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以制度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2017-11-19李柱元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青少年制度

李柱元

摘 要:青少年要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全面而快乐的发展。为了切实保障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学校教育必须贯彻体育健康教育精神,将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和实践提高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青少年;制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青少年群体在体育健康方面缺乏系统性锻炼。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其身体素质的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决定着我国体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制度体系,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一、现阶段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不足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体育课程关注度不够,体育教学实际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青少年学生总体身体素质低下,学生发展遇到了较大的阻碍。

一方面,由于青少年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又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致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上了肥胖症等疾病,体质健康状况呈现下降趋势。青少年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网络游戏、电视电影等娱乐活动,而没有对生活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规划,缺乏锻炼意识,导致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从师资力量来说,由于体育课程长期得不到重视,很多学校在专业体育教师配备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同时,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及时跟进时代的变化,体育课程内容不合理,导致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不高。从教学设备上来说,学校的教学重心并不在体育课程上,导致一些原本应该配备的运动器材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教学活动实施存在困难。从课程安排上来说,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学时过少,一周只有两节课,甚至只有一节课,体育教学效果差。

体育锻炼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提高青少年群体的体质,使其拥有健康的体格,为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体育课程发挥其教育作用。因此,学校必须重视从制度层面上形成完善的系统,以促进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

二、如何以制度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1.建立体育指导员制度

由于青少年群体大多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很难真正落实体育锻炼的任务。为了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运动氛围,学校可以培训一批体育指导员,引导青少年关注体育运动。体育指导员可以是专业的体育教师,也可以是学校体育协会的负责人、各班的体育委员、爱好体育运动的志愿者等。建立体育指导员制度还需要对体育指导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如何使用体育器材、体育比赛的基本知识、体育项目的裁判方法等。在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后,则可以进一步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以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指导员在整个体育运动的推广与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带动青少年以更加健康的方式生活,从而使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

2.完善体育政策制度

为了使青少年体育发展能够得到科学管理,学校必须完善青少年体育政策法规制度。建构政策制度应该紧密结合当地特色,考虑到当地青少年群体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制订最符合实际需求的特色规定。在不断完善体育规定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这些政策制度的实施力度。政府部门应该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事业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关注,进一步建立以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体育部门为主导的青少年体育评估系统,对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和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和监督。政策制度的完善能够为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强大的动力。

3.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由于青少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主要是由学校承担的,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管理制度。學校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以提高体育教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差异性,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多元体育学习评价系统,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在评价内容上综合考虑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能评价和学生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以此激励青少年在学习态度、合作交流、健康生活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正民.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瓶颈的形成与破解[J].青少年体育,2015(5).

[2]赵聂,魏建,李学砦.对构建高校学生校园体育指导员制度的思考[J].决策探索,2014(6).endprint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青少年制度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某些单位的制度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