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讨
2017-11-19陈少勇
陈少勇
摘 要:在复杂多样的信息面前,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有必要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小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渗透
对于互联网信息,小学生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判断,他们往往会被错误的信息影响,在网络中“迷航”。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渗透,都是人们一直探索的课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在小學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在日常德育教育中,学生认为德育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大大降低了学习兴趣,以致德育教育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把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兴趣、接受能力相符的德育内容,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兴趣。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1.引导学生树立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自制力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不成熟,自制力不强,对事物的判断分析能力较差,一些不健康的网络信息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向不好的方向发展。首先,教师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制力的培养,让他们有效控制上网时间,不要沉迷网络。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制能力,要让学生知道网络信息有好有坏,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会对我们产生积极作用,要学会分辨网络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抵制不良信息。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课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从日常小事做起。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进入机房时你推我攘、没有秩序,电脑桌上到处可见杂物,下课后不关电脑就离开。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差。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要求学生排队有序地进入机房,养成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的好习惯;要求学生课后清理桌面,时刻保持机房的干净卫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另外,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规范操作,让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构建和谐的课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很多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相互沟通交流来学习。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性格比较内向,不太会与人分享和合作。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配合,不仅可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懂得和别人合作,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4.根据课堂学习情况,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对布置的任务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很多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点问题就会马上去请求别人的帮助,长久下去,学生就会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胸怀,不会感到内容无趣、枯燥、抽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能完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的任务,大大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本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6(3):39.
[2]肖燕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