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研究
2017-11-19张敏
张敏
摘 要:人与人的交往离不开有效沟通,尤其是幼儿教师,掌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学问、艺术尤为重要。本文从幼儿教师同家长沟通时通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入手,总结实现良好沟通的基本原则,提出有效的沟通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家长;沟通策略
我國的家庭构成、家庭特点不断变化,教师的态度及其与家长交往的能力和技巧,是家长能否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的关键。只有实现教师与家长的良好互动关系,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如何提高沟通效果,是幼儿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一是信息有误或不确切,导致家长无法理解。由于学生家长的年龄、经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对于爷爷奶奶等年纪较大的家长,沟通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不确切的语言、信息都可能成为沟通中的障碍。
二是态度情绪控制不当,导致家长拒绝沟通。由于立场不同,沟通双方难免会因为某种原因产生情绪甚至是冲突,如果幼儿教师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只会使家长情绪恶化,激化事态发展,无益于沟通。
三是缺乏及时的联系、沟通,加深了分歧和矛盾。有些幼儿教师对家长工作缺乏细致了解,使双方无法就幼儿在园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及时联系,缺少开诚布公的交谈,心理隔阂越来越大,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矛盾。
二、沟通的基本原则
一是以礼待人原则。幼儿教师应主动掌握一些简单的礼仪,在与家长尤其是祖辈家长沟通时,注重使用“您好”“请”等礼貌用语,与平辈家长交流时尽量平视,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当发生争执时,尽量克制自己的怒气,不要和家长争执,用微笑化解,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二是以诚相待原则。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本身就是对该园教师的信任。家长由于没掌握孩子的日常表现,想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心急则乱,甚至言语中充满了不信任和不放心,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在与家长沟通、汇报幼儿日常生活时,教师一定要真诚、耐心地进行解答,同家长经常接触,并表现与家长合作的真诚愿望,从而建立幼儿教师与家长互相信任的关系。
三是换位思考原则。目前,幼儿教师队伍日益年轻化,很多教师还没有为人父母,当发生矛盾、难以达成共识时,换位思考十分必要,教师要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度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
三、沟通的策略
1.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进行沟通
一是根据家长性别、年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性别方面,一般女性家长与教师之间比较容易沟通,但因女性自身比较感性的特点,需要幼儿教师对幼儿在园中的问题进行细致耐心的解答;与男性家长沟通时,常常是幼儿出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幼儿教师与之沟通时应简洁明了,尽快给出明确的建议和可行性方法。年龄方面,隔代家长与年轻家长的关注点不同,隔代家长更关注幼儿的身体、饮食等生活情况,年轻家长更关注幼儿的在园表现,幼儿教师应根据这种不同,选择不同的沟通重点。
二是根据家长的学历、素质,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也不同,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往往关注孩子的在校表现,忽略孩子人际关系的建立;教育程度低的家长则对孩子没有过多要求。在沟通时,教师要注重这种差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做好解释工作。
2.根据事情的不同性质,因事而异沟通
一是反映问题时,需巧妙使用语言,注重客观公正地描述,维护家长自尊。要先扬后抑,先肯定幼儿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使家长易于接受。要注意维护家长的自尊,不当着其他家长和幼儿的面反映问题,描述问题时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借助具体事件客观反映幼儿的表现,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状况,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二是布置配合工作时,需言简意赅。由于家长同教师沟通一般是在家长会或特约见面场合,时间有限,因此,教师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在最短时间内把家长需要干的事情说清楚,或者事先将任务整理、打印出来,直接发给家长。
三是当幼儿在幼儿园发生安全事故时,幼儿教师要注意安抚家长的情绪。幼儿教师在将幼儿及时送医的同时,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不管是哪方责任,率先承认自己的失误或者诚心向家长表示歉意,以赢得家长的理解;随后详细向家长反映事故情况,第一时间缓解家长因迷惑而带来的焦虑、担忧和不安全感,避免矛盾冲突扩大化。
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共同心愿。幼儿教师与家长通过沟通交流建立和谐关系则是幼儿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幼儿教师要按照“以礼待人、以诚相待、换位思考”的原则,针对家长的不同特点、幼儿在园出现的问题、事故矛盾的不同,采用灵活的处理策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教育工作才会更融洽、更和谐、更有序地发展,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妥超霞.幼儿园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上),2017(2):6.
[2]陈敏.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及促进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