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之我见
2017-11-19谭喜利
谭喜利
摘 要 :习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高度重视,教育部和中国书法协会积极部署、逐层落实,相信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步伐将越来越扎实。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书法课;培训
书法之于中国,历史悠久,世人仰慕,其历史性、艺术性无可撼动,已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瑰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手机、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变,对汉字书写的依赖度急剧下降。随着网络语言的盛行,不规范使用汉字和“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多。我们的双手已习惯了敲打键盘,还有多少人使用笔墨纸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写不好字,甚至不愿意写字……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学习书法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无书法学习环境,无专业书法教师,这种现状更加令人担忧。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中学书法教师,面对着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心中无限感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何唤起国人对几千年书法传承的重视,已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了。在这种严峻形势下,2014年3月,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先生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发言,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让学生从小接触书法、亲近书法,并不是要培养书法家,而是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播下无形的种子,扎下牢固的根,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书法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对学生启智育德、培心健体、磨练意志有着莫大的助益。令人欣慰的是,教育部于2013年2月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育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
2014年7月中旬,教育部和中国书法协会在全国十二个省举办了“翰墨薪传”中小学教师书法培训,为中小学校培养书法师资力量开了一个很好的先河。笔者有幸参加了吉林省书法教师培训,受益匪浅,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国家对中小学生学习书法艺术的高度重视。
农村学校书法教育严重滞后,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状况也凸显出农村学生在书法学习方面是弱势群体。
一、农村中小学书法教学现状
1.学校对书法教育重视不够
(1)农村学校一般对书法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学校在排课表时,虽按要求将书法课排进了课表,但学校没有专职的书法教师,书法课主要由其他教师兼代。
(2)学校对书法教学的硬件设施投入不够,甚至无投入。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没有专用的书法教室,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毛笔书法课的班级极少,即使有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与调研。书法教学成了摆设,失去了书法教学课程设置的意义。
2.师资力量不强
目前,农村学校几乎无专职的书法教师,书法课由语文教师或美术教师兼代,再加上多数农村学校教师未受过正规师范培训,自身的书法水平较低,怎么能够教学生呢?
3.家长、学生不重视
(1)家长不重视。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被家长送去参加奥数、音乐、舞蹈、体育等“特长培训班”,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练书法,觉得“写字谁不会”,没有让孩子书写的意识。
(2)学生缺乏兴趣。对书法的兴趣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了基本知识后才能产生。最初的练字是最简单的基本笔画练习,枯燥又乏味,是一段艰苦的阶段。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各学科考试的压力,没多少学生能坚持下来,也不愿花时间练习书法。
二、书法教学对策
1.学校的支持和保障
学校应积极给予经费和硬件方面的支持,设置专门的学生书法室,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置书法资料保管室及教师工作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书法教育的相关内容,如在教学楼或宿舍楼的走廊、楼梯、墙壁等处张贴名人书法,让学生在学校时时处处都能受到书法潜移默化的熏陶。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评查制度,检查每周的书法课上课情况,防止书法课被其他课代替。将书法课的教学情况评查纳入教师的期末绩效考核,并形成制度。建立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学生、教师参加各级书法比赛,并根据获奖级别给予相应的奖励。即使没得奖,只要敢于积极参加,学校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奖。将这种鼓励机制形成制度,长期执行。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能将书法学好。笔者认为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调动学生学书法的积极性。
第一,利用表扬鼓励法。教师在教学中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并及时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对书法的学习兴趣。
第二,创造舒适优雅的书法环境。在书法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播放舒缓优美的轻音乐,让学生在舒适优雅的氛围中学习书法,提高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第三,借助多媒体展示生动的书法教学内容。在教學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配图解说,将枯燥乏味的书法内容以学生喜欢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
虽然,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还有种种不足,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梦想,不懈努力,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就一定会摆脱困境,让中华民族书法艺术这一传统文化在农村中小学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得到继承和弘扬。endprint