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商贸类课程教学的研究
2017-11-19邹艳梅
邹艳梅
摘 要:新形势和新环境给中职院校的商贸类课程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商贸类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商贸类课程是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商贸类课程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在信息技术模式下提升商贸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了信息技术在商贸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商贸类课程;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商贸类课程教学现状
1.信息技术和商贸类课程整合深度不足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商贸类课程教学,需要对二者进行深度的结合,使得二者能够相互适应、优势相长。信息技术和商贸类课程的整合需要建立在有效继承、强调个体基本元素的基础上,使得信息技术和商贸类课程能够在更为和谐和融洽的环境下发展。信息技术因此需要和商贸类课程的结构、内容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在长期适应和融合之后,信息技术也将成为商贸类课程内容、课程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商贸类课程教学的环境存在缺陷
信息技术环境是日新月异的,其需要跟着技术发展和时代变化而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近年来,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要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网络宽带等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则滞后很多。因此,中职院校只有加快信息技术建设步伐和速度,才能保证传播信息的载体是最先进的、最新颖的,这样信息技术和商贸类课程之间的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状态。
3.中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有待提升
信息技术和商贸类课程结合的重要因素在于教师,教师的驱动和传播对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商贸类课程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职院校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商贸类专业学生课程知识学习上的作用,掌握文字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善于对商贸类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商贸类课程教学对策分析
1.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商贸类课程的学习大多伴随着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总结,而案例分析和总结教学的效果受到信息技术的直接影响。如何提升学生对商贸类理论知识和案例教学的认知水平成为商贸类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商贸类课程教学的宗旨是教导学生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其形成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则为学生自由地进行小组讨论、平等地发表见解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互联网和多媒体课件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分析结果,在网络极其开放的情况下,学生为了避免使用他人已经表达过的观点和语言,往往会竭尽所能地自主思考,减少对他人的依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力。
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需要有效地介入到学生网络学习和案例分析的过程之中,对学生在理论知识理解、案例挖掘上表现出的闪光之处要及时地予以鼓励和肯定,并将其作为榜样,引导其他同学加以学习。第二,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地纠正其偏差,组织和监督其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开展正确的分析和学习思路,减少障碍。
以“市场营销”教学为例,笔者曾以“淘宝公司精确营销成功经验”为案例,让学生分析营销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分析过程中,甲同学认为市场营销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在价格政策上具有强大的优势,能够展现出比其他电商平台更为优惠的价格;乙同学认为市场营销中渠道才是关键,只有良好的销货渠道和配套的物流管理体系,才能取得成功;丙同学则认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客户需求分析、消费心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推送,市场营销才能取得成果。接下来,学生就开始分析价格、渠道、消费者哪个更为重要,并进行了激烈的探讨。此时,讨论内容和方向已经偏离了重要性这一主题,教师应该及时地予以纠正,引导学生回到“营销在内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讨论主题。
(2)深度挖掘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接触到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组织管理等理论研究最为前沿的知识,深刻了解到理论创新的背景和本质,感受到理论知识对商贸实践的指导意义。开放的网络和高度的共享机制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资源。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局限于几个老套的经典案例,甚至相互抄袭。互联网的开放性可以让每个学生的作品和分析成果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所有同学面前。如果学生抄袭的话,很快就会被教师和同学看穿。教师可以借这个机会,充分挖掘出那些在课程教学中表现良好的学生,抓住部分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中的缺陷和盲区,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和引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
教师要争取为教学开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够突破传统教室的时空限制,使其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在此,商贸类教师就必须提升其对网络技术工具的操控能力,在综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开展论坛教学,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讨论。近年来盛行的微课可以成为商贸类课程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将重难点知识录制成微课,让学生能够理清脉络、抓住重点。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充分展示意见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的优势,让大家能够在同一时间实现即时互动,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想法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都能够得到更为广阔的空间。
2.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的应用
在利用信息技術进行商贸类课程教学的时候,如何进行教学评价成为重点和难点。在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后,如何采用量化教学评价指标来引导教学评价走上公正科学的道路,杜绝学生投机取巧,是每一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重点。笔者认为课程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因为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有机会看到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在综合运用教学评价方式的过程中,笔者形成了如下体会。endprint
第一,信息技术转变了传统评价体系。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评价方式,使得传统的单纯教师评价学生的教学评价体系转变为多维评价方式。学生可以在观察、分析、判断之后对自身学习成果和他人学习成果形成一个客观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这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参与商贸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评价方式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具有更为强大的管控能力。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学生之间互评的过程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教师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进行评价和检测。同时,教师要改进网络评价方式,降低学生之间人情关系对教学评价的影响,减弱学生之间因为身份认知从而影响客观评价的可能性。
第三,教学评价指标需要不断改进。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适用性,教师不能将一种评价方式应用到所有的教学环节。所以在课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评价指标优化。比如,教师可以在小组学习自我评价中引入学生情感体验评价,让学生对在小组学习中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互帮互助感进行评价,让学生对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状态有所梳理;再如,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进行知识、技能层面的评价,还要进行态度、心智、情感层面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使得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商贸类课程教学优势总结
1.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影响
中职学生经过一定时期的专业教育培训,能逐步形成完善的基础科学知识体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中职学生对商贸类课程教材的知识点理解并没有难度,因此如何进行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知识点的灵活应用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案例分析、资料收集和理论调研是很有必要的,在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媒介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身所学成果,在自我评价和对比评价的过程中找到自身不足和缺陷,持续地改进学习方式和学习路径。
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实施,笔者发现学生对商贸类知识的理解有了显著的提升,学生在评价自我感受的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运用知识点进行问题分析的能力也提升到了新的水平。在事后调查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发现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案例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构成中,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有了更加本质的认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中职商贸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工具总体应用效果较为成功。
2.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浪潮中,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實践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强,但是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却比较薄弱,中职院校商贸类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上。
中职院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自主获取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工具使用技能,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案例解释主要知识点,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制作PPT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在小组学习中形成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信息技术工具的支持下进行即时沟通、查缺补漏,以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为媒介,引导信息技术发挥更为有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黄学锦.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113-115.
注:本文系第三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中职‘营销客服专业群建设的‘商教一体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立项号:ZYB1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