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271法则”下如何激发学生历史课堂上的主体意识

2017-11-19赵婧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案主体学困生

赵婧

摘 要: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一改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培养真正具备学习能力的合格学生。为践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我校在历史教学中实行“271法则”。

关键词:“271法则”;高效课堂;主体意识

“271法则”是指将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法则”是一种新的尝试,对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学生主体意识的强烈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精心编制“导学案”,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平台

“导学案”是“271法则”中的一个突出亮点,同时也是必备环节。教师要至少提前一天将第二天新课的“导学案”发给每个学生,“导学案”既是学生的预习作业,也是课后复习的重要资料。因此,导学案质量的高低成为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首先要将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呈现给学生,在涉及具体知识点时,秉着“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设计成知识梳理(即填空)、问题探究(即材料分析题)、当堂检测(多为客观题)和课文总结四大部分。

一般来说,“知识梳理”难度较低,基本是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就可以完成;“问题探究”大概有两到三题,难度为中等;客观题部分为中等难度,一般涉及常常考到或是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我们将“问题层次化”,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我的平台。“271法则”中,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但很多学生习惯了填鸭式教学,习惯被教师教,所以让他们在课堂上踊跃展示自我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些学困生竟成为“看客”,甚至“破罐子破摔”。长此以往,学生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所以,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我们特意将问题设置为低、中、高三个梯度。

比如,在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的导学案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题:从儒家学说地位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按照课堂展示顺序,这题由第一组回答,但是第一组组员只答出了“儒家学说不仅是汉族的主流传统文化,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这样的答案并不完整,于是笔者要求由本组或其他组成员继续补充。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并没有在意。这时,第九组的一位陈同学无意间说出了“思想只有为现实政治服务才能生存下来”,这位學生是班里的学困生,行为习惯比较自由散漫,平时根本不愿意参与课堂展示,但当他说出答案后,笔者激动得大声说了句“好”,并且请他站起来再说一遍,他有些害羞地站了起来,全班学生都给予他热情的掌声,看得出来,他很开心。自从那次以后,他上课时明显活跃多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而且在他的带动下,班里其他几个学困生也表现得很主动。笔者也时常把一些难度不大的题目交给他们回答,他们非常乐意配合。经过这样的良性的良性循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成就感越来越多,他们渐渐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在历史课堂上积极展示的欲望和主体意识也增强了。

二、发掘乡土资源,将“死”的历史变成“活”的知识

我校开设了历史校本课程,经过教研组商讨,决定将题目定为“江宁地方史”,因为我校地处江宁,学生基本都是本地人,而且江宁境内的历史古迹非常多,如汤山猿人洞、南唐二陵、阳山碑材以及近年出土的六朝大墓等。所以,我们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放假回家之际,通过网络、书籍、采访、口述等方式,搜集一些有关古迹的故事、传说,包括和这些文物古迹有关的历史人物资料等。回到学校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和指导,上课时由学生自己上台讲述,让学生教学生,而教师扮演“导演”的角色,负责课堂秩序和进度的掌控。几次校本课程后,学生明显感觉到历史知识是很有趣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学生都做了一次小老师,感觉很美妙。慢慢地,他们就将这种参与意识带回到平时的学习中,相得益彰,不断进步。

三、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历史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源于历史、以史为鉴、用于实践,服务社会,这也是顾炎武所说的“经世致用”。因此,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尤为重要。从古代的刀耕火种、毁林开荒到今天的退耕还林,学生既可以联系政治、地理课上的知识,又可以结合现实社会。从君主独裁到今天的一党执政、多党合作;从古代的独尊儒学到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再到今天的“国学热”;从郑和下西洋到今天的全球化;从清朝的“闭关锁国”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学生既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又能够联系现实,既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和历史素养,又加强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只有不断帮助和鼓励学生,增加其自信心,增强成就感,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案主体学困生
论碳审计主体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