼痛减轻,行走略有不适感,VAS评分≤6分,VAS加权值25%~50%;④无效 :症状体征无改善,VAS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不明显,VAS 加权值<25%。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经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后,方差齐时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近似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频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感染、严重出血、休克等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后里VAS评分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三疗程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但9个月后的随访时,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组在9个月的随访中,VAS评分的稳定性较对照组更好。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及末次随访是VAS评分比较( ±SD)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及末次随访是VAS评分比较( ±SD)

注:治疗三疗程后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 > 0.05, 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 < 0.05;三疗程后与末次随访时治疗组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P < 0.05;三疗程后与末次随访时治疗组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P > 0.05。

组别 治疗前 三疗程后* 随访时**治疗组 7.3 2.2 2.6***对照组 7.4 2.4 4.6****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两组末次随访疗效比较(见表3)。两组治疗三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但9个月后的随访时,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而且治疗组在9个月的随访中,疗效的稳定性更好。

表 2 两组治疗三疗程后临床评价疗效比较 n (%)

表 3 两组末次随访疗效比较 n (%)

讨 论

解剖生理学研究,足跟部作为主要承重部位,长期的压力及劳损,局部组织反复充血、缺氧、水肿,酸性代谢产物积聚,即发足底腱膜及足底长韧带无菌性的炎性损伤,进而组织的粘连、挛缩,局部微循环障碍,最终引起跟痛症[6,7]。中医将跟痛症归属于 “痹证” 范畴,肝肾亏虚、风寒湿外侵相关,导致局部脉络受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针刀治疗作为一种闭合性松解术,可松解软组织粘连、挛缩及疤痕,缓解局部血管神经的压迫牵拉;同时改善其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酸性代谢物及其他化学致痛因子的排泄,解除病人痛苦的作用[8]。

射频热凝技术是电流通过神经组织时,高频脉冲,使靶点组织内离子运动,摩擦生热,使局部软组织胶原蛋白凝固性变性、回缩,减小对局部神经的压迫[9]。同时局部的温热效应可以改善组织血液循环,缓解无菌性炎症,加速组织修复,调节神经功能,达到镇痛效果[10]。临床研究发现,在70℃~75℃的温度下,传导痛觉的纤维会发生变性,而传导触觉的有髓鞘粗纤维可耐受85℃。射频热凝技术就是通过这一的差异,调节不同的温度选择性的毁损痛觉传导纤维,保留触觉传导纤维,而达到阻断痛觉的目的[11,12]。另外,60~70 ℃射频消融温度对足底腱膜及足底长韧带无菌性的炎性有缓解作用,尽管会是局部组织蛋白的变性,但这种损伤是一过性的,一般后期会良性修复。

本科室在松解的同时给予射频治疗,使机体内的组织力学平衡系统得到恢复,又可以消除疾病的无菌炎症反应,并可以调控神经的疼痛传导。在临床上对顽固性软组织疼痛,有明显疗效,且远期疗效显著。本研究通过普通针刀松解术和予射频针刀松解术对照治疗跟痛症,经过三个疗程后,射频针刀组的VAS评价,临床疗效及无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普通针刀组差异不明显,但其远期随访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刀组。综上所述,射频针刀作为一种治疗技术,两种治疗方式协同的产物,对治疗跟痛症有显著疗效,创伤小、治疗彻底、复发率低,明显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孙德海,纪春梅,李淑丽,等.冲击波在关节源性跟痛症诊断陛治疗中的应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 19(2):122 ~ 123.

[2] 王新明.小针刀治疗跟痛症 85 例远期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26):22 ~ 23.

[3] 胥少汀,葛宝丰. 实用骨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2284 ~ 2285.

[4] 谢作完,黄有翰.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浙江创伤外科, 2013, 18(2):169 ~ 170.

[5] 赵俊.疼痛诊断治疗学.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 973 ~ 1012.

[6] 陈金辉,胡耿明,李荣议,等.小针刀结合药物局部封闭治疗跟痛症168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 27 (3): 194.

[7] 王新明.小针刀治疗跟痛症 85 例远期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4(26): 22 ~ 23.

[8] 杨小平.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跟痛症 46 例.微创医学, 2009, 4(1): 72 ~ 73.

[9] 董宏然,王全美.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 100 例远期疗效分析.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 17(6): 322 ~ 324.

[10] 南登崑.康复医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17 ~ 122.

[11] 王应德.射频热凝结合松解术治疗顽固性软组织疼痛的临床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5, 15(24):43 ~ 45.

[12] CHUA NHVISSERS KCSLUIJTER ME. Pulse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in 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indications-a review. Acta Neurochir (Wien), 2011, 153:763 ~ 771.

10.3969/j.issn.1006-9852.2017.01.016

△通讯作者 huiqingguo@126.com

猜你喜欢

痛症松解术针刀
王培民教授辨治跟痛症经验浅析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跟痛症的研究概述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泡脚加点药,跟痛症拜拜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G6805神经刺激仪在手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小针刀配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